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妇女 产后调补防病

黎族产妇母乳率很高,也十分重视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母婴同室,婴儿出生半小时就喂养,婴儿想吃就喂,不限时不限次。研究证明,早期哺乳能促进产妇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后恢复,早哺乳对儿童生长发育也十分有益。  产后营养调补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黎族产妇普遍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这与她们的产后饮食有关。产后常用食疗调补方有:  ●木瓜汁煮饭分娩后48小时就吃木瓜饭,木瓜是木瓜树上结的果实,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治乳汁自出中药验方

所谓乳汁自出,是说产妇在哺乳期,乳汁不经婴儿吮吸而自然流出者,亦称“漏乳”、“乳汁自溢”、“乳汁自涌”。本病病机分虚实:气血虚弱,胃气不固,摄纳失常;肝郁化热,疏泄失常,迫乳外溢。病久易郁,在临床上呈现出虚实夹杂的不典型证候,所以在辨证论治时不能单纯地补虚或泻实,应主次分明,两者兼顾。  陈某,女,27岁。2009年5月7日就诊。患者诉产后乳汁自出6月余,乳汁量多而质稀,乳房胀痛有块,腰困,舌质淡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乳汁排出不畅 服复方丹参片

乳汁淤积症是产妇哺乳期因某些原因致使乳汁排出不畅,在乳腺内淤积而成。临床表现多为患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微红,硬结明显,有轻度压痛,或体温略有升高。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小儿的喂养,还容易发展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认为此症多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有关,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是活血祛瘀要药;三七又能散瘀镇痛、消肿定痛;冰片能清热止痛,三药合用,能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复方丹参片所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哺乳期促泌乳食疗方

新妈妈们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奶水不足却常常让她感到烦恼。其实,哺乳期要想乳汁充溢,首先要注意均衡饮食和补水,适量吃鲜鱼汤、鸡汤、鲜奶等汤汁补充奶水,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又营养的食疗方。  花生粥  材料:花生米30克、通草8克、奶米12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通草、奶米煎煮,去渣留汁;再将药汁、花生米、粳米一同入锅,加水熬煮。待花生米、粳米煮烂后,加入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通草性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治产妇单侧乳汁冰冷方

张某,女,27岁,初产妇。2008年3月21日初诊。2008年3月生一足月女婴,产后乳汁尚可,哺乳2日后,偶尔发现左侧乳汁清稀冰冷,而右侧乳汁则温而稠,经西医治疗无效。查患者左侧乳房小于右侧乳房,无局部红肿包块,无压痛,唯左乳冰冷清稀量少,饮食尚可,口苦口干。其性急躁,常感胸肋胀满,时有头晕,舌淡苔薄黄,脉弦涩。证属肝气不疏,阳气郁而不达。处方:柴胡12克,炒白芍18克,枳壳9克,甘草3克,干姜5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民间验方 生麦芽回乳汤

在母乳喂养率逐年上升的同时,断奶后的回乳问题也成了很多新妈妈面临的难题。民间有验方用生麦芽回乳,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大多数乳汁充足的新妈妈用药后乳汁断绝、乳房柔软、无肿胀疼痛现象。  具体方法是:  生麦芽60克,放入沙锅内,加水约500毫升,浸泡半小时,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20分钟,去渣取汁约300毫升,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3~5日,宜在断奶前2天开始服用。注: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少食高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如何妙用“女人药”?

生化汤,对很多市民而言,并不陌生。生化汤是清代著名医家傅山治疗产后病的名方。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精简,方中有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甘草等药。傅山主要针对“产后多虚多瘀”之特点而设,从他设方用意上看,取名“生化汤”意在该方能生能化,生则能补益气血,化则能活血祛瘀。    产后血瘀:  生化汤+五指毛桃  广西壮医医院不孕不育科医师谭劳喜介绍,生化汤原方平和,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因为中医认为,淤血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妇应怎样“坐月子”

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俗称“坐月子”。产妇分娩时经历了较大的精力和体力消耗,抵抗力有所减弱如加上妊娠期疾病和分娩损伤的影响,体质更差。这期间的保健对于母婴健康是相当重要的。月子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阴道出血量及恶露,并注意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在产褥期内应禁止性交,以防感染。会阴部用清水擦洗,每日2—3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血崩 产后血晕 中医疗法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PPH)。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两小时以及产后两小时至产后24小时3个时期,临床以前两期为多见。PPH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治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已是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所在。  本病可见于中医妇科的“产后血崩”及“产后血晕”等病中,为产后危重急症之一,属于“三冲”。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月子里着了风的按摩疗法

生孩子或流产后的妇女,都要求避风寒、保温暖,但仍有许多妇女因产后不慎,上肢或下肢、或身体其他部位,受了寒吹了风以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沉重的症状。 俗语讲:“月子里的病月子里治”,所以对产后身痛现象的出现丈夫应及时给予治疗且手法宜轻柔,按摩部位尽量大一些。(一)按摩疗法1.坐位,在颈项部反复拿捏,再拿肩井操作,共约5分钟。2.仰卧,分别将整个上肢由上而下拿捏5遍,力量稍重。如果是上肢疼痛为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中医论产后三难

妇人新产,失血亡津,阴血不足,阳气独盛,易致痉病、郁冒、大便难,谓之产后三难。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开篇便举产后病三难,示人以规矩,其云:“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对产后三难,从病因病机做了充分的说明。  产后三难,目前在临床上,由于产前检查及新法接生的推广,产后病痉已属少见,然产后郁冒、大便难仍属临床常见。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流产后遗症 经方治疗

王某,女,27岁。2010年8月15日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自诉病起于今年4月流产后,失于调摄而致身体不适。刻下症见:腰困,背痛,脚凉,畏寒,周身憋胀。昼不精,神疲乏力;夜难寐,梦多眠差。纳食一般,大便尚调。平素易发“口疮”。舌质暗红,苔白,脉细弦。证属太阴、少阳合病,寒滞营卫。治以温经解表,调和营卫。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处方:生麻黄5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桂枝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