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口疮怎么治面 茶饮疗法
处方组成:太子参5克,麦冬3克,玄参3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通大海1枚。 服法:每日1剂,水煎5分钟后当茶饮之,后加开水即可,以药味尽为度,一般情况连服3~5剂可愈。 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虚火也。”根据临床观察,口疮属阳虚火旺者为多;常年复发性口疮以气阴两虚为多,故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茶饮自拟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服用方便,无任何副作用。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夜啼良方
方1 组成:白茯苓50克,白菊花80克,勾藤80克,淡竹叶50克、灯芯草50克,琥珀20克,五味子10克。 主治:夜啼。 用法:打碎后装入一布袋中,夜间枕用,早晨将药袋装入塑料袋内密封;次夜继用。一般2~5天即愈。 方2 组成:朱砂3克,黄连6克,钩藤3克。 主治:夜啼。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和匀。每次取0.5克,撒于乳头上,使小儿吸吮,或用开水冲服。 方3 组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口疮的治疗方法 含漱方
春季多风干燥,是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的高发季节,尽管口疮具有自限性(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自愈),但是不治疗的话,患处烧灼痛影响每日的进食,有的疼痛难忍。现有一治口疮的验方,供参考使用。金银花15克,薄荷10克,甘草、荆芥各6克。入沙锅煎水,去渣取汁,待不烫后每日含漱5—7次,每次5—10分钟,漱后吐出。使用该方期间,还应注意饮食宜有节,清淡,不食或少食甘肥、辛辣、煎炸之物,勿暴饮暴食。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本方治小儿伤食腹泻
经验方:炒白术、炒神曲、炒麦芽、山药、车前子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小儿伤食腹泻52例,治愈42例,显效 5例,无效5例。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防治小儿痱子 驱痱4法
1、将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薏米2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2、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并有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对防治小儿痱子有很好效果。3、取苍耳、白矾、马齿苋各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钟,冷却后用以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可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增高补品不能随便吃
案例:尽管增高药物、增高补品吃了不少,但女孩上了初中后却一直没再长个子。去医院检查,孩子的骨骺线已提前闭合,基本上没有长高希望了。 专家解答:人体骨骺线一旦闭合,就不可能再长高了。建议家长应随时留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生长迅速或者生长缓慢,应尽早到庄规医院求医,并加强营养和锻炼。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广告,网上宣传更不能信。市场上的增高药都打着“补充生长激素”的招牌。事实上,通过口服增高药补
病理科
儿科 - 增高
细辛敷脐治小儿口舌生疮
小儿口舌生疮多由心脾积热所致,细辛性温,能散浮热,其气清而不浊,故能降浊气,宣泄郁积。方法取细辛末2.5克,加小麦粉适量,用温水调成粘稠做成饼状,直径为3-4厘米,厚度为0.5厘米,敷于脐上,外用塑料薄膜及纱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3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小儿口舌生疮,症见舌、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拒食等。朱本浩献方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治疗夜啼的偏方21
酒服亂髮灰臘月縛豬繩燒灰,服之o燒蝟皮三寸灰,著乳頭飲之o車轄脂如小豆許,內口中及臍中o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小儿口疮的治疗方法 清热降毒火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治小儿急性腹泻敷脐疗法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 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河南许昌 文 华点评:方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补肝肾强筋骨 治各期小儿麻痹症
处方:淫羊藿12克,五加皮6克,怀牛膝3克。加减:上肢麻痹加羌活9克;四肢麻痹加桂枝3克;久病加黄芪15克;急性期加桑寄生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补肝肾,强筋骨。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顾和浩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贯众药用小方
贯众别名贯仲、昏鸡头、管仲、黑狗脊、草鸱头等。为乌毛蕨科樾物乌毛蕨之根茎晒干入药,味苦涩、性微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的功能。 1.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贯众、大青叶各 30克,野菊花9克,桑叶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5 天。 2.治流感发热重者:贯众、薄荷各10克,桑叶、金银花、连翘各 15克。水煎服,日3次,早中晚各服250-300毫升,连服3~5天。3.
病理科
儿科 - 增高
1..
«
99
100
101
102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