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羊粪敷脐治新生儿脐炎
临床症状:新生儿脐部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局部肿胀、触痛。治疗方法:羊粪1~3枚,焙干,研成粉,用菜油适当调至糊状,敷于脐上,用干净纱布包裹。典型病例:患儿,生后12天,脐部流脓,局部肿胀、触痛,经口服抗生素、涂龙胆紫等治疗4日无好转,遂予此法试治, 3日痊愈。注意事项:最好用山羊粪,一定要焙干,需用纯净菜油调和。此法得之吾父,首次用治吾儿脐炎,当时亦是半信半疑,还恐加重病情,但用后方知其效如神,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积滞 老中医张致安之消食化气方
鱼鳅串系菊科植物马兰之全草,辛温微苦,有消积化食,利湿清热,利尿解毒,止咳之良效,为贵州民间治疗积滞、泻利、黄疸、水肿、淋浊、咳嗽之常用药。小儿积滞,多乳食内积,脾胃受伤所致,常用贵州老中医张致安之消食化气方,补益脾胃,消食化积,临床多效,方药简洁可从。处方:隔山消(就是白首乌)、鱼鳅串各9g。用淘米水煎,每日1剂分3服,服后忌滞物、鱼肉半日。隔山消,味苦微辛,健脾消食,单用即可治胃痛饱胀、消化不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自幼患汗闭证,烦热不汗出,中药治方
李某,女,17岁,湖南株洲人,因烦热,不汗出16年入院。首诊:2013.05.24患者自幼患汗闭证,暑天烦热难忍,皮肤灼热、干燥、粗糙,低热,口干,肢体麻木,甚则疼痛,食纳可,小便不黄,大便一日一行,质软。在西医院诊断为鱼鳞病,经中西治疗无效,长期使用润肤膏外涂。体查:颜面潮红,全身皮肤干燥、粗糙,双下肢可见密集红色皮疹,摸之碍手,皮温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肺热亢盛,腠理闭塞。桑白皮1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新加三才封髓汤
组成:天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太子参10克,盐黄柏10克,砂仁6克,生甘草3克,藿石斛10克,润玄参10克,莲子心5克。 功效:滋阴清热,降心火。 主治: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婴儿秋季腹泻食谱
适当选用药茶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 乳茶:云南绿茶1克。将绿茶研细末,分3次用乳汁调服,连服3~5天。功能清热、消食、止泻。 孩儿茶:将孩儿茶研细,口服。1岁左右每次服0.15克,2岁以上服0.2克,每日3次。可清热、消食。 儿科醋茶:绿茶1杯(约300毫升),食醋20毫升,二者混合,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功效:和胃止泻。 车前米仁茶:炒车前子、炒薏米仁各9克,红茶1克,白糖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自制紫草油治宝宝红屁股
紫草,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主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血痢,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自制紫草油外涂于宝宝红屁股患处,即可轻松治愈,让宝宝的小屁股恢复健康娇嫩。 新生儿臀红是因没有经常保持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而造成的,由于臀部兜尿布的部位接触湿尿布的时间较长,大便、尿液均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加之新生儿皮肤柔嫩,很容易发生臀红,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色小丘疹,严重时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厌食是小儿常见病症 中医治则治法
江育仁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探析江育仁教授是著名中医学家、 中医儿科学泰斗, 是 本科创始人, 从事中医儿科医疗、 教学、 科研工作 70 余 年, 学验俱丰, 擅长于儿科诸病, 尤其对小儿脾胃病及 急性热病等有深刻研究, 临证时谨守理法, 组方精当。 笔者有幸侍诊, 获益匪浅, 兹将江育仁教授治疗小儿厌 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 期厌恶进食, 食量减少为特征,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正虚无邪盗汗 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
盗汗是指晚上入眠后出汗反常,醒来后汗出即止。可取煅牡蛎30g,黄芪、麻黄根各20g。煅牡蛎先煎20分钟,然后放入黄芪、麻黄根同煎,滤取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3~5剂。煅牡蛎、黄芪和麻黄根有养阴敛汗的成效。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黄芪益气固表止汗;麻黄根收涩止汗。三药合用,能起到固表敛汗的效果,故医治自汗、盗汗有用。本方适用于正虚无邪盗汗,若外邪未去,则不宜过早运用,阴虚火旺致使盗汗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治小儿厌食症 健脾汤
小儿厌食症是当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以食欲不振或不思饮食,消瘦,面色萎黄,肚脐周围疼痛,夜寐烦热不安,磨牙,情绪烦躁易怒以及体弱多病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的患儿单个症状出现,有的患儿多个症状同时合并。 现在的小儿食品可谓品类繁杂,加之家长爱子心切,一味的增加营养,让孩子多吃有营养的食品。殊不知谚语说:“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孩子有了家长错误的诱导,正常饮食和现在所谓的垃圾食品一一接纳,日复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小儿秋季腹泻
处方:白术、山药、苡米仁各15克,干姜8克,共研碎过细箩为面,放锅内文火炒黄。每次0.5克—0.8克,加开水10毫升-20毫升为糊服用,每日3次。功效:健脾、暖胃、止泻。适用于小儿受凉腹泻。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新生儿脐炎经验
方法:取硼砂、芒硝各15克,冰片0.5 克,朱砂0.6克,共研极细粉末,每次取1克敷脐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绷带包扎,隔天换药1次。主治:新生儿脐炎,症见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渗液久不愈合或有脓液渗出,周围皮肤红肿。李涛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厌食症 中医特色外治法
1定义: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如果厌食的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称为厌食症。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2常见影响小儿胃口的三大原因:1甜食很多孩子都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1..
«
6
7
8
9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