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痛经
月经病
阴道炎
宫颈癌
乳腺癌
乳房疾病
妊娠病
产后病
白带异常
不孕不育
妇科其它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皂角刺可治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是指胎儿娩出后,在较长时间胎盘不能自动娩出,此时产妇多伴有出血症状。尽早将胞衣排出,可防止出血过多而虚脱。中药皂角刺单用可治疗胞衣不下,方法:取皂角刺烧为末,每次取3g,温酒送服。产后气虚不能传送,或者血瘀、寒凝阻滞,都可导致胞衣不下。皂角刺性味辛温,主要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等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疬风、癣疮、胎衣不下。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和抗肿瘤等作用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马大正治疗产后病经验撷菁
马大正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四十载, 出版妇科著作10余部, 囊括医学史、经方、时病研究、中药学研究, 对于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独到经验。产后病病机产后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1]。因其独特的生理阶段和病因病机, 形成了不拘一格的治疗格局。新产妇人亡血伤津, 元气虚损, 又因瘀血内阻, 呈现多虚多瘀的特征。产后用药, 需辨证论治, 谨守“三禁”, 即禁大汗, 以防亡阳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我治好了小曾的产后定时呕吐
2018年我接到了一个奇怪病例,一位叫小曾(化名)的女性生完孩子半个月后,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准时开始呕吐,极度怕冷,吐完上床小憩便开始噩梦不断,一到下午便开始缓解,天天如此。小曾的病很棘手小曾(化名)是中医院的一位护士,出现了这种情况后,她就赶紧请自己所在科室的主任帮忙诊疗,用药后情况无明显改善。后又找所在医院中医大夫治疗。中医大夫看到小曾舌苔黄厚,又每天按时醒来恶心呕吐,于是就考虑了用柴胡剂。服药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缺乳 治宜行气疏肝通络下乳
产后缺乳案患者,女,32岁,2018年12月24日因“产后5个月,乳汁减少1个月”就诊。患者5个月前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1名健康男婴,产程顺利,母子皆安。婴儿母乳喂养,1个月前患者骤然恼怒后出现乳汁减少,且呈渐进性加重,自行食疗半个月余无明显改善,遂至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推拿科求治。诉近1个月来乳汁减少,每日用吸奶器吸奶,至来诊当日,每次吸出奶水仅30mL,每日吸奶总量不足100mL,远不能满足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缺乳中医有妙招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后缺乳”已成为妈妈们想急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较于奶粉,母乳中的营养素齐全,能全面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其中母乳中的免疫物质还能提高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同时,母乳喂养还可以增加母亲和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因此,母乳是全球公认的最佳的喂养方式。产后缺乳的原因中医认为身体因素导致的缺乳有虚实之分,产后缺乳的妈妈们常见的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三痹汤加减治疗产后关节痛
产后关节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关节酸楚、疼痛、麻木、屈伸不便,也称“产后痹症”“产后痛风”等,属于妇科“产后身痛”病中的一种。“三痹汤”源自南宋医学家陈自明(字良甫)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卷三),其曰“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等疾皆疗”。笔者曾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或三痹汤加减治疗产后关节痛患者数十例,而以三痹汤化裁治疗获得良效。三痹汤原方组成为:川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月子病”及其防治 月子里如何洗澡
民俗原委妇女生孩子后的调养,俗称“坐月子”。“月子”里的规矩很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亦有差异。如挂红布门帘,以防邪气进入;不准陌生人入室,以免带走产妇的乳汁;丈夫要斋戒,并且不能与妻子住在同一个屋子里等,这是中国一些地区的习俗。产后44天内禁止产妇随意进食,禁止外出,禁止洗澡,禁止做家务劳动等,这是马来西亚人的习俗。这些风俗中虽然包含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和科学不发达情况下人们的局限认识,但也同时包含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褥期中医保健
“新产”一词出自《金匮要略》产后病篇:“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除此之外,对于产后病篇中的其他疾病,张仲景均称之为产后病。由此可见,张仲景认为新产是有别于产后的。然而,对于新产一词,诸多《金匮要略》注解大多一带而过,或将新产与产后混为一谈。1版至5版《 中医妇科学 》教材并未提及,仅6版教材提及“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倾向将产后7天以内称为‘新产后’”,已经意识到新产与产后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病多虚多瘀 方用归蒲散加减
产后病多虚多瘀。其虚为骤虚,虚中复虚(因气血未复,同时还要泌乳授乳),又为气血同虚,阴阳同虚,虚与瘀并存;瘀为新瘀,为血的离经之瘀,故其治应与他病有别。协调子宫与乳房的开阖 产后生理为下有恶露排出,上有乳汁泌出,突显子宫与乳房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协调子宫与乳房的开阖,上得疏通乳络,用橘核、柴胡、荔枝核、王不留行等;下促子宫排出恶露,祛瘀生新,用川牛膝、桃仁、三七辈。虚瘀兼治 平衡气血 产后骤虚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五行音乐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缺乳的可行性探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对生育方式的认识也逐渐改变。由于担心婴儿安全、恐惧疼痛及担心影响性生活等,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宫产分娩。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2008年对中国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我国剖宫产率达46.2%[1,2]。剖宫产后产妇乳汁量较少,且分泌较晚[3,4],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5]。五行音乐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辨证选择音乐施治,有助于促进产妇分泌乳汁。本文从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加味谷神增乳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产后缺乳
肖承悰为萧龙友的嫡孙女及学术经验传承人,燕京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经验丰富,勤求古训,勇于创新。临床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对女性疾病的影响,治疗主张平调肾中阴阳,认为女子阴柔之体,用药宜平和,组方精巧,擅用对药,衷中参西。历代医家对产后缺乳的治疗以脏腑辨证为主,药食同用;基于“乳房乃宗经之所”的特点,注重引经药物的应用,配合针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痹辨证经验 辨阴阳偏盛 辨寒热偏盛
•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称为“产后痹”。•路志正强调了解产后痹的起因、变化、转归,结合舌脉,寻找主症、兼症,分辨本虚标实的部位及因果关系,遵循疾病的规律来治疗。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1..
«
22
23
24
2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