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冬季小儿咳嗽食疗法
冬季咳嗽原因:冬季常可使宝宝的咽喉、鼻腔有干燥之感,燥之邪更易通过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而侵犯入肺,所以冬季咳嗽以燥性咳嗽为主。冬季的燥咳,有温爆与凉燥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有少量粘痰等;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有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咳嗽等症状。 咳嗽食疗很有效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运用振腹推拿法治疗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范畴,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交际及言语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少数可伴有智能障碍。目前尚无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物。总体以教育训练为主,有需要时兼用西药辅助治疗可缓解部分症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利用振腹推拿手法,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形气神三者同调为特点,从调理气机入手,濡养形体、调和五脏,从而达到调神的目的,在儿童自闭症的治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防治小儿冻疮 小娃娃打呼噜
丹丹5岁了,平时身体各方面都还好,但一到寒冷的冬季,耳朵总会发生冻疮。由于奇痒难忍总会不自觉地去抓挠,造成冻伤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而出现溃疡、流黄水等。冻疮以儿童最多见,好发于四肢肢端、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主要症状有: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甚至遗留疤痕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婴儿便秘食疗123
宝宝两天没有便意,吃不下,睡不安,妈妈一定心急如焚 面对宝宝便秘,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听听其他妈妈的经验吧! 喝杯苹果胡萝卜汁 我家宝宝便秘的时候,我就亲自动手给他制作苹果胡萝卜汁,苹果胡萝卜汁不但美味,而且是最好的促进排便的食物。 只需选择2个胡萝卜、1个大的苹果,洗净,先将胡萝卜榨汁,然后再将苹果榨汁、混合、搅拌,并立即饮用。便秘明显时,一天饮果汁两次,每次20毫升,不加水、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经方在儿科中的应用
何为经方?《辞海》曰:“经方,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本文所说“经方”就是医圣张仲景书中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其中“简”主要是指药味少。文献研究指出《伤寒论》有方112首(有说为113首),《金匮要略》有262首,共计374首,除去重复,共计178方。其中1味药的方有14首(如矾石汤方、雄黄薰方、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多法并施使脑瘫儿行走自如
荔某,男, 2岁,陕西省眉县人。2013年6月17日就诊。病史:患儿在母孕40周时,因其母子宫畸形,行剖宫产,产后哭声低,出生体重2900克。患儿早期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家属未予重视。1岁6个月时因不能独站及行走,扶站时双下肢无力,双足外翻,言语简单,在西安某医院就诊,头颅MRI示脑白质发育不良,诊断为脑性瘫痪,在当地间断康复训练至今,少有效果而求诊于我院。刻下症见反应差,流涎,言语简单,毛发萎黄稀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内外分治小儿疳积
疳证的“疳”的两种解释:其一为“疳”就是“甘”,这是因为本病起先多是由于过食甘而致。这是从某个侧面,对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其二是“疳”有“干”的含义,这是因为本病会出现消瘦、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等临床表现。疳积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吸收功能长期障碍,脏腑失养,气液干涸,形体消瘦,饮食不养肌肤,影响生长发育,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患。本症多见于 3岁左右的幼儿。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形体干枯赢瘦,气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疏风解表法是儿科的首法
小儿脏腑柔嫩,形气未充,年纪越小,脏腑柔嫩的体现就越突出。一旦调护失宜,外则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内则易为饮食所伤,故简单生病。小儿“脾常缺乏,肝常有余”,所以小儿感触风邪后,易夹痰、夹滞、夹惊等兼证。中医儿科肺系病证的医治,“疏风”非常关键。疏风解表法是儿科的首法风为外感病证的先导,风邪易伤卫表,使卫气的开阖失司,引发外感疾病,故解表必须疏风。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所谓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承气作散 善通积滞
小儿食积便秘很常见,孙浩老中医采用外治法治疗,既能解决问题,又无吃药之苦。其中,常把承气汤做散来用。方名:承气散。组成及用法:芒硝6克,厚朴5克,枳实5克,生大黄6克,上为1次量,共研为末。摊于10cm×10cm的3层纱布上,敷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绷带裹腹,上用热水袋(温度适中)温熨敷药部位约15~20分钟,俟肛门排气排便后去之,拭净皮肤即可。功用:宽中导滞。主治:小儿积滞诸症。病案:李某,男,2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稗子可治小儿疳疾
小儿疳积病是一种慢性病,在5岁前的儿童中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面黄肌瘦,食欲差,消化紊乱。小儿疳积病多因喂养不当,或因其他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民间有人用稗子草治小儿疳积,确有良效。稗子草长于农田或野地里,也是一种中草药,它性微寒,微苦,微涩,味甘、辛,无毒,入肝经;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作用。取干的整株稗子草50克,用水充分浸泡湿润后,置于陶砂器皿中,加水500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多动症之根本在肾虚 枢纽在肝旺
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思路探讨儿童多动症, 西医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 是儿科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 注意广度缩小, 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 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1]。西医常用盐酸哌甲酯治疗本病, 起效快、效果满意, 但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行知堂”推“小儿健康中医托付”方案
近日,有中医医疗机构针对孩子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作出了新的尝试:在减轻家长带孩子看病负担方面提出了一项名为“小儿健康 中医托付”的全新解决方案。“小儿健康 中医托付”方案是北京行知堂中医诊所推出的一项针对0~12岁儿童常见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该诊所董事、总经理姚遥表示,“小儿健康 中医托付”方案可有效降低普通家庭就医难度,让家长不必考虑反复就医的费用问题;同时,也方便家长与医生及时沟通并获得专业的指导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20
21
22
23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