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积滞

小儿积滞病,又称“伤食”“食积”“食不消”“乳滞”“乳积”等,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甚者疼痛、大便酸臭或稀溏或秘结,可伴随有烦躁不安、夜卧啼哭、呃逆、呕吐等。久病失治的患儿,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体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形体消瘦、精神疲乏等。对于小儿积滞,西医目前主要应用促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汗证 中医治则治法 止汗固本 标本同治

张骠治疗小儿汗证经验小儿汗证指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安静状态下,全身或某些部位较正常儿童汗出过多的病证[1]。小儿汗证多见于2~6岁儿童,一般分为自汗和盗汗两大类,由于小儿自汗与盗汗常并见,故统称为汗证。自汗,即不分寤寐而汗出过多,《景岳全书·汗证》云:“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盗汗,即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云:“盗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张骠,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养阴清热汤

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栀子10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复发性口疮,扁平苔鲜,干燥综合症等。 用法:水煎服。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小儿腹泻蛋黄油治

小儿腹泻很令家长头疼,鸡蛋黄油有很好的止泻作用,我1岁的孙子腹泻时给他服用此方,每获良效。具体方法为:把6个熟鸡蛋黄放人沙锅中,用勺将蛋黄碾碎,用小火慢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烤出的油分3 天给婴儿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也行。轻的腹泻吃一剂就见好,如需巩固,再用7个鸡蛋黄烤油就可以了。江苏徐州 陈潮阳编辑提醒:鸡蛋黄油可治婴幼儿拉肚子,但有些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含脂肪的食物吃多了,造成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儿童多动症 益智宁神汤

马融,男,1956年生,山东人,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审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及天津市药监局新药审评委员,中药保护品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清胃健脾汤治小儿厌食症

笔者有幸跟随老中医孟宪兰(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济南市名老中医)学习,针对目前较多的小儿厌食症,孟老应用清胃健脾汤治疗效果好。清胃健脾汤的主方组成:陈皮6g,半夏5g, 黄连2g,白芍9g,竹茹6g,鸡内金9g,炒麦芽6g,太子参6g,连翘9g。临床可根据症状的不同进行调整。现介绍如下。胃热脾虚证的病因: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父母及长辈对儿童娇生惯养严重,家长们追求“高营养、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漏汗证案

方某,女,84岁。因自觉身体发热,汗出如洗、恶风2周,于2018年7月10日来诊。要求开“中药感冒药”予以治疗。患者诉1月前因吹风扇后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汗出等症状,在我院全科门诊予以“感冒疏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后,头痛明显好转,但汗出异常,晨起后稍活动即汗湿衣衫,又自行服用“感冒疏风胶囊”,症状未见好转。刻下:动则汗出、恶风、气短乏力、膝关节屈伸不利、小便量少,白天2次,舌淡,苔薄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口疮方九

灶心土、竹叶等量。将灶心土煎水澄清,清液煎竹叶,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心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的口腔溃烂。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小儿腹泻蒜茶巧治

我家孩子经常腹泻,邻居告诉我一个小偏方:用一小撮茶叶、几颗去了皮的大蒜瓣,放在锅里煮水,开了锅再煮三四分钟,晾到温凉,给孩子当水喝,视情况喝上一两回。每次孩子腹泻,我都用这个小偏方,效果很好。茶叶有收敛的作用,可以缓解泻肚。大蒜无论生熟都有消毒的作用,不仅能治痢疾杆菌,因此这个小偏方对于轻度腹泻效果良好。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王伯岳治疗一幼儿长期高热的医案

我国已故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自幼秉承家学,医术精湛,在解放前即名噪一时,被誉为四川名中医的“小儿王”。  王老精通中医古典医籍,善于结合临床,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其治疗一幼儿长期高热的医案。  患儿孟某,男,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病例,病案号102924,住院日期1982年9月6日~1983年3月26日。  患儿因发热一周不退于1952年9月2日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积滞病“伤食”中医推拿加穴位贴敷治疗

积滞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积滞病有“伤食”“食积”“食不消”“乳滞”“乳积”等别名,现指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一种儿科常见脾胃病症。临床表现主要有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甚者疼痛、大便酸臭或稀溏或秘结,可伴随有烦躁不安、夜卧啼哭,或伴有呃逆、呕吐等症状。久病失治者,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可体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形体消瘦、精神疲乏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半身不出汗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赵某,女,36岁。主因半身汗出,半身不出汗10年,于2019年6月21日首诊。患者10年前产后,时值炎热之夏天,因当窗而卧,右半身着风受凉,致10年来左半身汗出,右半身畏风怕凉,再热的天也从不出汗。患者冬春畏寒,总觉脚心凉,易感冒。伴疲乏无力,吃饭中间竟需要休息一会才可继续吃完,纳食尚好。月经提前3~4天,量中,无痛经。查见脉沉弱,右侧更甚。舌质较淡。就诊时正值夏天,左半身皮肤潮润,右半身无汗,且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