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足软不能行走

处方与用法:熟地、山楂、鹿角胶、牛膝、茯苓、黄精、茺蔚子、猪苓、丹皮、肉苁蓉各100克,当归60 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克。早晚各 服1次,每次每 岁1丸,5岁以 上不再增加药量。服完1料为1个疗程,若有一定效果,可再继续服2-3个疗程。功效:温补肝肾,强筋壮骨,治小儿足软。不能行走,肝肾不足者。(何英琳)
病理科 儿科 - 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 中药治方

治小儿佝偻病方:黄芪、菟丝子各20克,牡蛎、苍术、麦芽、甘草各10克。以上为1剂量。水煎取药液200毫升,3个月内者每次服5毫升,3—18个月者每次服10毫升,18个月以上者每次服15毫升,1日3次,连服4周为1疗程,一般服1—2疗程。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壮骨。主治: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疗效:治小儿佝偻病38例,疗程4—12周,显效3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1.6%。点评:本方以黄芪健脾益气,菟
病理科 儿科 - 佝偻病

黄芪子鸡汤治疗佝偻病

冬季是3岁以下小儿佝偻病的好发季节。如果小儿已经确诊有佝偻病,可用黄芪子鸡汤辅助治疗。  方法:将黄芪、菟丝子、白术、麦芽各10克,牡蛎30克,布包好,与洗净的400克小母鸡一块入汤锅中,文火煲汤。小母鸡煲熟后,去药包,加调味品即可服,隔7日服食1次。适用于脾肺气虚及脾肾亏损的佝偻病患儿。
病理科 儿科 - 佝偻病

儿童厌食症

所谓儿童厌食症主要泛指儿童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通常认为,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诱发厌食的主要因素。儿童大都从挑剔食物开始,加之父母、长辈等对孩子过分溺爱、过于顺从,以及喂养不当,长此以往,使孩子的胃肠机能紊乱。同时,消化系统疾病如各种原因的腹泻、肝炎、慢性肠炎等,也是引起儿童厌食的原因。此外,生活环境、季节气温,以及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也往往导致并发厌食。儿童厌食症还与环境因素、心理障碍有关。比如,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怎么办 中医分型论治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证。小儿厌食怎么办,中医采用分型论治,效果良好。  脾运失健  症见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时而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脘腹胀,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好,舌淡红,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治宜和脾健运开胃,取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6克,厚朴3克,陈皮2克,甘草1克,枳壳2克,藿香2克,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6克。水煎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孩子食积吃点保和丸

5岁的小家伙有点食积了,舌苔厚腻,孩子的妈妈——河南省中医院体检·治未病中心的武月萍博士让孩子吃保和丸调理,几天后,症状消失。  武月萍博士介绍说,保和丸是一味经典方药,出自元代中医大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中医消食化痰的代表方剂。保和丸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消食、化痰、散热、通便四大功能。处方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善消谷食之积、莱菔子善消面食之积;莱菔子还有化痰降气通大便的作用。“食积易生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积食怎么办

积食就是孩子摄食过多,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积存在胃肠。小儿积食怎么办 对于轻度积食,可用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熬水给孩子喝;严重的就要找中医大夫调理。  经常有朋友问我,孩子发烧几天了,检查说内脏没问题,可就是高烧不退,吃退烧药也只能降温几个小时,然后温度又上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我常会问:孩子是不是吃了很多东西。大部分家长都说是吃了很多,有带孩子聚餐的,有带孩子出去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的分型治疗

小儿厌食症,属中医“厌食”范畴。笔者按以下三型辨治,常能获满意疗效。  脾失健运型:症见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或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调,精神如常,舌苔薄白或白腻。治宜燥湿运脾,消食开胃。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合健脾丸加减,药用苍术、藿香、陈皮、砂仁、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神曲、佩兰、枳实等。  脾胃气虚型:症见不思进食,食不知味,食量减少,形体偏瘦,面色少华,精神欠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试试中医推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科门诊接诊了越来越多的厌食患儿,与过去经常接诊营养不良的患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厌食患儿常常脾胃功能受损,做各种检查常常结果正常,但患儿的表现却是胃口不好,或者胃口好但却面黄肌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吸收。  对于厌食的患儿,家长应转变喂养观念。现代饮食结构以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为主,这在中医学上属于膏粱厚味,是各种疾病的根源。脾胃受伤,各种疾病就蜂拥而至,使患儿容易感冒咳嗽、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用以下验方治疗

不良的饮食习惯、盲目添加过多高营养食物易造成小儿厌食,用以下验方治疗,疗效不错。沙参、麦门冬、玉竹各5-10克,太子参10克,姜黄2克,杏仁5克,乌梅、大枣各1枚,水煎服,连服7-15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可见效。本方甘甜微酸,可口,小儿易接受。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药师龙荣献方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名医石恩骏治小儿厌食方

方药组成:南沙参9克,麦冬6克,连翘6克,焦术9克,知母3克,厚朴9克,扁豆花9克,云苓12克,谷芽9克,藿香6克,莲子9克,砂仁5克(后下),怀山药12克,甘草3克。一般采取浓煎法,每日1剂。  本方脱胎于参苓白术散,经贵州名医石恩骏重新增损而成。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对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考小儿厌食症,各个时期的小儿均可发病,尤以1~6岁发病率高。一般病程较长,多以不思饮食为主要症状,究其原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张锡君治小儿厌食经验

张锡君认为,小儿厌食症多由两个原因引起,一是乳食积滞,损伤脾胃;二是脾胃虚弱、乳食停滞。常以开胃进食汤(藿香、佩兰、厚朴、陈皮、甘草、鱼秋串、鱼腥草、炒三仙)为基础方加减应用,配合中成药,多获良效。1.乳食积滞者治以开胃进食汤加莱菔子。伴腹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呕吐厉害者加白蔻、苏梗。中成药可选消食冲剂、一厘金、小儿化食丸、大山楂丸等配合服用。2.体质不佳、脾胃虚弱者用开胃进食汤去厚朴、陈皮、炒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