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乳房结节 乳痈疏肝散结汤

左振素,女,1951年生,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国家级重点专科及山东省风湿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出版医学著作23部,养生保健书籍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及疑难病症,尤其擅长治疗风湿类疾病及各类肾脏疾病,推崇中医外治法,崇尚内病外治理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疬汤:疏肝解郁 补肾消疬

组成:生牡蛎60g(先煎),制鳖甲30g(先煎),鹿角片30g(先煎),昆布30g,海藻30g,柴胡15g,当归15g,赤芍30g,丹参30g,茯苓30g,熟地15g,仙茅10g,仙灵脾15g,白术15g,浙贝母15g。适应证:乳疬(男子乳房异常发育症)。加减:肿块胀痛者,加白芷,全瓜蒌、橘核、枳实;乳块坚实者,加山慈菇、威灵仙、土鳖虫、桃仁。方解:柴胡、当归、赤芍、丹参、茯苓、白术,仿逍遥之意,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

据统计,我国约75%左右的育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3%的非典型增生会发展为乳腺癌。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乳癖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或者劳倦内伤,肾气不足,不能化生天癸,冲任失于灌注导致。该病的发生和肝、肾经和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属于一类虚实夹杂的病症。积极预防至关重要。自我按摩可预防乳腺增生,主要选取肝经、肾经和任脉上的穴位施术。摩乳:双手掌分别在双侧乳房周围做环形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妇女炎症验方 治乳腺增生验方 治疗不孕验方

妇女炎症验方:两片庆大霉素,两片抗菌优,两片甲硝唑研成粉末,加水溶解,冲洗。这是一位在医院上班的亲戚告诉我的,据说百用百灵!我用过效果很好。*付医师 根治痛经外敷秘方:速效痛经贴:延胡索30克、五灵脂、三棱、莪术各15克、广木香、肉桂各9克、公丁香3克。研细粉,备用。经前5-7天开始取药粉适量,用白酒调成膏,填满肚脐外敷,胶布固定,每天一次。温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等。西药止痛药,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痰气结聚 乳腺增生多为良性 前病后治 自我保健找天宗

乳腺增生现在发病率非常高,但其实不用过于担心,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它实际是女性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也就是雌孕激素失衡而导致乳腺腺体的增生或者是退行性的病变。乳腺增生好发于中年女性,青年女性或老年女性也时有发生。有统计说,适龄的女性大概有60%到70%都患有乳腺增生。痰气结聚 乳腺增生多为良性结节 有的人局部组织可以摸到明显的、有形的结聚物,结节所处的位置,在乳房外上四分之一象限居多,那么在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痛 急性乳腺炎 药物预防

乳痛又称急性乳腺炎,初起表现为乳房胀痛,患处皮肤红热,触之压痛,有硬块,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有寒战、高热、局部化脓等症状,重则并发败血症。主要见于初产妇,多发于产后3~4周。该病贵在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注意饮食调养: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宜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尽早恢复体力,提高抗能力。另一方面,新产妇应禁食辛刺激之物,中医认为,乳房属阳明胃经,过食辛辣,则助火生热,火热之邪循经蕴蒸,热灼肉腐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疠 双乳房胀痛 软坚散结处方

▲徐雯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硕士生导师、儿科主任中医师。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基本资料】黄某某,女性,6岁,2001年9月14日初诊。【发病过程】患儿无明显诱因于3月多前开始乳房胀大疼痛,并日渐加重,无阴道分泌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浅析《疡科心得集》中乳痈的辨治思想

乳痈是指发生于哺乳期女性乳房部的一种化脓性的阳证疮疡,一般多于哺乳期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出现局部肿块、红肿热痛,部分患者可合并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恶寒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迁延化脓,既加重患者的负担,也影响婴儿的喂养。该病为乳腺的一种常见病变,哺乳期女性发病率为9.5%~16.0%[1]。乳痈按照其临床特点,通常可分为初期(郁滞期)、中期(成脓期)、晚期(溃后期)。如果该病在初期治疗不及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肝与乳房的关系 治疗乳腺病乳房疼痛和肿块的经验方

•郭诚杰从肝论治乳腺病,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乳腺疾病多肝郁”“肝郁是乳块形成的最先要素和关键所在”,在治疗上始终以疏肝为要,针药并施,灵活自如。•“乳乐方”为郭诚杰治疗乳房疼痛和肿块的经验方,是其历经临床50余年,经探索不同药物配伍组合及剂量化裁而成,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消痰化湿、软坚散结之功。•郭诚杰重视心理因素在乳腺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防止复发中的作用,认为心理调节是治疗和预防本类疾病的重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化痰软坚验方治乳腺结节,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

熊继柏,男,1942年出生,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立法遣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内经理论精要》《中医创造奇迹》等。组成:柴胡10g,白芍6g,川芎6g,香附15g,枳壳6g,青皮10g,橘核10g,郁金15g,玄参10g,生牡蛎30g,浙贝母30g,甘草6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癖结块质地较硬者 主治乳腺增生中药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组成:炒柴胡10g,川郁金10g,制香附10g,青皮10g,陈皮10g,合欢皮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全瓜蒌15g,夏枯草15g,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五钱组成。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祛痰,和胃降逆;橘红理气燥湿,芳香醒脾;茯苓淡能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生姜降逆化痰,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降逆止呕,使气机宣畅而胀满除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