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小儿惊风 山东名医治方
山东名医治小儿惊风(食积郁热)方:处方:薄荷、淡豆豉、黄芩、栀子、连翘、桔梗、浙贝母各4.5克,牛蒡子、玄参、神曲各6克,甘草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送服紫雪散。功效主治:解表消食,清热熄风。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中医辨证属食滞外感,热动肝风型。小儿乳食积滞,郁而化热,复感风寒而发惊风。症见突发高热,咽赤肿痛,腹胀拒按,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嗳气酸腐,时时惊惕,甚则昏迷、抽痉,苔厚腻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推拿清热养心
从先秦时候开始,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变化,发现一年中总有一天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后来,人们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夏至15天内共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作为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也正值麦收的时节,在古代被纳入了祭神礼典。同时夏至也属于中国民间的重要节日,到如今仍然有一些地方会用当地的民俗习惯来过夏至节。《恪遵宪度抄本》里说到:“日北至,日长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疑难脑病 中医综合疗法治解颅
李省让 刘玉堂 西安脑病医院张某某,男,出生后16天,湖北人,2012年12月16日就诊。主诉:头大伴吸吮困难,反复抽搐16天。病史:该患者系双胎老二,32周早产,出生时体重1300克,有产后窒息史,生后至今,头颅大,吸吮无力,反复癫痫样抽搐,每日发作14~15次,每次持续数秒钟,哭泣声微弱。今为求中医综合治疗前来我院求诊,现症见:头大,吸吮无力,反复癫痫样抽搐,每日发作14~15次,每次持续数秒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流涎症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以液为涎;脾气虚弱,固摄失职,水液不循常道而从口中流出以为涎。方中白术、山药、黄芪健脾益气;猪苓、泽泻健脾渗湿,使水道通调,水液循其常道;益智仁摄涎止唾。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摄涎止唾之功,故而取效。治疗方法:采用自拟摄涎汤,药物组成:猪苓4克,茯苓6克.白术9克,泽泻6克,益智仁9克, 山药12克,黄芪12克(药物剂量为4岁患儿剂量,随年龄及体质酌情增减)。加减:纳差加焦三仙、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从中医角度解读育儿七不责
育儿“七不责”出自明代思想家吕坤的《呻吟语》:“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七不责”是中国古代育儿的智慧体现,其与中医脏腑情志理论也紧密相关,现解读如下。对众不责 在公共场合不要责备孩子。应时刻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公开责备会使孩子心情压抑、气机郁滞,产生自卑心理。当众责备,更会使这种不良影响加倍,甚至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孩子换牙期的问题 该怎么办?
孩子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但换牙期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问题一乳牙滞留或早失乳牙滞留或早失是换牙期最常见的问题。恒牙已经萌出,而所替代的乳牙尚未脱落,这种情况称为乳牙滞留,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常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移位,导致缺牙间隙变小,恒牙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自制“治疗奶”缓解幼儿不适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身体发育会不断增长,这时要给孩子及时添加辅食。但当孩子患了消化不良或肠炎等疾病时,又需要对饮食作相应的调整。这时可对牛奶作一些处理,配制成“治疗奶”,可帮助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现介绍几种常见婴儿疾病的“治疗奶”做法。腹泻——脱脂奶。脱脂奶适于腹泻婴儿,可连用3-5天。不能用于正常或患其他疾病的孩子,以免造成小儿营养不足,导致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制法:将牛奶煮沸,放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流口水 失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处方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32载。1997~2000年作为学术继承人参加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教育项目,师从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乃庚主任,2009~2012年参加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学习,通过重温经典、临证跟师、结合临床实践,深知临证详察四诊,于细微之处撮其本的重要性,尤其对儿科疑难杂病论治更是如此,现将笔者三十多年来治疗儿科疑难杂病数则搜集整理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三位一体”综合方法治脑积水案
□ 李省让 刘玉堂 西安脑病医院张某,男,出生后16天,湖北人,2012年12月16日就诊。主诉:头大伴吸吮困难,反复抽搐16天。病史:该患者系双胎老二,32周早产,出生时体重1300克,有产后窒息史,生后至今头颅大,吸吮无力,反复癫痫样抽搐,每日发作14~15次,每次持续数秒钟,哭泣声微弱。今为求中医综合治疗前来我院求诊,现症见:头大,吸吮无力,反复癫痫样抽搐,每日发作14~15次,每次持续数秒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补脾摄血治紫癜验案
验案:马某,男,12岁。双上肢远端、大腿、小腿、踝足部较密集的紫红色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20余日。外院诊为过敏性紫癜,经西药常规治疗,当时紫癜有所消退,但过后不断反复再现。诊见其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述其肢体倦怠乏力,纳差,舌质淡苔白,脉弱无力。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均无异常。辨证:脾气虚弱,固摄无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滞于皮下呈现紫红色瘀点瘀斑。治以补脾益气摄血,佐以化瘀消斑。处方:党参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秋冬孩子抵抗力下降 有哪些预防方法
进入11月份后,秋冬季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儿童容易受凉,加之低气温是病毒繁殖的适宜条件,可造成病毒大量繁殖,如果孩子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反复感冒以及罹患流感。目前儿科门诊中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患儿明显增多,在今年新冠疫情的笼罩下,“谈热咳色变”,家长也避讳带孩子来医院就诊,那么,为了尽量避免在此时期生病,除了注射疫苗,我们还有哪些预防方法呢?三分饥与寒入秋后天气一天天变凉,为了避免孩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中医药文化传播要与时俱进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与文化传媒领域的重要传播途径。“讲好中医药故事,树立中医药良好形象”是目前中医药宣传工作的重点。在网络化大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时代对中医药文化产业所带来的优势,既要发挥广大中医药院校的教育作用,又要开创新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手段,在普通老百姓中传播、传承、建立起密切的群众基础,适应新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才能将中医药文化延续。如今,形式多样的游戏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15
16
17
18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