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左下肢疼痛 辨证治法处方

黄某,26岁,会计,1993年2月20 日初诊。产后左下肢疼痛,阴道流血未净1 月余。自诉于J993 年1月4日因滞产而行剖宫产分娩,手术经过顺利,产后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甚时痛连髋部,以掣痛为主,活动、翻身受限,曾用青霉素治疗、中药外洗不效。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触地尤甚,右腕关节疼痛,自汗,恶露时有时无,量少,色暗红,迄今未净,纳少,夜寐欠佳,二便正常。望其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形胖,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缺乳对气血同治理论的认识

从气血同治理论探讨产后缺乳产后缺乳属于 “产后病” 的范畴, 为产科临床常 见疾病和多发疾病, 其发病率约为20%-30% [1] 。 它 主要是在多因素刺激下, 下丘脑分泌的催乳素抑制 激素 (prolactin inhibiting hormone, PIH)通过垂体门 脉系统作用于垂体, 抑制催乳素(prolactin, PRL) 的合成和分泌 [2] , 从而引起产后乳汁分泌少或无乳 汁,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润燥下乳食无花果

中医认为无花果味甘性凉,可清肺、润燥、益胃、下乳。下面介绍无花果食疗验方三则:治痔疮:取鲜无花果、猪瘦肉各 0.12公斤,加水炖煮,不加佐料及盐,食肉喝汤。治体虚乳汁稀少:取无花果、奶浆藤各30克,黄花菜根15克,炖猪蹄1只,饮汤食肉。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取干无花果15克,切成小粒,炒至半焦,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代茶饮。无花果性凉,而且甜腻,中寒多湿之人不宜服用。 何宾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哺乳期间 中医学养生指导

产后哺乳期间,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产后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化生,受阴阳调控,与冲任、心、肝、脾、肾、胃等经脉有关,其中尤以肝胃两经与乳头、乳房关系密切。产生缺乳的病因多由情志失和,劳逸失度,素体气血虚弱,复因产时失血耗气,体质虚弱等导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使乳汁产生减少。本病的临床表现为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检查可发现,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稠,乳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热敷产妇小腹治产后腹痛

处方:当归2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山药15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6枚。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或少量多次服。服药同时热敷产妇小腹部位。说明:产后腹痛多因产后血亏气虚,运行无力,血行不畅所致;或产后正气虚弱,寒邪乘虚侵袭胞脉,血被寒凝以致腹痛。不论是哪种原因所致,治疗时均以补益气血、温通经脉为治,上方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流产元气大虚 病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气虚血瘀者,当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其成因者,一则素体元气不足,常见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之患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流行而成气虚血瘀之证。二则劳役努伤,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元气难以流通,血瘀日久,气虚益甚,血瘀日锢。三是常先起于气滞血瘀或络伤出血性患者,气随血脱,加之瘀血未尽,形成气虚血瘀之证。余临症数十年,对气虚血瘀之证,常大补其气,使元气得复,兼以祛瘀,则可气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妇女产后盗汗 江淑安验方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五味子15克,茯苓20克,知母10克,玄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60克,甘草6克,大枣6枚。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说明:妇女产后盗汗是指生产后出现入睡全身或局部出汗,醒后出汗自止的为盗汗。盗汗是因产后气血阴亏所致,一般服用1~2个疗程即可。如产妇动则出汗或醒时出汗不止者则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呃逆不止 产后饮水即噎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产后呃逆不止  刘某,女,34岁,2110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产后外感风寒,加之情绪不遂,随即呃逆不止。每日晨起即发,持续数小时不止,入睡即停。遇寒或精神受刺激后加重。曾服西药,或以针灸治疗,呃逆未停,数日不止。刻诊:表情淡漠,呃逆频频,脉沉涩,舌淡苔薄白,边缘色紫。此患者呃逆起于产后,感寒而寒邪凝结,情绪不畅则肝郁气滞。气滞或寒凝皆可使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血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自汗 补益脾肺养阴清热为主

产后汗出较多而持续时间较长,称为“产后自汗”;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产后盗汗”。中医认为,这两者均为产后气血虚弱,卫阳不固,或阴血不足虚热内生,迫汗外出所为,治当以补益脾肺、养阴清热为主,中成药有不错的疗效。气虚型 汗出较多,不能自止,动则加剧,时或恶风,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语声低怯,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当以补气固表、和营养血为主,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母乳不够按“催乳穴"

乳根穴位置:人体胸部乳头直下, 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 正中线4寸。功效:乳根穴是治疗产后缺 乳的要穴,按摩该穴有助于通经 活络,行气解郁,疏通局部气血, 促进乳汁分泌。按摩方法:覆掌于乳房,大 拇指在乳房上,其余四指在乳 房下,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 稍微用办按揉这个穴位,每天 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约3~5 分钟。(待续) 罗锦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陈某,女,32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一月余,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适,经服药治疗未果。时有亲戚送来红参,其自认为产后体虚,服而补之,以求康复,以红参30克分两次炖服。服后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胁肋胀痛。观其唇红口干,双目充血,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此症实乃滥服人参之故。误补反受其害,故嘱其停药,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药用:生地20克,沙参9克,麦冬10克,枸杞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

产后误补致肿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少庭湖北省郧西县中医医院 安某,小产后大量食荤,遂全身浮肿。请了一位中医治疗,循产后多虚陈规,进大队补剂,其肿更甚。来诊时见其全身尽肿,颇觉棘手,追忆前贤曾有产后三审之训,遂试问曰:恶露尽否?答曰:自肿后已尽矣。余恍然有悟,处方:三棱、莪术、赤芍、当归、刘寄奴、丹皮、官桂、乌药、元胡、琥珀、莱菔子、山楂。连进2剂,恶露大下,其肿尽消,病遂告痊。此证为产后进食肉荤所致,应
病理科 妇科 - 产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