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水治鹅口疮有效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发病,此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会因黏膜充血、烧灼疼痛而哭闹不休,影响喂养和睡眠。鹅口疮属于真菌的一种,也称霉菌。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小儿鹅口疮可用2%-5%的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每天清洗数次,能有效清除白色念珠菌。此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值得患儿试用。蒲昭和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饮食自疗法4

黄花菜15克、莲子心3克、冰糖15克。共熬汤,每日服1次,连服5- 7天。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治口疮两偏方

1.蚕沙煎水:用蚕沙9—12克(中药店有售)加水适量,人沙锅中煎后滤出药液,代茶饮,每日1剂。据本草文献记载,蚕沙有祛湿化浊之作用。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证为常见,因湿热浊邪上逆而不下行所致。有医家认为,蚕沙人药既有化湿逐浊之力,又有引浊邪下行之功。现代医学认为,口腔溃疡,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患者,为免疫机能低下及缺乏多种维生素所致。蚕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故治疗此病有效。2.细辛敷脐:用细辛外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小儿秋季腹泻药粥方

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在临床上,辅用食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药粥方。糯米固肠粥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此粥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型腹泻。山药扁豆粥鲜山药(去皮,洗净)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八成熟,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

流涎,常见于3岁以下小儿,尤以未满周岁小儿为多见。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小儿流涎者,多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由此看来,本病病因有冷、热、虚的不同,病位在脾脏,故有脾冷多涎、脾热多涎、脾虚多涎等。可用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属脾虚有寒者,能取得满意疗效。  取肉桂10克(一次量),研为细末,用醋调至糊饼状,于每晩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匀摊于二块纱布上,分别贴敷双脚涌泉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早晨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疳证中医诊治学术思想

基于黄元御“培中气、重升降”思想探讨小儿疳证诊治黄元御是清代著名医家, 乾隆赞之“妙悟岐黄”, 其主要代表作有《伤寒悬解》《长沙药解》《四圣心源》等医书11部, 尤其是《四圣心源》, 作为黄元御晚年代表作,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元御书中虽并无小儿疳证的相关记载, 然其学术思想却对疳证的治疗颇有助益, 浅述如下。培土建中为立命之本黄元御对于中气的理解十分精辟, 认为中气为人身之本, 其象如枢
病理科 儿科 - 增高

治口疮以养阴生津为主

药用生地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麦冬10克,元参15克,川黄连3克,川牛膝10克,甘草5克。  胃火旺加金银花12克、芦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心火偏旺加竹叶6克;阴虚加石斛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饭后分两次温服。  口疮发病机理,多为阴虚火旺,心胃经火热偏盛,故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笔者以生石膏、知母、黄连、金银花、竹叶泻心火,佐以牛膝引火下行以收全功。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外治自疗法

(1)砂3克,取薄纸1张,表层涂上浆糊,再撒上砂药末,外敷于两足心。 (2)理中丸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夜敷晨揭。用于脾寒型。 (3)理中丸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夜敷晨揭。用于脾寒型。 (4)山栀子仁1粒,研细末,面粉9克、白酒5毫升,共混合后捏成面团,敷在 患儿双手挠动脉搏动处,24小时后取下。用于心热型。 (5)吴萸10克、五倍子15克、砂5克,面粉15克,共研细末,水调成糊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小儿口疮治验1例

小儿口疮是小儿常见口腔疾患,泛指口腔内唇、龈、颊、上颚等处黏膜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形, 周围红晕、表面局部灼痛,反复发作,影响进食和吞咽, 严重者可见落齿骨烂、穿腮透颊。病案:向某某,男,6岁,口颊、齿龈、舌边溃疡伴发热,烦躁,拒食一周。曾在某门诊以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磷酸钠静滴,外涂龙胆紫加冰硼散等治疗,效果欠佳。症见: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大便4日未解,查体:体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蜈蚣粉吞服治婴幼儿腹泻

临床症状:稀水样便,呈青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呈蛋花样,或脂肪样便,每日五至数十次,肠呜,腹胀,食少,不发热(少数可有低热),伴轻度脱水,精神差。治疗方法:蜈蚣1条,烘干,研成粉,每次0.3—0.5克(约1/4或1/3条),每日2 次,温开水冲服。典型病例:患儿,2岁,有慢性腹泻病史,本次因腹泻5天来诊,腹泻每天6次以上,水样便,少量黏液,已补液治疗3 天,腹泻不止。嘱服蜈蚣粉0.5克,每日2 次,3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几招推拿降高热的方法

家有小儿,一岁零八个月。前段时间因气温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一直以来几乎从未吃药打针的小儿感冒发烧了。  第一次体温38.2℃,第二次体温38.5℃,降温贴用上了,又做了全身温水擦浴,孩子的体温才慢慢降下来。第二天,小儿午睡后又低热,半夜又中高热,又折腾了半夜,热才退下去了。  我请教了重庆市奉节县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来明,来明说,我先教你几招推拿降高热的方法吧,应该有效。  下班后接小儿回家时,果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专家辨析各类增高法

曾有一项调查,内容是:若给你7厘米,你愿意将这7厘米加在哪?头发?胸围?还是身高?意料之中的是,大多数人都选了给自己的身高加上7厘米。  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自己的身高多少仍觉得有缺憾,于是他们找尽了各种能增高的方法并加以尝试。那么,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号称能“有效改善身高”的产品或技术。对于一些“助长高”的产品与技术,专家们有什么看法呢?    方法一断骨增高  专家意见:不推荐  体验者:罗小梅
病理科 儿科 - 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