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魏北涵名老中医经验方柴贝汤治疗乳癖
乳癖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乳房增生疾病。多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本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有一定的癌变危险。笔者采用鄂州魏北涵名老中医经验方柴贝汤治疗乳癖,疗效显著。 柴贝汤药物组成:柴胡、皂角刺、蒲公英、紫花地丁、橘核、白芷、白茯苓、瓜蒌各10克,射干、夏枯草各1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 中医内外合治
乳腺小叶增生是常见的妇科疾患,多发生于育龄妇女。采用内服结合外敷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所治5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3 岁,最大者41岁,其中28~37岁者38例;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3 年7个月;其中单侧增生者37例,双侧增生者19例。二、治疗方法内服处方: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炙甘草3 克。加减: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者,加丹皮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治少女经期乳房胀痛案
中医认为,经期乳房胀痛多有气血不畅,肝气郁结或素体肝肾不足,经脉失养而致。笔者曾遇到1例特殊少女经期乳房胀痛案,报道如下: 王某某,女,15岁。2001年6月2日初诊。 患者13周岁月经初潮,因平素有晕血表现,初潮时被吓晕,经医院救治而愈。而后,患者怕月经来潮,每次月经前几天,家人都特别注意,在连续出现3个周期月经来时有轻微血晕症状后,始出现每次月经来时乳房部位胀痛,从轻微胀痛发展到痛不能忍,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按隔俞穴、太冲穴
乳腺增生已成为很多女性常见问题,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介绍,有乳腺增生的女性,经常按隔俞穴、太冲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两穴位每天按压3分钟,每天按压一次,可以起到消气解郁,预防、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太冲穴比较容易按,隔俞穴在背部,需要家人的配合才能完成。 隔俞穴: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穴位示意图)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健脾益气治更年期乳溢
赵某某,女,52岁。2010年10月9日诊。诉近半年来两乳发胀,且有乳汁溢出,质稀,曾做多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刻诊:患者神倦乏力,头昏气短,寐差梦多,面色萎黄,纳谷不馨,大便溏薄,带下清稀,舌苔薄白,脉象细弱。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回乳。用参苓白术散合归脾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砂仁3克(后下),薏苡仁20克,当归10克,酸枣仁1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治急性乳腺炎“中药溻渍”
王女士刚当上妈妈,就患了急性乳腺炎,为了不影响哺乳,王女士来到中医院以求中医治疗。大夫将红花、桃仁、柴胡、苏木、薄荷等中药打成粉,用醋(蜂蜜也可)调成糊状,敷在王女士的双侧乳房上,在配以神灯理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王女士连续做了5天这样的治疗后,双乳疼痛消失了,肿块也明显缩小。此疗法叫“中药溻渍”,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书中都有记载,对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蒲公英治急性乳腺炎
方法:取新鲜的蒲公英1把,洗净加酒少许,捣烂外敷,如药再换。主治:急性乳腺炎。 万文芳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治疗产后乳房结块方
梁某,女,32岁,2010年12月初诊。 患者产后36天,主诉:喂乳受凉,右侧乳房胀痛,乳汁滞留难出,继则红肿,触之乳房有小结块,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困,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弦。 辨证属产后阳气不足,加之复感风寒,寒邪痹阻乳络,发而为乳结。治疗当温经散寒,通络散结。立方:麻黄3克,附子6克,细辛3克,羌活9克,香白芷6克,王不留12克,六路通9克,丝瓜络9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怎样用中药治疗
编 辑同志:我的左侧乳房长有肿块,上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请问这种病怎样用中药治疗?浙江杭州 王 霞王 霞读者: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以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月经来潮时肿胀加重,经行之后减轻为其临床特点,中医可分以下三型辨证施治。一、肝郁气滞型: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若情绪郁闷或过劳时,则感双乳发胀,肿块刺痛,并自党肿块增大,伴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则: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处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中医治乳腺增生经验
乳腺增生足乳房一种非炎症疾 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特点是 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 好发于30~40岁妇女。中医采用地肤 子汤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地肤子60克,橘核30克, 柴胡12克,枳实9克,白芍10克,甘 草6克。加减:证属肝郁痰凝,伴有心烦易 怒,失眠多梦,情绪急躁,乳房胀痛,苔 薄白,脉弦滑者,加陈皮、郁金各10 克,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证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经验方
经验方:橘核、王不留行、昆布、海藻、莪术各12 克,穿山甲10克,柴胡、茜草根、山慈菇、淫羊藿、肉苁蓉各8克,炙甘草4克。加减:触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各6克,路路通10 克;肿块坚硬加鳖甲、龙骨、牡蛎、三棱各10克;脾胃亏虚加白术、茯苓、党参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乳腺增生患者20例,治愈7例,显效4 例,有效3例,无效6例。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介绍几则外治方
乳腺小叶增生是青年妇女常见病,临床以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及局部疼痛为特征,在女性良性肿瘤中占首位。属中医学“乳癖”、“乳核”范围,多因思虑伤脾,水湿不运,聚而成痰,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所致。以活血化瘀止痛,散结除湿通络为治则局部外治,使药物直达病所,经络气血恢复通畅,促使增生消失。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 中成药外治方 1.散结止痛膏:方由重楼、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川乌、生天南
病理科
妇科 - 乳房疾病
1..
«
5
6
7
8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