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岳治疗一幼儿长期高热的医案

我国已故著名儿科专家王伯岳自幼秉承家学,医术精湛,在解放前即名噪一时,被誉为四川名中医的“小儿王”。  王老精通中医古典医籍,善于结合临床,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其治疗一幼儿长期高热的医案。  患儿孟某,男,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病例,病案号102924,住院日期1982年9月6日~1983年3月26日。  患儿因发热一周不退于1952年9月2日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儿童多动症 益智宁神汤

马融,男,1956年生,山东人,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审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及天津市药监局新药审评委员,中药保护品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流涎外治验方

取胆南星1克,吴茱萸3克。将以上两味药放微波炉里烘干,待冷,共研极细粉末,贮瓶备用。使用时,将药粉加少量面粉、少许米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小儿两足心(涌泉穴)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次敷12小时,次日清晨弃去。连用3-4次可获良效。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博恩献方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敷脐治疗小儿病三则

1.小儿感冒 葱白、苏叶、薄荷各适量,共捣烂如泥,敷于脐上,固定。具有发表散寒功效。2.小儿便秘大黄3 克,食盐4克,共捣细末,填于脐上,固定。具有润肠通便功效。3.小儿口疮(鹅口疮)黄连2克,吴茱萸1克,共捣细末,填于脐上,固定。具有清热化湿功效。 (马宝山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新生儿硬皮病(皮肤暗红 发冷)

【组成】韭菜60 克、米酒60 毫升。  【用法】韭菜切段炒熟加米酒拌匀,用纱布包好擦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1 次,7 天为1 疗程,可连用数个疗程。  【主治】新生儿硬皮病,皮肤暗红,发冷。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科病验方四则

1.小儿口腔溃疡取蛋黄油(用鸡蛋6~7枚煮熟,取黄炒黑压油)加珍珠粉1克,拌匀,清洁口腔后涂口腔溃疡处,每日3~4次。一般涂3~5次明显见效,2~3天可愈。  2.小儿水痘取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可治水痘、高热不退,一般服药数剂可愈。  3.小儿包皮水肿取生栀子50克(打碎),黄柏、地肤子、苍术各15克,白酒200克。将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急惊风 民间偏方快速有效

小儿急惊风是一种险症,发病突然,如不及时抢救,常致生命危险。此症内因于痰热积滞,外因于感受时邪、暴受惊恐。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抽搐,两目直视,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迫促,肚腹胀满,便秘尿赤,舌尖舐唇,甚至唇青而颤动,口吐白沫,脉多浮数,指纹青紫相兼。凡患儿临床出现高热啼哭无泪,目光直呆,拇、食指做交叉形,四肢逆冷,或昏沉嗜睡等症时,多为惊风之先兆。急惊风发作时可采用掐指甲法,常可立即生效,止住抽搐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孩子生病了中医来帮忙

本报记者 杜燕 采访专家 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张敏涛 副主任医师一到冬天,孩子感冒发烧似乎就成了“家常便饭”,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妈妈们的本能反应是:吃点消炎药,或者马上拿出家庭医药箱给孩子找退烧药吃。其实,当孩子生病的时候,还可以找中医帮帮忙。感冒发热——内外兼治方法多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张敏涛主任介绍说,很多家长认为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就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孩子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时就一定要用消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手足口病病因病机探讨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温病中“温疫”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末夏初为其主要流行季节。尽管全国各地高发季节不同,但都在本地区处于温润多雨多风的季节发生,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反映出其发病与热、湿有关。回顾分析手足口病早期症状,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可伴有咽红、流涕、咳嗽、纳差等,舌边尖红或舌红,舌苔薄白、或薄黄、或黄腻,脉浮数等温热挟湿疫毒侵袭肺卫症状为主。因此,中医认为此病由温热挟湿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中医聊小儿保健脏腑娇嫩

按照古人的思路打比方,脾土是母亲,肺金是孩子,母亲出了问题,孩子一定也会不足。放到小朋友身上,如果脾很弱,肺一定受伤害,孩子脾胃不好,肺一定不好。所以,给孩子的食品,要尽量天然,尽量多样,同时必须均衡适度,这是原则。  今天开始,要从中医角度聊聊小儿的生理特点。有人说孩子就是缩小的大人,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孩子并非简单的缩小的大人,孩子有他自己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小孩从生下长到十来岁之前是自己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老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

陈昭定,全国第三批老中医经验继承学习班导师,北京京海中医医院顾问、首席专家,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医特聘专家,北京金童阳光抽动症研究所顾问。陈老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3~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缩鼻子,摇头,耸肩,秽语,喉内发声以及腹部及肢体不自主抽动等等。一、分型治疗根据患儿临床表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久咳癫痫饮食

孩子一到冬季,就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经治疗后炎症消除了,但咳嗽却总不消失,这让家长很头痛。此时,家长应看看孩子的饮食情况,注意以下禁忌:一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因过多进食寒凉食物,会伤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聚湿生痰,加重咳嗽。二忌肥甘厚味食物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黏稠,不易咳出。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三忌鱼、虾、蟹咳嗽需忌“发物”,不宜吃鱼、虾、蟹,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