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肺炎、咳嗽 (小儿婴儿感冒)
小儿感冒(包括婴儿)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糖服下,一日二次,2天可愈。肺炎、咳嗽取鲜藕汁半两,蜂蜜半汤匙,芝麻油3滴,起搅匀,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2~3天,疗效极佳。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亚健康儿童盛夏起居调护
正值盛夏来临之际,天气炎热,汗出较多。人们都在想方设法,避暑纳凉,以求平安度过夏暑。小儿具有生命力旺盛而又机体嫩弱的双重性特点,体质较成年人弱,易于为暑热之气所伤。同时,小儿具有胃肠薄弱而又“乳食不知自节”、肌肤嫩薄而又“寒暖不知自调”的生理特点。其穿衣吃饭皆被动地依赖家长和保育人员。若一旦调护失宜,则易于生病。目前,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娇宠过度的现象十分普遍,从而产生大量亚健康儿童。亚健康儿童更易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百日咳(及婴儿气喘)
用1只大蒜头,去皮后把蒜头捣烂加入三钱白糖,过30分钟后用滚开水一两冲入,再去渣服汁,1日2次,2天可愈。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中和康贝儿童阴虚体质调理技术
【原理】中和康贝儿童阴虚体质调理技术是结合中药外用药油,运用独特的推拿手法,在儿童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进行推拿调理,并对指定穴位进行敷贴,搭配滋补阴气的食疗方,达到养阴生津,润肺益胃的目的。【适用人群】手足心热、面颊潮红,大便干结,小便黄,喜冷饮,性情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功效】养阴生津,润肺益胃。其他调理技术还有:中和康贝儿童亚健康阴虚质推拿调理技术中和康贝儿童亚健康气虚质推拿调理技术中和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生姜汁治小儿疝气(小肠气)
用生姜汁五钱,先给患儿洗澡到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一日2次,连用3到4天,以后不再复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健脾开胃喂鱼鳅串汤汁
鱼鳅串又叫路边菊,医书里多称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全草。入药可晒干,备用。本品味辛苦性寒,无毒,入肝脾经。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野草。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化食消胀等功效。鲫鱼具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温中下气等功效。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肉嫩味鲜,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常食可增强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手足口病 防治中药医处方(EV71型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EV71型病毒感染)中医药处方:芦根10g、金银花6g、生甘草3g、淡竹叶3g,用水煎服,一日2次连续服用7天至10天。三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3岁-6岁可服用本剂量;六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中医主张小儿疝气内外兼治
小儿疝气有腹股沟斜疝、脐疝之分,凡腹内脏器沿着腹股沟管斜行而自其外环突出者为腹股沟斜疝,凡自脐环突出者称为脐疝。中医认为本病与先天气虚、后天失养、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主张内外兼治,中医外治法有一定疗效。方一 蓖麻子7粒,去壳,加米饭或面粉适量,共捣为丸,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左疝取右,右疝取左,两疝共取),纱布胶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天。方二 白胡椒3克,研末,分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处,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消化不良(成人消化不良同)
用鸡内金 (鸡肫皮)四两炒黄后,磨成粉末,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半汤匙(约2钱)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夏季天气炎热 进行夏季幼儿保健
夏季天气炎热,幼儿抵抗力差,脏腑娇嫩,又喜好户外运动,稍不注意,极易生病,延庆县中医医院儿科医师提醒家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夏季幼儿保健。多喝白开水 夏季过多摄入汽水、果汁、可乐等含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除了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引起超重和肥胖。喝白开水对健康最有益,白开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饮食营养均衡 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需求量较大,夏日饮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寒气滞疝痛 小儿阴茎糜烂
【组成】硫黄9 克、艾叶6 克、曲酒适量。 【用法】前2 味布包入酒煮热,乘热熨患儿小腹痛处,每日3 次,每次20~30 分钟,连续熨3~5 日。 【主治】小儿寒气滞疝痛。 【组成】蚯蚓粪、葱涎。 【用法】调和涂患处。 【主治】小儿阴茎糜烂。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多动症 腮腺炎方
治小儿多动症方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生地、茯苓、钩藤、石菖蒲各lO克,远志4 克,琥珀(研粉分3次吞服)1.5克。若心烦欠眠者,加龟版、百合、熟地各10克;若形寒肢冷者,加黄芪10克,鹿角1 克;若胸闷食少者,加法半夏、炒山楂各 10克;若人便秘结者,加火麻仁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半个月为1 个疗程。主治.小儿多动症,特征是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等。据报道,经本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1..
«
31
32
33
34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