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及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可由不同病因引起,亦可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长时间腹泻,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会丢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钠、钾、镁等,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如何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小儿腹泻是广大家长所关心的,现总结出四点注意事项:  一是不要盲目禁食。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禁食或过度的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为何初夏多腹泻 如何处置小儿腹泻

初夏来临之际,腹泻患者陡然增多,尤其是小孩因拉肚子而到医院就诊的比例居高不下。  为何初夏多腹泻  原因是多方面的。初夏时节,气温的趋势是升高的,但气温也起伏不定,天气变化无常。此时,人体内生理性散热和保暖功能与冬天和初春时节已有很大不同。冬天或初春时节,人体受到低温的强烈刺激后,皮表的汗腺毛孔会闭锁,以抵御外寒并保存体内热量,这就是中医上说的“外寒内不寒”。到了初夏,随着气温的大幅度的回升,人体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患儿腹泻水样便 健脾止泻 立方车术汤

李某,男,1岁,2009年3月3日初诊。  其母诉患儿腹泻1周,水样便,日10余次,服中西药多种,效不佳。3天前曾入某综合医院治疗,诊为“单纯性消化不良”。经输液治疗并服助消化药物,仍腹泻不止。来诊时:患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不欲饮食,双目无神,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此乃脾气虚,津液不足之象,治当以健脾止泻,立方车术汤。  组方:土炒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后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小儿流涎 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自制药饼治小儿流涎炒白术、益智仁各30克(均研末),新鲜生姜(捣烂绞汁)、白糖各50克,面粉适量。将上述混合均匀后,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常法烙熟即可,早晚各1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10天。江西省彭泽县中医院刘国应 献方治小儿慢性腹泻经验方法:取吴茱萸12克,研成粉末,与半生熟的大米饭适量,温热时混合成饼,直径约10厘米,温度适中时敷于肚脐上,表面用软布覆盖,每日敷12小时,为1个疗程,连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吃坏肚子中医分为伤食和伤饮

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儿吃坏肚子中医分为伤食和伤饮。伤饮其所伤为无形之气,宜发汗利小便。伤食其所伤为有形之物,轻则健脾助消化,重则减食养脾胃。不过一般原则均为多休息,少食。伤食处理法则当辨寒热选择温里或清热,基本治法为消食、导滯,正气虚者当养胃、扶正。饮食原则为进流食,如白米、小米粥等。简易小儿推拿处理:伤食轻者家长可通过简易小儿推拿处理,方法为在腹部点揉天枢、建里、中脘各50次,复次揉腹部50次。配合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腹泻 苏恺给推荐止泻方

天气炎热,空调开得过大,一不留神,三岁的铮铮受凉后开始低烧腹泻,因为不适而哭闹不止,食欲不振。为此,爸爸妈妈很是担心,铮铮有药物过敏史,不敢随意用药,在江苏南京市妇幼儿童保健科中医门诊推拿健体的过程中,中医师苏恺给铮铮推荐一味名为“扁豆止泻方”的小验方,希望能对铮铮有所帮助。“扁豆止泻方”选材很简单,就是白扁豆。白扁豆性味是甘而微温,归脾、胃经,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暑湿吐泻,既是蔬菜,同时也有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免煎中药颗粒巧治小儿腹泻

笔者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换药每天换药1次,3 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本方选用了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的中药配伍组方而成。其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腹泻腹痛 扶正治方

小儿易感腹泻方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虚弱,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寒,均易引起腹泻。本病最易耗气伤液,重症者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证候;迁延日久不愈,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慢性疾患。故治疗在扶正的基础上,加以调理脾胃、利湿止泄。方用小儿易感腹泻方。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炒鸡内金3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巧治小儿功能性腹痛

小儿功能性腹痛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脐周间断性腹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自行缓解,呈周期性,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黏膜轻微炎症、内脏敏感性增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2.体内B内腓肽活件增高、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增加,导致肌痉挛等,最终导致腹痛;3.小儿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其钙摄人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主治小儿腹泻 小儿秋冬腹泻

治小儿秋冬腹泻方小儿秋冬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西药治疗副作用多,用中药内服加外敷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内服方:党参、茯苓各3克,白术、葛根各2克,藿香、木香、炙甘草、儿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一般3-5剂可愈。外敷方:肉桂、干姜、丁香各5克,共研细末,先用生理食盐水把患儿肚脐洗净擦干,再取上述药末1克把肚脐填平并稍加压,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治小儿腹泻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婴幼儿腹泻怎么办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大全

婴幼儿腹泻怎么办【病因与症状】婴幼儿腹泻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和 非感染性两大类。2岁以下婴儿,消化功能尚不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尤其容易发生腹泻。夏秋季节是病菌多发期,多种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可随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玩具、用品等进入消化道,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及病因不明引起的腹泻,称为消化不良。本症是婴幼儿时期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大便泄泻1周 消食和胃法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其常年都可发生,以夏秋多见。小儿因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薄弱,饮食稍多,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一感邪气,如感寒、受暑或伤食,又易引起泄泻等。其病因病机,或因感受外邪,或因内伤乳食,或因脾肾虚寒,均可使脾胃受病,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最后污秽下行而成泄泻。发病之后,易伤津耗液,如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