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儿科名医徐小圃学术经验
徐小圃(1887-1959),上海人,近代著名中医儿科大家。他出身中医世家,尽得其父杏圃公之传。崇尚仲景之学,融汇各家之长,熟谙北宋以来中医儿科典籍,汲取钱乙、陈文中、陈复正等各家精髓,借鉴温病学及诸家经验,汇通儿科寒温两大学派,并在临证中将之发展、完善。 儿科疾病以外感居多,徐小圃在应用麻黄、桂枝及诸寒凉药驱邪的同时,认识到正气的重要,故在临证时处处顾护阳气;阳气虚衰之象初现,即尽早应用附子等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科名医徐小圃 四诊合参 分期论治
徐小圃擅长望诊,对于钱乙、夏禹铸等的“望面色,审苗窍”深有体会。极重视切脉,主张辨证识病必须脉证相参,反对“小儿气血未充,脉无可诊”之说。强调诊小儿必须切脉。 强调医者应具有既病防变的全局观。小儿疾病传变尤为迅速,故应先期采取措施,防止病邪内陷,并时时顾护阳气。 四诊合参辨证严谨 儿科古称哑科,诊断时全赖医者的细心观察。徐小圃审证察色一丝不苟,望闻问切更具独到之处。他诊病边问病情,边望神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方
处方:黄芪、淫羊藿各15克,桂枝、钩藤,甘草各6克,白芍、当归、桑寄生各9克,生姜3克,大枣5枚。加减:患肢浮肿者,加苍术9克,黄柏、宣木瓜各6克。用法:水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 2天服1剂,分6次饭后服,每日3 次。另取紫石英适量,水煎温洗患肢,每日洗2次。功效:补肾益气,祛风柔筋。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高孝仁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孩子口角炎
许多宝宝从小就有舔嘴唇的习惯,尤其是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因为不适,他们会舔得更加厉害,口角炎也会随之而来。近期,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因口角炎前来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绝大多数孩子就诊时口角部位出现潮红、起疱,严重的甚至发生糜烂、裂口、结痂等症状。 该院皮肤科马小玲主任说道,嘴唇的润滑是依赖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来维持的,在正常情况下嘴唇一般不会发生干裂。但由于南京冬春季节气候干燥,皮脂腺分泌会减少,成人尚且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麻痹症的饮食护理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不能配合医生进行功能锻炼.会落下后遗症,如肌肉瘫痪、挛缩、萎缩,躯干和四肢畸形。加强患儿的家庭护理.是促进康复.减轻或减少后遗症的重要措施.其中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在饮食上要求高蛋白、高营养.以促进关节、肌肉功能的恢复.如鸡蛋羹、面片汤、小米粥、肉末粥、水果、蔬菜等。还可适当吃一些红小豆、冬瓜汤、白米饭、红枣粥、枸杞粥等。患病期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介绍几款小儿麻疹食疗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主要发病季节,患者多为儿童。下面介绍几款小儿麻疹食疗方: 香菜汤:香菜适量,将香菜洗净切段,加水煎汤,乘热置患儿鼻旁熏,并同时蘸汤热拭颜面及颈项,可促使麻疹透发。每日1~2次。能驱风通窍。适应于小儿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透而复没。 四味芦根茶:芦根30克,鲜萝卜120克,葱白7个,青橄榄7枚。将上4味加水煎汤,代茶饮用。每日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穴位推、拿、揉、捏治疗小儿发热
发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很多急慢性疾病均有发热的症状。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立即就给予退热药、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有的家长认为用抗生素就能退热。但是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只能杀灭或抑制若干特定的菌种,且对病毒无效,如果盲目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逐渐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且易发生“二重感染”。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根据患儿发热证型﹙外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自闭症中医外治有疗效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又称世界孤独症日。随着对自闭症的研究和对临床治疗的探索.许多辅助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其中也包括了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常用外治疗法。针刺头部穴位我国历代医学文献对于经络与头的关系早有记载,如《灵枢· 邪气藏脏病形篇》中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经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空窍就包括颅脑和脑髓,《针灸大成》中称“首为诸阳之气,百脉之窍……百脉皆归于头”,说明全身经络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中医调理儿童亚健康
成人有亚健康,孩子也有亚健康吗?“也有,只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刘素文说,孩子的亚健康状态不容忽视,可能影响到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导致孩子的身高体重不达标、容易感冒、长期咳嗽、反复扁桃腺炎及哮喘反复发作等。 什么是儿童亚健康 “好东西都给孩子吃了,为什么他还是这么瘦,还总是生病?”好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刘素文说,这就是亚健康状态,儿童脱离母体6个月后在母体中吸收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女童性早熟 辨证处方 中医传统理论
王某,女,7岁,2013年3月18 日初诊。 主诉:双侧乳房胀痛,不可触按21天。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在某省儿童医院检查:睾酮小于0.025ng/ml;左卵巢内见4个直径大于4毫米的卵泡,右侧可见3个大于4毫米的卵泡,双侧乳腺回声减低区。 刻诊:患者月经尚未行,平素易生气发怒,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辨证:肝郁化热,气滞痰凝。治宜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6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陈昭定分型辨治儿童多动症 安神定志汤基本方
陈昭定,男,1938年生,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曾两次参加援外医疗队,获原卫生部荣誉奖状。曾任北京中医学会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及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和科研工作50年。擅治小儿发热、咳喘、霰粒肿、厌食、腹痛、腹泻、紫癜、遗尿、多动及抽动症等。 首都医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又称肠痉挛腹痛、痉挛性肠绞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其临床表现为健康的小儿突然发生以脐周为主的阵发性、间歇性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严重者可就地翻滚。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腹痛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日。在腹痛时观察腹部,多见肚子鼓起,但用手触之感觉柔软,没有固定压痛点,也没有包块。腹痛常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19
20
21
22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