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疗口疮的简易方
口疮是以口腔内唇、颊、上颚等处黏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型,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影响进食和吞咽,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现简介几首治疗本痛的简易方。 1、吴茱萸10克,川黄连10克,苍术10克,三药共研细面,使用时取适量用老陈醋调成糊状,外敷涌泉穴,1日1换,1周1疗程。 2、柿饼霜,使用时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日3~4次。 3、生地30克,麦门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口疮、口角疮 民间良方
[方一]鸡蛋油治口疮舂夏季着急上火,易生口疮,疼痛难忍不说,连说话喝水都成问题。这时,不妨擦点鸡蛋油,能尽快消除它。方法:将鸡蛋带皮煮熟,取出蛋黄,锅中炒制。因鸡蛋油的提取很费时,可以在炒制中加些香油,帮助提取鸡蛋油。油出来后,将少许冰片加入其中搅匀,用棉棒涂擦于患处,治疗口疮效果很好。提供人:陈仲祥[方二]治口角疮口角疮又羊胡疮。极常见且易复发,常见医药多无效。方法:农村多取锅盖水(也可用蒸馏水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中医口疮外治法
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往往彼此起伏,迁延难愈。以下介绍几种简易的外治法: 1.黄连6克,黄柏10克,地骨皮30克,麦冬10克.水煎,将两次药汁和匀,装瓶备用。用时倒少许和入适量开水,含漱,每日3~5次。 2.丁香15克,打碎,放入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约经5小时后呈棕色溶液,用棉签蘸药液涂于口腔溃疡表面,每日6次。 3.野菊花50克,煎取50毫升的浓缩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 4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体内“有火”易患口疮
按照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的健康有赖于体内阴阳的平衡,,从阴刚理伦上看,可以把“上火”分为两种:阳盛所导致的实火和阴虚所导致的虚火。具体在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畴)上,中医一般也将其分为虚实两种类型: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的溃烂面颜色灰白,周围黏膜淡红或不红,溃烂点数量少,一般 1—2个,易于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绵延不断。舌质红少津,舌苔少。可选用的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和大补阴丸。实火上炎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红糖外涂治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疮,因其临床表现以满口及舌面铺布白屑,似鹅之口,故名之;又因其屑颜色类似雪片,故又称为雪口疮。此病多见于哺乳小儿。笔者临床用红糖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取红糖适量,以手指蘸糖,轻轻搽口腔患处,随蘸随涂,每日数次,一般2-3天即愈,且愈后不再复发。 湖南吉首 成 晨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单方细辛敷脐治口疮
吕仁和,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 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细辛,味辛,性温归脾、胃、心经,具 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之功效。 常用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鼻塞、口疮 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它有解热镇 痛作用。此外,细辛还对人舌粘膜有局 部麻醉作用。关于其治口疮作用,在古 代文献中有所记载。《本草纲目》谓其可 治口舌生疮,散浮热。《重订严氏济生方》 用细辛配黄柏为末敷,治口疮,并名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苦瓜治复发性口疮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肺、胃经,具有清热祛暑、养血滋肝、和脾补胃、明目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以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颇佳。方法:取鲜苦瓜160克(干品80克),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一剂,一般3~5天可显效。(郭旭光)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初夏口疮爱找茬
最近,王小姐面对着满桌佳肴总是愁眉不展,原来她长了口疮。天气转热,和王小姐一样有着共同遭遇的人也日益增多。虽说不是大病,但口腔溃烂处红肿、疼痛,直接影响进食,妨碍人们大快朵颐不说,还在人们交谈时带来不便。夏季口疮症状往往更重口疮,也就是口腔溃疡,好发于青壮年。夏天昼长夜短,气温升高,人们通常会晚睡、熬夜,加上有的人喜欢在路边喝啤酒、吃烧烤等油腻食品,往往会加重上火症状,更使口腔溃疡容易发作。除了遗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小儿口疮重在清热解毒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细辛敷脐治小儿口舌生疮
小儿口舌生疮多由心脾积热所致,细辛性温,能散浮热,其气清而不浊,故能降浊气,宣泄郁积。方法取细辛末2.5克,加小麦粉适量,用温水调成粘稠做成饼状,直径为3-4厘米,厚度为0.5厘米,敷于脐上,外用塑料薄膜及纱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3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小儿口舌生疮,症见舌、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拒食等。朱本浩献方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口疮怎么治面 茶饮疗法
处方组成:太子参5克,麦冬3克,玄参3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通大海1枚。 服法:每日1剂,水煎5分钟后当茶饮之,后加开水即可,以药味尽为度,一般情况连服3~5剂可愈。 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虚火也。”根据临床观察,口疮属阳虚火旺者为多;常年复发性口疮以气阴两虚为多,故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茶饮自拟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服用方便,无任何副作用。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治口疮以养阴生津为主
药用生地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麦冬10克,元参15克,川黄连3克,川牛膝10克,甘草5克。 胃火旺加金银花12克、芦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心火偏旺加竹叶6克;阴虚加石斛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饭后分两次温服。 口疮发病机理,多为阴虚火旺,心胃经火热偏盛,故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笔者以生石膏、知母、黄连、金银花、竹叶泻心火,佐以牛膝引火下行以收全功。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1..
«
105
106
107
108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