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松酸甘合以固摄培元案

徐福松酸甘化阴经验探讨徐福松(1940年-) , 字达一, 晚号一毛老人, 苏 南江阴人氏。 师承舅父外科大家许履和, 又为针灸邱 茂良、 外科顾伯华之高足, 为孟河马培之一脉传人, 尽得家学不传之秘。 先生初涉针灸, 撰述阔论十二经 筋。 后至外科, 揣摩医道, 熟谙千百载外科医籍, 终 赐缘致隐疾男科 [1]1 , 首创男科四大主症之 “腺、 性、 精、 育” , 是为男科纲目。 先生积数十年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遗尿中药贴敷

遗尿又称尿床,多指 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 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 病。3岁以下小儿或年长 儿偶有发生不属病态。遗 尿主要由于脏腑虚寒所 致,或病后体虚、肺脾气 虚不摄所致。用中药敷贴 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菟丝子30克, 桂枝、五味子、车前子、石 菖蒲各12克,樟脑3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研 细粉,调拌凡士林或姜 汁,贴敷于关元穴,然后 用艾条温灸。二、注意事项观察患儿排尿情况,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中医学对小儿遗尿症的认识 寒热虚实论治

“反方向”从病性病位病时论小儿遗尿症中医学对小儿遗尿症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 传统论治方法已捉肘见襟, 临床疗效难以满足临床 需要 。“反方向” 不同于反治法: 治病求本、 针对疾病 本质治疗, 而是逆向思维, 采用与常规相反的方法, 从 而开阔遗尿症临证思维,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 病性: 寒热虚实论治1. 1 正方向( 传统方向) : 虚寒立论中医对遗尿的认识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灵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遗尿 缩尿止遗为大法

伍某,女,5岁,早产儿,遗尿4年,轻则数夜遗尿一次,重则每夜遗尿一至二次,白天疲劳,天气阴雨时易发生,四肢不温,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遗尿(肾虚失摄),以“补肾益精,缩尿止遗”为大法,予补肾止遗汤加减,方药:桑螵蛸5g,沙苑蒺藜5g,益智仁5g,芡实5g,莲须3g,牡蛎10g,龙骨10g,远志5g,白果5粒,五味子3g,茯苓5g。水煎服,日一剂,复煎,分2次早晚服。服药7剂后遗尿消失,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桑螵蛸汤源自于《本草衍义》治遗尿

病案一陈某,男,10岁,学生,2016年8月15日初诊。其父代述,患儿自出世至今,夜间尿床,每夜发作。曾寻中西医医治,效不显。查患儿神志清楚,精力杰出,发育正常,养分可,心肺功用正常,舌淡苔白,脉纤细。辨证为肾精亏虚,治则补肾止遗,方用桑螵蛸汤加减:桑螵蛸,红参,茯神,煅龙骨,醋龟板,炙甘草,大枣,水煎服,每晚睡前1剂。7天后复诊,患儿服3剂后即见效,近4天未再尿床。查舌淡苔薄白,脉沉。继服7剂稳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越鞠丸治小儿大便自遗病案一则

董某,男,8岁。2019年5月21日初诊:大便自遗近1年,加重1月。近1年来,患儿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拉裤子”症状,因出现的次数不太频繁,未予重视。近1月几乎天天有“拉裤子”,遂来求诊。诊见患儿形体偏瘦,面色暗黄,食欲一般,大便日1次,每次都是拉到裤子之后再去厕所,小便次数多。口干喜饮。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细。辨证为脾虚湿蕴,气机郁滞证。治疗以健脾运湿,行气解郁为主。方以越鞠丸加减:香附9g,川芎9g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运气思路辨治小儿遗尿的验案分享

运气学说是古人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研究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有力法宝。笔者拜师顾植山教授以来,学用运气思路指导临床,在很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中,屡获奇效。今将运气思路辨治小儿遗尿的验案分享如下。病案一王某,女,3.5岁,农历2016年1月9日出生,2019年9月4日初诊。患儿近1月来天天尿床,伴急躁、夜卧不安、有口气、肛门色红、食欲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遗尿案 小儿手足口病案

小儿遗尿案患者,男,10岁。6岁时因腹泻经补液治疗缓解后开始出现尿床,后于中医院治疗半年收效不显,近几年开始遍访名医,收效时隐时显,但未彻底治愈。查前方多为补中益气、温阳补肾之品。当下症见:患儿体型较胖,怕热,汗出较多,喜食冷饮,白天精力不集中,容易犯困,舌质淡,体较肥大,水滑苔,大便偏干且不规律,脉细紧无力。小儿腹泻发病初期多见太阳病,故推测患儿一开始可能是一个太阳病表证,而腹泻只是太阳病表证致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从温、补、清三法论治小儿遗尿

遗尿是指5~6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1]。遗尿是儿科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对患儿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西医认为,遗尿的常见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受体异常等[2,3,4],治疗时以基础治疗贯穿全程,调整患儿生活作息及进行心理治疗,结合警铃(叫醒)和药物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尿床 小儿遗尿症中医因机证治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5岁以上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遗尿常使患儿自卑、胆怯,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因机证治遗尿属中医“遗溺”证的范畴,对于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如何治疗佝偻病?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一般性治疗:提倡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可使用维生素D强化奶粉,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鱼子等,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活动期患儿勿久坐、久站、早走,以防止骨骼发生畸形,活动期患儿特别是在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快,此时要限制过多的活动,以防出现畸形。 维生素D制剂:可以采用口服法或大剂量突击疗法。  方法适用对
病理科 儿科 - 佝偻病

佝偻病方十

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济方》,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病理科 儿科 - 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