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柴胡疏肝散治经前乳胀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为调肝理气名方,原方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煎服法为“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妇科疾病,获效良好。患者,女,20岁,学生,2006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经前7天出现乳房胀满疼痛,乳头痒痛,衣不能触,并扪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适合乳腺炎患者的食疗方
1.公英粥 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克。先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粥食用。每日1次,连用7天。 2.金针猪蹄汤 干金针菜24克,猪蹄1只。将金针菜泡发,撕成细丝,与猪蹄一起加水同煮,加盐和调料适量,煮熟后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吃3~4次。 以上两款中医食疗方对促进乳腺炎痊愈、缓解乳腺疼痛有效。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硼砂蜂蜜糊治乳头皲裂
应用硼砂蜂蜜糊外涂治疗乳头皲裂,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硼砂蜂蜜糊采用硼砂30克,甘草5克,蜂蜜(槐花)40克。先将硼砂、甘草研细,再加入蜂蜜调和成糊状备用。使用前先用热毛巾擦净乳头皲裂局部,再用无菌棉签蘸取硼砂蜂蜜糊,涂敷乳头皲裂处局部,厚约4-5毫米,外层盖无毒保鲜膜、无菌纱布、胶布敷贴固定。哺乳时擦净药糊,哺乳后再涂,每日换药4-6次。点评:中药硼砂具有清热、消痰、解毒防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产后乳肿胀 包心菜外治
妇女产后2—3天,常出现乳房周围皮肤毛细血管充盈,两乳膨胀、疼痛。由于乳腺导管乳汁积聚,触诊乳房可有触痛明显的硬块,乳汁分泌少,同时伴有体温上升;因静脉及淋巴管淤积,甚者可出现两腋下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压痛;个别产妇有副乳腺同时增大、胀痛,体温上升至39度以上。产妇常因畏痛而拒绝实施热敷、按摩、挤奶等措施,故易并发乳腺炎。方法是:取磨盘型包心菜一棵,将每片菜叶完整剥下,沿着腋下胸大肌、整个乳房,将菜叶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症验方 有效率92%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为“乳癖”。有关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中藏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详尽的阐述。清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中有这样的描述:“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外治:取蒲公英、香附、白芷、薄荷各15 克;紫花地丁、瓜蒌、丹参各9克,研成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末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1次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义叫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一般发生于中年妇女。症见乳房中肿块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质硬而光滑,活动好,经X线拍片等检查可确诊。由于此病属慢性疾患,中医对症治疗取效良好。一、痰湿型:患者形体多肥胖,或多疾,或倦怠嗜睡,有的患者皮肤油垢较多,体味明显,或白带多且略偏黄,便粘稠而不畅顺,或常咯痰,舌质红,舌苔略黄厚,月经来潮时乳房隐隐作痛。治则:化痰湿、散乳结。方药:半夏、陈皮各12克,制胆南星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治方四逆散治案例
米某,女,2003年8月24日初诊。患者自述一年前洗澡时触及双乳发现肿块,每于行经及情绪波动时,双乳疼痛加重,伴有嗳气,心烦易怒。曾自行服用“乳癖消”、“乳安片”等治疗,症状好转,未予理会。近日因和他人争吵,双侧乳腺疼痛加重,特来我处求诊。现双侧乳房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条索状,肿块边界不明显的肿块,小者如粟粒,大者直经可逾3~4cm,质地稍硬韧,有触痛,可活动,乳头无溢液,腋下未处及肿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用当归白芍之品养肝柔肝调理肝气调和冲任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大多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全国名中医周铭心是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对于乳腺增生类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现对其用中医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临证经验《杂病源流犀浊》曰:“乳房属胃,乳头属肝,人不知调养,忿怒所逆,郁闷所过,厚味所奉,以致厥阴阴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中医乳腺病辨治“六郁治乳”的临床思路
中医乳腺病名家、首届全国名中医林毅提出“六郁理论”治疗乳病。“六郁理论”较其他中医理论而言,不仅更加关注情志致病因素,且其论述病因病机时,更加着眼于脏腑气血等内因作用,适用于乳腺相关疾病的辨证思路。因此,林毅在系统继承历代医家郁证学说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体会,拓展了郁证学说在乳腺病中的运用,创立了“六郁治乳”理论,对中医治疗乳腺病进行了系统阐述,现将该理论用于乳病的临床辨治情况整理并阐释如下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五钱组成。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祛痰,和胃降逆;橘红理气燥湿,芳香醒脾;茯苓淡能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生姜降逆化痰,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降逆止呕,使气机宣畅而胀满除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癖结块质地较硬者 主治乳腺增生中药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组成:炒柴胡10g,川郁金10g,制香附10g,青皮10g,陈皮10g,合欢皮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全瓜蒌15g,夏枯草15g,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化痰软坚验方治乳腺结节,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
熊继柏,男,1942年出生,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立法遣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内经理论精要》《中医创造奇迹》等。组成:柴胡10g,白芍6g,川芎6g,香附15g,枳壳6g,青皮10g,橘核10g,郁金15g,玄参10g,生牡蛎30g,浙贝母30g,甘草6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1..
«
12
13
14
15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