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甘汤治小儿夜啼 小儿厌食鸡矢藤治

小儿夜啼 芍甘汤治小儿病后(如吐泻后),由于血虚 血热而致心神失养,常常引发夜间啼 哭,伴虚烦不安,精神不振,唇舌色淡 或见樱红,舌尖红,少苔或无苔。治宜 清热养心安神。中医认为,白芍味苦 酸,性凉,微寒,归肝经,具有补血养 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功效;甘草 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 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用白芍、甘 草二味中药水煎治疗血虚有热型小儿夜 啼,效果好。方法:取白芍3克,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食欲低下厌食方

小儿易感厌食方小儿食欲低下往往是脾胃虚弱的原因,加之体虚易感,家长喂养方式不合理,更容易造成食欲低下。治宜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消食开胃。方用小儿易感厌食方。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鸡内金3克,砂仁2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消食开胃。调护:在治疗时,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饮食上强调种类多样化,避免单调重复,做到干稀搭配、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运脾醒胃 王霞芳治疗小儿厌食症

助运醒胃 治小儿厌食症方名医治小儿厌食症(湿热食滞)方处方:藿香、炒神曲、炒莱菔子各10克,连翘、炒枳壳、厚朴各6克,胡黄连3克,竹茹、炙鸡内金各8 克,谷芽、麦芽各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功效主治:清热消食,运脾燥湿。用于治疗儿厌食症,中医辨证属湿热食滞型。症见厌恶进食,脘腹胀满,口臭,汗多,烦躁不宁,大便臭秽或干结便秘,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沉滑,或指纹紫红。创方者:王霞芳名医治小儿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冬季防治小儿厌食 小儿哮喘

厌食症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严重者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是当今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造成厌食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全身性疾病影响,如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可影响消化道;药物影响,如几乎所有抗生素长期使用均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调等;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气候影响,如气温过高、湿度大等;喂养不当,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等。对于厌食症患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治小儿纳差案

纳差案 案一:王某,女,5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纳差,不知饥,不欲饮,晚上磨牙,舌尖红,脉濡数。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陈皮4克,半夏4克,茯苓4克,焦三仙各4克,木瓜4克,炙甘草4克,黄连2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9日二诊:食量增加一半,晚上仍磨牙,怕热,全身汗出,大便可,但不吃水果则大便干,喝水不多。脉浮弦滑,右大于左。上方加知母4克,7服,水煎服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 拟滋脾生津益胃之法

脾胃阴虚.濡润不利证见口干喜 饮,不欲进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手足 心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 为小儿偏食辛燥零食,或长期喂养高蛋 白、高热量高营养食品,化热为燥,灼伤 脾胃阴液,导致脾胃阴虚,胃失濡运,胃 不纳降而成。治宜滋脾和胃,养阴生津。方用增液益脾汤:太子参10克,山药12 克,玉竹、山楂8克,石斛、乌梅、白芍、粳 米各6克,麦冬5克,甘草3克。方中太 子参、山药益气健脾;石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 治方

布渣叶10克,太子参10克,炙甘草6克,荷叶6克,薏苡仁6克。 上药煎熬45分钟后,加入冰糖10克,待溶化后当茶喝。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食纳大增。 春夏季南方雨水为患,气候潮湿,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此验方具有清热祛湿、开胃醒脾之功,且气味芳香甘甜,颇受小儿喜爱。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敷神阙穴

方法:取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苍术、 白术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 克。便秘者,加芒硝10克,大黄5克。共研 细粉,贴敷神阙穴(肚脐)每日1次,每次 贴敷4小时,4次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 3~4个疗程。疗效: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126例, 观察患儿食量增加情况,其中治疗1~3次 显效者67例,1~2个疗程显效者39例, 3~4个疗程显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有 效率94.44%。该法不仅能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 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运用辨证施治方法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 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其主要证 型为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 虚弱三型,常采用“健脾、运脾、 养胃”等法治疗,却常常久洽不 愈。若能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 点,运用辨证施治方法,审证求 因,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 如下: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证见 厌食或拒食,进食一多,大便中 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精神较 差,形体消瘦,抵抗力低下,舌质 淡、苔薄白,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致厌食患儿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你们好!当你们关注此篇小文时,可能你们的宝贝都有不爱吃饭的习惯。那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们。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不思饮食,甚至拒食。我们建议以下饮食疗法: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干品),猪瘦肉100-200克,清水适量,放入器皿中隔水炖熟,调味服食。白糖栗子糊栗子7-10枚,去壳捣烂,加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喂服。鸡蛋黄油将鸡蛋连壳煮熟,去蛋壳和蛋白,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小儿厌食 遗尿 流涎验方

治小儿久咳验方取大蒜6瓣,去皮,用刀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冰糖10克,水50克,放在锅内蒸熟,每晚睡前服下,连用3天。治小儿厌食验方取焦山楂、炒麦芽、槟榔、牵牛子、大黄各1克,炙鸡内金5克。上药共研细末,均分3包,每次1包,用食醋调匀,敷于小儿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2-3次症状即有改善。小儿退热方石膏、玄参各10克,研末后加入燕子泥,制作成饼,临睡前贴于患者内关穴(双侧),外包纱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常推脾经 孩子不挑食

曾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找我看病时说:“我家孩子总是不爱吃饭,体质也没有同龄孩子好,还时常拉肚子,真是让人着急。”我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无大碍,只是有些“脾不足”,于是建议他们多给孩子推推脾经。2个月后,孩子母亲告诉我,孩子现在已经吃得香、睡得好了,而且脸色也好了很多。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意思是说,小儿时期生长旺盛、发育迅速,从脏象学说分析,此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说明肝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