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国医大师班秀文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
班秀文 ( 1919—2014) ,壮族,男,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 60 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药物,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班老师治疗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健脾养肝、调摄情志。辨治要点胎儿以气血为本胎既成于气,亦摄于气,气旺则使胎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砂仁生姜竹茹粥:安胎
砂仁、生姜各10克,竹茹8克,大米50克。先煎3味中药,取浓缩汁50毫升。然后用水500毫升与大米煮熬至粥稠,再加入药汁稍煮一会即成,候温食用(每日早晚两餐)。功效:温胃安胎,主治妇女妊娠初期因恶阻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由于恶阻反应呕吐频繁,食药粥时应少量多次食用,即一次食用两勺后休息一会儿再食两勺,如此反复直到食完。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古代中医巧助产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永加 近日媒体报道,深圳一个35岁的孕妇竟被腹中胎儿“踢破”了子宫,胎儿的大腿根正卡在子宫壁上。此时,孕妇有失血性休克和感染的危险,其病情随时危及胎儿生命。医生立即把孕妇转送到手术室。不到10分钟的时间,胎儿顺利剖出,术后母子平安。这熊孩子真是调皮至极,在娘胎里就不老实,这一脚踹的,母子差点出了危险,既滑稽又令人同情,好在现在的医疗技术先进,顿解难题。那么,在古代遇到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安胎中药知多少
在妊娠期间,如果出现腹痛、腹部坠胀、阴道出血等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对于先兆流产,中医可以选用安胎的药物治疗,安胎的中药很多,由于功效不同,可适用于不同情况,安胎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类。1.清热安胎类:适用于胎热胎动不安。常用的有黄芩、苎麻根。黄芩性寒,味苦,有清热泻火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气分热造成的胎动不安,常配伍白术、当归;苎麻根性寒,味甘,有清热凉血、止血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血分热造成的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齐聪温经活血法辨治妊娠胎停经验
“妊娠胎停” 是妇科常见疾病, 指妊娠早期, 胚胎发 育到一个阶段发生了死亡而停滞的现象 [1 ] , 即现代医 学 B 超检测胚胎, ≥6 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 皱缩, 当妊娠囊亦≥4 cm 却看不到胚芽, 胚胎长度≥ 1. 5 cm却无胎心搏动。属于中医中的“胎萎” “胎死” 范畴。对于其治疗西医普遍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 列醇进行药物流产, 合并清宫。但容易造成输卵管阻 塞、 子宫内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妊娠呕吐的简易治法
妊娠呕吐是指在孕妇怀孕5-6周至4个月内发生的以严重恶心呕吐伴皮肤干燥、眼球下陷、尿少、体重减轻为主症的疾病。轻者短时不能进食,重者可以导致脱水或酸中毒,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在妇科临床中应用如下几种简易止呕方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现介绍如下: 一、孕妇每天清晨起床后,在内关(腕横纹上两寸,掌面正中)轻轻按揉20次,并作20次深呼吸,深吸气时用力不要太猛,呼气时呼到舒服为止。坚持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万全“育婴四法”论
万全( 1488 - 1578?) , 字密斋, 明代湖北罗田县 人。祖传三世名医, 至密斋医术更精, 通晓各科, 尤精 于儿科及养生学, 著书立说 。《育婴家秘》 提出“育婴 四法 ” : “今集 《育婴家秘》 , 又分四目: 一曰预养以培其 元, 二曰胎养以保其真, 三曰蓐养以防其变, 四曰鞠养 以慎其疾。预养者, 即调元之意也; 胎养者, 即保胎之 道也; 蓐养者, 即护产之法也; 鞠养者,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甘松治妊娠水肿
甘松为败酱草科植物,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甘松.中医认为其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芳香行散。无毒。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之功。外用可治跌打伤痛、脚气浮肿、霍乱转筋。现代用治妊娠浮肿,收效甚佳。用法:甘松100—300克。根据患者浮肿之轻重决定用量,重者可酌情增加。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至400度左右时,擦洗患处,每日2次,每剂可洗2—3次。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异位妊娠中医辨治
孕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 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 常见的妇产科急症之一。异位妊娠 可发生于输卯管、卵巢、宫颈、腹腔 等部位,而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 占异位妊娠的90%。中医学认为.异位妊娠的病因 病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畅.或 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由于孕卯未 能移行至胞宫,在输卵管内发育.以 致胀破脉络、阴血内溢于少腹。发生 血瘀、血虚、厥脱等一系列病理机制 而出现气血虚脱、气虚瘀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技术
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导致体液、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中医称本病为“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制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孕后血聚养胎,胞宫内实,冲脉之气偏盛,冲气上逆,循经犯胃则引起恶心呕吐。 1.脾胃虚弱: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冲气偏盛,冲脉隶于阳阴,若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致恶心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妊娠药忌与妊娠禁忌考辨
妊娠药忌与妊娠禁忌两词由于历史的原因, 在 现代文献中常被混用。 如《中医大辞典》记载: “怀 孕期中, 有些药物可能引起流产或损害母子, 一般 不得使用或慎用, 称妊娠药忌” [1] 。 而《中国中医药 学主题词表》则认为: “妊娠禁忌, 属服药禁忌, 可 能造成孕妇、 胎儿伤害的药物, 分为禁用和慎用两 类” [2] 。 以上两文同为说明妊娠期对某些药物的禁 忌, 但前者称之为 “妊娠药忌”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妊娠合并症用药心得
有故无殒是中医治法的重要指导思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记述:“皇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无殒,故无殒也。”详细阐述了孕妇患大积大聚之病的用药治疗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治疗时的审慎态度,书中强调:尽管“大积大聚其可犯也”,但是仍然要“衰其大半而止”,并告诫“过则死”。提醒妇人孕期是特殊时期,人为本,病为标,在提倡积极治疗的同时,治标应先护其本,不可尽药。 妊娠合并症治疗要做到
病理科
妇科 - 妊娠病
1..
«
2
3
4
5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