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小儿惊风偏方
【简介】因为小孩的神经系统调控抑制和兴奋的能力比大人弱得多,因此一遇有感染、高热等病症时即会抽风,常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治法】1 [药物] 鲜薄荷叶10-20片。 [制法] 将上药浸泡于热水中数分钟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水温适中时,洗擦患儿。用于急惊风。 [出处] 《小儿外治疗法》。2 [药物] 薄荷油1-2滴。 [用法] 用温水半面盆,加入簿荷油1-2滴,搅匀,给患儿洗擦周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湿疹治疗三方
【简介】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治法】1 [药物组成] 白芷25克,枯矾25克,白及25克,硫磺25克,黄柏25克。 [适应证] 小儿湿疹。 [ 用法 ] 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如湿疹未见流水或馈烂时,将药末用麻油或菜油调为糊状,涂擦患处;如已渗出溃烂时,可单用药末直接均匀地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如病情较重可每天换药2次。换药时先用2%硼酸水或温开水清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失眠简单食疗治疗方
【简介】儿童失眠,往往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疾病所伤,逐渐形成偏盛偏衰的体质,进而演变为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以肾阴不足为本,虚阳浮亢,心肝火盛为标,从而发生失眠。用药物治疗失眠,往往对孩子的肝肾功能有影响,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治法】向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行的食疗方:【制法】酸枣仁30克,用纱布包好。鸡蛋一个,花生10颗,红枣6个。将水烧开,打荷包蛋,放入红糖,依次放入花生、红枣。然后将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六神丸3天内治好腮腺炎
治腮腺炎先将六神丸研成细末,与仙人掌按1:2比例同捣如泥状,加少许风,油精及凡士林调匀,取适量药糊涂敷患处1日3次,一般3天内康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食症
葱白100克,食盐500克。食盐放锅内炒以炸花为度,放入葱白拌匀,毛巾包好,趁热敷脐上(防止过热烫伤)。每日1~2次。 前葱白10根,切成碎状分成3等份,放入锅内炒热,布包,待温度适宜交替熨脐,每日1~3次。 炎熟地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茯苓20克、泽泻6克、怀牛膝20克、当归9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赤芍12克、丹参20克、川芎8克、生薏米30克、蒲公英30克、红花3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腮腺炎
【简介】腮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怕进酸食。包括发热,颈、颌下、耳前唾液腺肿胀、疼痛。【便方1】鲜紫花地丁根二根,洗净切碎,用鸡蛋2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处方2】大青叶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黄柏30克,芙蓉叶30克,黄连30克,大黄30克,胆矾30克,五倍子30克,樟丹30克,明矾3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蜜混合调匀,备用。使用前先以温水洗净患部,并据患部肿块大小适量外敷药膏,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吴茱萸外敷治小儿斜疝
小儿斜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如肠子)从腹股 沟薄弱处突出,有时会进入阴囊,引起疼痛不适的疾病。中医认为小儿斜疝是肝肾不足,中气下陷, 常因哭闹用力或寒凝气滞而诱发。采用中药吴茱 萸外敷治疗疗效较为明显。将吴茱萸研成粉末备用,使用时先将疝块回纳 至腹股管皮下环,再将适 量吴茱萸粉以醋调敷环口及四周,环口上压直径2厘米左右的硬币一枚,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 (鲁露)吴茱萸详解 其他名称:吴萸 左力 辣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幼儿自汗症 食疗调理好
自汗症为幼儿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不因天热、不因活动而自然汗出不止。其发病主要气虚卫外不固或气阴两虚所致。采用食疗法调理,幼儿易于接受,且收效良好。 因气虚卫外不固所致者,除常见自汗出外,且多伴有面色萎黄无华、神倦乏力、畏寒喜暖。治疗宜益气固表。黄芪粥:黄芪20克,白术5克,大红枣10个,粳米50克。先将黄芪、白术水煎取汁适量,然后加入粳米、大枣煮成粥,加白糖调味,代早餐食。芡实粥:芡实30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婴儿硬肿症方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皮肤出现硬肿,一般先发生于小腿、大腿,逐渐发展到臀部、腹部、上肢,严重的波及全身,皮肤颜色可呈暗红色,皮肤冰凉,体温常降至35后以下,呼吸困难以致少吃,哭声低弱或不哭,肢体少活动或不动,反应差,可并发败血症、肺炎,临终时常有肺出血(口吐鲜血)。处方与用法:红参50克,水煎取汁 150毫升。每次口服10 毫升, 日5次(以上为 3天量)。 功效:大补元气,补气生血,温运阳气,治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哮喘单方
处方与用法:石韦30 克,水煎代茶,加冰糖30 克,温晨,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肺平喘,对小儿哮喘有较好的效果。 (镜一州)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脑积水方
处方与用法:熟地、山药、鹿角胶、牛膝、茯苓、黄精、茺蔚子、猪苓、丹皮、车前于、肉苁蓉各15克,当归10克。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2克,早晚各服 1次。3个月以内每次半丸,3个月以上每次1丸。半年为1个疗程。一般需坚持服用3—4个疗程。 功效:补肾养脑,利水益聪,主治小儿脑积水症.表现为发热、嗜睡、呕吐,并伴有智力差、反应迟钝、发育不良、囟门饱满迟闭等。本病为难治性病症,应先查明原因,对因治疗,多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柴胡液滴鼻可退热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病毒也开始繁衍,头痛、体痛、发热的病人逐渐增多。大家都认为退烧以口服药物为佳,其实通过鼻腔给药,不仅可避免胃肠消化液和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而且生物利用率高,药物吸收快,作用强,使用还很方便。当体温超过 38.5℃以上时,可取柴胡注射液适量,放入摘鼻器中,每个鼻孔滴4 滴,一般滴后30分钟至1小时开始退热。 (陈南风)·拍小臂可退热·高热惊搐用(防风退热汤)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1
2
3
4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