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小儿多动综合征 顾植山经验治方
小儿多动综合征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指征是智力正常,而在行为上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脑功能失调的表现。本病不仅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给患儿心智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会给患儿家庭带来种种烦恼。 顾植山认为本病的主要证型之一为阴虚火旺,涉及心、肝、脾、肾四脏。临床上该病除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多动外,多兼有健忘,形体消瘦,烦躁易怒,纳差,眠差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调肝理脾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脾为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肝 “贯 阴阳,统气血,居真元之间,握升降之枢” ,肝脾 二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肝脾功能的协调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功能正 常的关键所在。1 小儿肝脾相关理论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 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共济,共同将饮 食物消化、吸收,形成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而 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人体正常的 生理功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脱肛 中药有良方
临床治疗脱肛患儿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10岁;病程 1—8个月。 方法:五倍子50克,龙骨30克,冰片5克,将前2味药研细末加入冰片,混匀备用。治疗时先用花椒10克,白矾20 克,煎水熏洗肛门,坐浴5分钟。坐浴后将五倍子、龙骨敷于肛门周围,外复盖消毒纱布,丁字带固定。每日治疗1 次。同时予黄芪18克,甘草3克,每日 1剂,水煎服。上述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疗效:1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激素及中医药应用概况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 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发生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 男多于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 部位,其中累及消化道的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 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 便血 [ 1 ] 。笔者以腹型过敏性紫癜、激素、中医药治 疗为关键词,检索万方、CNKI 2011 年 1 月 ~ 2016 年3 月刊载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 激素治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脑瘫 中医疗法大全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简称脑瘫。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异常等。常致终生伤残,影响正常生活。 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中医学“五迟”、“五软”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肝肾亏虚:若肝肾精血不足则脑髓空虚,出现痴呆、失语、失聪、失明、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则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关节活动不灵、手足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指纹名词源流考
“小儿指纹” 是指3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 侧浅表络脉的形与色, 观察小儿指纹的变化可用来 替代诊寸口脉诊察小儿病情。 该方法为王超在 《仙人 水镜图诀》中首提, 从 《灵枢 ·经脉》手鱼际络脉诊 法演变而来。先秦两汉——小儿指纹发端《黄帝内经》 首提手鱼际络脉诊法, 并论述了络 脉诊法的原理, 认为百病之始生, 必先本于皮毛。 由 于络脉较浮浅, 脏腑经脉气血的改变, 常通过体表络 脉反映出来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新生儿梗阻性黄疸方
处方与用法:威灵仙、茵陈、郁金、枳实、茯苓各5克,水煎服,可适量加糖,不拘次数,少量多次服。功效:清热利湿,通利胆道,治新生儿梗阻性黄疸,全身高度黄疸,粪便灰白者。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幼孩嗜食 往往过度能容而不能化
在的家庭中,大部分只有一到二个宝宝,这可是真正的宝贝了,除开父母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围着他转,有的甚至还要加上一些阿姨之类的,这么多人一起照看,其中只要有那么一两个人觉得宝宝没有吃够的话,就要给他添加一些吃的,那么,宝宝就非常容易吃多了。虽然“能吃、能睡、能拉”是健康的三大表现,但是,这只是健康的表现而已,并不是具有这三条表现的人就一定是健康的。在医书中有这么一句“幼孩嗜食,往往过度,能容而不能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水痘经验
经验方:生石膏、银花各30克,紫草、元参、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用法:水煎2次,共取药汁共250毫升,分多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水痘患者116例,服药2~5剂,均获治愈。伴发热者均在服药1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贾六金善于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贾六金,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50余载,善于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病,疗效卓著。 方药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厚朴12克,草蔻仁12克,炒白芍15克,陈皮12克,干姜6克,肉桂6克,木香12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补虚缓中、平调阴阳。主治由脾胃虚寒引起的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亦称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任性冲动,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好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较多。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到青春期逐渐好转而痊愈,仅少数患儿仍留有轻重不同的多动和注意力涣散等症状。 本病属中医“躁动”、“健忘”、“失聪”等病证范畴。 辨证论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科疑难病 治则处方
王益谦(1918~2010年),江苏省名中医。王益谦生前理论基础扎实,临床上坚持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立法遣方,遵古而不泥古,因病施治,方随症转,灵活运用,对内儿科诸疾的诊治尤有独到之处。愚有幸跟随王益谦侍诊多年,口传心授,目睹不少疑难危重病例取得满意效果,兹择王益谦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曹宝宝,男,7个月。2004年9月1日首诊 。发热迁延五个月,先后在县人民医院、南京市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8
9
10
11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