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方一

番茄数个。将番茄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些时间,1日数次。本方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治婴儿脾虚泄泻方

方药:苍术、吴茱萸各15克,丁香10克,肉桂5克,胡椒15粒,文火焙干碾组为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 1-3克,用食用油调成糊状敷脐处,用胶布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主治:婴儿脾虚泄泻。疗效:治疗98例,治愈71例(主症、次症消失,大便每天 1-2次大便成形);显效22例(大便每天2-3次近似成形,症状改善);无效 5例。总有效率为94.9%。 胡权名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发烧宝宝食谱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3.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4.西瓜汁:可促进毒素的排泄;5.鲜梨汁:适合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6.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C,可中和体内毒素。(石志菊)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白糖治口疮

冬季气候干燥,有的人易发口疮。这时,可将白糖涂在口疮的表面,开始会有轻微刺痛,但很快口疮就会好。涂抹白糖之前,最好先把患处用盐水或温水洗净,然后外敷白糖,效果更好。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崔应麟治自汗案 中医方治虚劳案

内科杂病是指正邪矛盾复杂,迁延难愈的一类病症,具有病邪根深蒂固、病种繁简不一、病情复杂多变、正虚不抗邪等临床特征。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崔应麟从事医、教、研数十载,善用经方与时方治疗内科杂病,效验颇丰。今择崔应麟验案三则,浅介如下,以供同道。自汗案燕某,女,36岁,2020年2月6日初诊。诉产后多汗1年。患者于1年前二胎产后开始反复出现汗出较多,未加诊疗。近半年呈现阵发性汗出,日益加重,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口疮方二

西瓜1个,白糖少许。将西瓜肉去籽,切成条,曝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于,再加白糖少许即可。本方常食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消渴等症。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宝宝腹泻 推拿缓解

冬天宝宝容易拉肚子,家长在这时候往往不知所措,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介绍,善用推拿,可以缓解宝宝的腹泻症状。  1、左右来回按摩小儿的手指各100次,着重按摩大拇指、小拇指,因为大拇指为脾经,小拇指经过肾经。如此推拿按摩可以健脾补肾,弥补小儿先天性脾胃虚寒。  2、用手掌在小儿腹部顺逆时针方向轻揉各1分钟。  3、在小儿背部来回搓阳脉、督脉直至发热为止。  4、从风池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

一见孩子发烧,刘女士就慌了手脚,害怕发烧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第一天退烧贴、退烧药一起上,第二天又加上打针和滴鼻;张女士的宝宝也被感冒击中,但她却认为小儿感冒没啥了不起,不算啥大病,因此也没有及时就医,而是私自给孩子用药,由于用药不当病情拖延半个多月,反复发作不见好转。看来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还是各位家长的必修课。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口疮调治三方

1.白花蛇舌草、一点红各50克,水煎服。用于实火口疮。2.肉桂5克,含服。用于虚火口疮。3.吴茱萸20克,研末,醋调糊状,敷于双足涌泉穴(足心),日换药1次。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兰室秘藏 当归六黄汤 治阴火盗汗方

本期主讲者: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高建忠李东垣笔下的阴火,其病因是饮食劳倦损伤中焦脾胃之气,病机是中焦脾胃之气不足,不能升浮外达,以中焦为中心的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化火。治疗以补气、升清为主,兼以泻火。当归六黄汤出自金元医家李东垣所著的《兰室秘藏》。本文将介绍该方的方证解读、辨证释疑及临证应用等要点。主治及方解原方组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以上各等分,黄芪加一倍。”主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3

南星30g,醋适量。 制用法:将天南星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涂两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纱布包扎,每次12小时。 疗效:治疗多例,均愈。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夹有黏液,一般无脓血,常伴有呕吐。笔者采用手法治疗该病,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基本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天枢,按揉足三里。临症增减:若患儿寒湿偏重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若湿热较重,改补大肠为清大肠,加揉中脘,揉板门;若属伤食所致,亦用清大肠,加运内八卦,脾虚者加揉龟尾,捏脊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