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黄散加减治小儿口流涎 流口水

文仲渝主任医师是重庆市名中医,儿科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全国第五、第六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文仲渝从医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笔者跟师临证中治疗滞颐验案介绍如下。滞颐是指小儿口中涎液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病,俗称流涎、流口水。其病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滞颐候》。书中记载:“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按摩的成效 小儿按摩注意事项

现在,小儿按摩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现已走进我们的视界,许多妈妈都会给孩子做小儿按摩,但许多妈妈有疑问:小儿按摩究竟好不好呢?有没有什么副效果?以下向各位妈妈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儿按摩小儿按摩亦称“小儿按摩”,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按摩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色,在儿童体表特定的穴道或部位施以方法,以防病、看病的一种中医外医治法(物理疗法),其具有益智、增进胃口、滋长、增强免疫功用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方中用灶心土炒鸡蛋壳及大米,加上焦白术,取其入脾、胃经,温中燥湿收敛,且能补脾阳,用党参,茯苓,陈皮补气行气以健脾,使脾阳得复,脾气得健,此外,用炒谷芽、五谷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自制紫草油治疗婴儿皮肤褶皱处红肿

由于婴儿皮肤娇嫩, 易受细菌感染, 特别是皮肤褶 皱处, 不易透气且容易积蓄汗液和皮肤的代谢物, 如果 不能得到及时的清理, 容易引起皮肤红肿, 严重者会发 生溃烂。在湿热季节,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及肥胖婴儿的 皮肤褶皱处易多发红肿。笔者结合传统紫草油制备工 艺和橄榄油的特点, 将紫草油的制备工艺简化, 方便自 制应用。1  紫草油的制备① 取新疆紫草2 0g , 粗粉碎, 用两层纱布包裹后装 入玻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名方及经验方医治

郑启仲,男,1944年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我国中医科学院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全国先进作业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四、五届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临证擅用经方、名方及经验方医治小儿时行疾病、心肝病证、肾病及疑难杂症。组成:炒僵蚕6克,蝉蜕6克,广姜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多动症之根本在肾虚 枢纽在肝旺

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思路探讨儿童多动症, 西医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 是儿科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 注意广度缩小, 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 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1]。西医常用盐酸哌甲酯治疗本病, 起效快、效果满意, 但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疏风解表法是儿科的首法

小儿脏腑柔嫩,形气未充,年纪越小,脏腑柔嫩的体现就越突出。一旦调护失宜,外则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内则易为饮食所伤,故简单生病。小儿“脾常缺乏,肝常有余”,所以小儿感触风邪后,易夹痰、夹滞、夹惊等兼证。中医儿科肺系病证的医治,“疏风”非常关键。疏风解表法是儿科的首法风为外感病证的先导,风邪易伤卫表,使卫气的开阖失司,引发外感疾病,故解表必须疏风。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所谓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经方在儿科中的应用

何为经方?《辞海》曰:“经方,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本文所说“经方”就是医圣张仲景书中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其中“简”主要是指药味少。文献研究指出《伤寒论》有方112首(有说为113首),《金匮要略》有262首,共计374首,除去重复,共计178方。其中1味药的方有14首(如矾石汤方、雄黄薰方、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运用振腹推拿法治疗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范畴,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交际及言语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少数可伴有智能障碍。目前尚无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物。总体以教育训练为主,有需要时兼用西药辅助治疗可缓解部分症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利用振腹推拿手法,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形气神三者同调为特点,从调理气机入手,濡养形体、调和五脏,从而达到调神的目的,在儿童自闭症的治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孩子表情夸张警惕患有抽动症

最近,7岁的小逸总爱眨眼、揉眼睛,妈妈以为孩子过敏性结膜炎的老毛病又犯了,照着以前的治疗经验,给孩子滴眼药水,然而半个月下来,却没有任何效果,这才赶紧带孩子到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就诊。在做了相关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孩子患上的不是过敏性结膜炎,而是有些麻烦的抽动症。孩子突然举动异常当心抽动症“每年暑假都是儿童就诊的高峰,像小逸这样突然出现眨眼、清嗓、扮鬼脸等异常举动,最终被诊断为抽动症的患儿不在少数。”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抽动症 方药:龙齿汤加减

2019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新生接受了这样一名 患儿小星(化名),男,9岁,陕西眉县人。据其母亲讲,小星从7岁开始出现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随着病程的发展,小星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喉中发出尖叫声,不能自制。很多时候小星都是在课堂上发生这样的行为的,这严重影响到了老师和其他同学。大家对小星的行为纷纷无法理解,很多同学因此和小星也慢慢疏远了。母亲无奈之下含泪多次向老师以及同学解释小星不是故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性早熟 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和肝郁化火证型

“性早熟”这一名称来源于西医学,古代医学文献中论述较少,但对人体的发育过程却有明确的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古人观察到性成熟年齡应该是女子14岁左右,男子16岁左右,从出现第二性征到发育成熟整个过程约需1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