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婴儿硬肿症方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皮肤出现硬肿,一般先发生于小腿、大腿,逐渐发展到臀部、腹部、上肢,严重的波及全身,皮肤颜色可呈暗红色,皮肤冰凉,体温常降至35后以下,呼吸困难以致少吃,哭声低弱或不哭,肢体少活动或不动,反应差,可并发败血症、肺炎,临终时常有肺出血(口吐鲜血)。处方与用法:红参50克,水煎取汁 150毫升。每次口服10 毫升, 日5次(以上为 3天量)。 功效:大补元气,补气生血,温运阳气,治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亚健康状态 中医调理办法多
成人有亚健康,孩子也有亚健康吗?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刘素文介绍,孩子确实也有亚健康,只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常常影响到其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从而使孩子身高体重不达标,容易感冒,长期咳嗽、反复扁桃腺炎、哮喘反复发作等,因而孩子的亚健康不容忽视。什么是儿童亚健康“好东西都给孩子吃了,为什么他还是这么瘦,还总是生病?”好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刘主任说,这就是亚健康状态,儿童脱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幼儿自汗症 食疗调理好
自汗症为幼儿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不因天热、不因活动而自然汗出不止。其发病主要气虚卫外不固或气阴两虚所致。采用食疗法调理,幼儿易于接受,且收效良好。 因气虚卫外不固所致者,除常见自汗出外,且多伴有面色萎黄无华、神倦乏力、畏寒喜暖。治疗宜益气固表。黄芪粥:黄芪20克,白术5克,大红枣10个,粳米50克。先将黄芪、白术水煎取汁适量,然后加入粳米、大枣煮成粥,加白糖调味,代早餐食。芡实粥:芡实30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顽咳 小儿顽固性多汗 小儿紫癜方
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方处方:自茅根、生地各12克,金 银花、小蓟各10克,丹参、紫草、丹 皮、茜草各6克,桃仁5克,防风3 克。瘙痒者,加荆芥穗、蝉蜕各6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疹退后可 用生地12克,芡实、鸡内金、自茅 根、连翘各10克,丹皮、赤芍各6克 水煎常服,以防复发。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辨 证为血热型,症见初起疹高于皮面, 色淡红,随后变为深红色,多见于下 肢,出没无常,伴关节疼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吴茱萸外敷治小儿斜疝
小儿斜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如肠子)从腹股 沟薄弱处突出,有时会进入阴囊,引起疼痛不适的疾病。中医认为小儿斜疝是肝肾不足,中气下陷, 常因哭闹用力或寒凝气滞而诱发。采用中药吴茱 萸外敷治疗疗效较为明显。将吴茱萸研成粉末备用,使用时先将疝块回纳 至腹股管皮下环,再将适 量吴茱萸粉以醋调敷环口及四周,环口上压直径2厘米左右的硬币一枚,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 (鲁露)吴茱萸详解 其他名称:吴萸 左力 辣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主治小儿多动症 恬静散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仪征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 孙浩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尽得薪传,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将其“运脾法”充分运用于临床。临证擅治内儿科杂症,尤专脾胃系和肺系疾病的诊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腮腺炎
【简介】腮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怕进酸食。包括发热,颈、颌下、耳前唾液腺肿胀、疼痛。【便方1】鲜紫花地丁根二根,洗净切碎,用鸡蛋2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处方2】大青叶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黄柏30克,芙蓉叶30克,黄连30克,大黄30克,胆矾30克,五倍子30克,樟丹30克,明矾3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蜜混合调匀,备用。使用前先以温水洗净患部,并据患部肿块大小适量外敷药膏,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赵心波在儿科疾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赵心波,男,1902年~1979年,北京人,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儿科专家,兼攻内科疑难杂症。历任华北国医学院儿科实习教授,北京市中医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理事等职务。在临证上,他既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又注重摸索疾病的治疗规律,擅长以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小儿传染病与发热性疾病,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调治小儿脾胃疾患等方面多有独到之处,效果显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食症
葱白100克,食盐500克。食盐放锅内炒以炸花为度,放入葱白拌匀,毛巾包好,趁热敷脐上(防止过热烫伤)。每日1~2次。 前葱白10根,切成碎状分成3等份,放入锅内炒热,布包,待温度适宜交替熨脐,每日1~3次。 炎熟地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茯苓20克、泽泻6克、怀牛膝20克、当归9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赤芍12克、丹参20克、川芎8克、生薏米30克、蒲公英30克、红花3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大脑发育不全 中医典型案例
儿童大脑发育不全属于先天性小儿疾患,多因胚胎发育不良、脑神经中枢感染、颅脑外伤或药物使用不当等造成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语言、智力障碍及深浅感觉障碍的异常表现。发病年龄1~10岁儿童多见,智力低下,语言思维表达能力差,记忆力差,咬字不清,或伴有抽搐癫痫等发作病史。本病属于中医之“五迟”“五软”等范畴。中医认为,儿童大脑发育不全与心、肝、脾、肾脏腑功能低下,气血亏虚,精髓不足有关。补肾益智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六神丸3天内治好腮腺炎
治腮腺炎先将六神丸研成细末,与仙人掌按1:2比例同捣如泥状,加少许风,油精及凡士林调匀,取适量药糊涂敷患处1日3次,一般3天内康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多动症治疗方法中医验方
小孩多动症【病因与症状】儿童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 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尤其早产儿多见。多在学龄期发病,其病因有人认 为与难产、早产、脑外伤、颅内出血、某些传染病、中毒等有关,也有人认 为与环境污染、遗传等有关。中医认为心脾两虚、肝阳上亢、湿热内蕴是其 主要病因病理。小儿多动症多从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睡眠差、喂食困难。 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27
28
29
30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