操膻中穴防乳腺病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主要治疗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统相关疾患。由于它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女性乳腺系统相关疾患一部分出现在哺乳期,如乳腺炎,产后缺乳;一部分出现在月经前后,如经行乳房胀痛;最多见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女性朋友发现不舒服或者异常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诊断。在日常乳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中医治“乳癖”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为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49.3%。  乳腺增生病症状是:患者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可触及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肿块),黄豆大乃至鸽蛋大不等,多散在或融合成不规则的团块,质韧、稍硬、有压痛,与皮肤及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可被推动。患侧乳腺常感坠胀不适、疼痛,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刺激有关。一般患者情绪烦燥,易激动,甚至饮食、睡眠不佳,月经紊乱。  在医疗实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急性乳腺炎外治两招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所致。疾病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炎症继续发展,可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炎症局限后形成脓肿,乳房红、肿、热、痛更明显;到后期肿块自行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之为乳痈,初期内服中药以疏肝理气、通乳消肿之瓜蒌牛蒡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维吾尔医治乳腺增生方

处方与用法:全蝎200克,瓜蒌250克。共研细末,置锅内炒香,备用。日服3次,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连服1个月。未愈,可再服2—3个疗程。功效:化痰、散结,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女性乳腺增生 中药外治有方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30~45岁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在中医里,该病属“乳癖”、 “乳核”范围,多因思虑伤脾或恼怒伤肝等所致。临床发现,采用中药局部外治,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促使增生消失。现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中成药外治法:取金黄散适量,研细,用凡士林少许调匀,外敷于乳腺增生处。2日换药1次,连续2~4周。可活血通络,消肿散结。敷药疗法:取芒硝60克,生南星、蜂房各20克。上药共研为细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治乳腺增生方

处方:柴胡、青皮、郁金、丹参、鹿角霜各10克,山慈菇、半枝莲各6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心烦易怒口苦加丹皮、栀子各10克;肿块明显加玄参12克;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5克,远志3克;月经少血块多加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6克;头昏乏力心悸者加茯苓、龙眼肉各10克;腰膝酸软,少腹冷痛者加杜仲10克。主治:乳腺增生肝郁气滞型。疗效:治疗80例,治愈34例(肿块消失,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急性乳腺炎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所致。疾病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炎症继续发展,可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炎症局限后形成脓肿,乳房红、肿、热、痛更明显;到后期肿块自行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之为乳痈,初期内服中药以疏肝理气、通乳消肿之瓜蒌牛蒡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痈早期治案举例

病因病机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部位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其中尤以初产妇更多见。属中医“乳痈”范畴,多因新产,气血暴伤,肝失所养,疏泄失调,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为脓;或因产后恣食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此外,产妇乳头破损、哺乳不尽、乳汁过多、乳汁排泄不畅、积存化热等,也是引起此病的原因。可见,其基本病机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急性乳腺炎 中药远志治疗

急性乳腺炎为哺乳期妇女常见病。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但药物可能会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母乳婴儿不利。采用中药远志治疗急性乳腺炎,不仅疗效好而且无毒副作用。下面介绍两个远志单方:  1.取远志10克,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加食用白酒10毫升,浸泡20分钟后,将容器中的酒点燃,烧至火灭,取容器中液体一次服下。病情轻者,一般于服药4小时后即感症状减轻,体温下降;病情重者6小时后亦可见症状减轻。  2.远志25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宜重用牡蛎

牡蛎,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有软坚散结之效。笔者近年来重用本品治疗乳腺增生多例,收效颇佳。  患者丁某,女,32岁。患者自述1年前顺产一女婴,在哺乳期间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遂觉胸闷气短,乳房胀痛。因在哺乳期间怕服药对孩子有影响未予理会。2月前停止哺乳,近因遇烦心之事,症状加重,特来求诊。刻下症见:双侧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触诊发现双侧乳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明显、2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 中药方治乳房肿块1年

《素问·六气正纪要大论》提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是古人因时用药的原则。因为时令的不同,日照的长短,寒温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用药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相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个典型案例,深受启发。  杨某某,女,36岁,2010年3月18日初诊。  发现两乳房肿块1年多,近来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伴乳房胀痛,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验方治疗乳腺增生

西安市黄河机械厂的周女士希望我们推荐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子,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的中医专家。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又称“乳癖”,临床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走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现在有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经典验方,推荐如下:验方配伍:柴胡12克,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