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治小儿阴虚夜热案医案

刘某,男,1岁3个月,门诊病例。  2009年7月23日初诊: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辨证:阴虚夏季热。  治法:滋阴清热养胃,以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处方:银柴胡10克,炒鳖甲15克,青蒿6克,地骨皮10克,丹皮6克,知母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8克,玉竹6克,甘草6克,竹茹10克。7剂,水煎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贫血 孩子秋补 儿童孤独症

孩子患有贫血,家长一般首先会想到补铁,但要注意的是,也有几种贫血是补铁后也解决不了的,需对症处理。半岁以内的宝宝有一个生理性贫血阶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任何处理。半岁后血红蛋白一般会升至正常。若孩子贫血的同时发现有黄疸、肝脾肿大、小便颜色较深甚至酱油色尿或血尿,则有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治疗方法需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例如使用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剂、输血、免疫球蛋白等,补铁是没有效果的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抽搐 滋阴息风以大定风珠加减

曾某,男,2岁。门诊病例。1991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抽搐半年,加重一月。患者半年前患乙脑,经抢救治疗后,诸症已平,惟抽搐不止,且近月来抽搐愈频,呈阵发性,每日约发作30余次,每次约数分钟。曾去几家大医院诊治,结论均为癫痫。观其抽搐发作时,四肢抽搐明显,手足指(趾)僵直,牙关紧闭,甚则角弓反张。抽搐时神志亦不清醒,但口中并无痰涎。伴手足心热,大便较干,舌红,舌苔花剥而薄,纹紫。  辨证:阴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清营透热 清营汤 治小儿急性乳蛾高热

谭某,男,4岁,某医院会诊病例。  1986年11月15日初诊:起病5日,发热不休,热势甚高,上午体温39.8℃,下午40.8℃,微咳,咽痛。在某医院急诊室治疗,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经用物理降温、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治疗4昼夜,热势依然未减。遂邀请中医会诊。  刻诊:患儿高热,胸腹部灼热较甚,神志虽清但有沉睡感,时而躁烦不安,咽喉内两侧扁桃体明显红肿,口渴多饮,时而呕逆,大便干结,并已二日未能进食。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任宝成采用针药并治疗小儿病

任宝成治疗小儿病着重脾胃,并强调“以消为补”,重视消导法的临床应用。除小儿泄泻、小儿积滞等疾患外,其他疾病如小儿反复外感、咳喘等亦重视此法,往往在治食过程中邪势也渐衰退。  小儿疳积者多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单纯增加营养反致中满,故他用快针针刺四缝的方法治疗疳积,鼓舞脾胃之阳气,增进脾胃功能,解决了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及服后不吸收的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任宝成(1913-1988),男,汉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酷暑宝宝起痱子 外洗方

盛夏酷暑,一些小宝宝起了一身痱子,这令家长很头痛,用中药洗浴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处方:苦参、白芷、白鲜皮各20克,用纱布包好,多加水,水煎10分钟,再加入薄荷20克,煎煮2分钟,待药液温凉后给小儿洗浴患病部位,并可轻轻按摩,洗浴完毕后,要立即擦干患儿,穿好衣物。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食积 中医如何治疗食积

健和堂中医医院 中医硕士 张海峰什么是小儿食积?食积—专业术语称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慢性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嗳腐呕吐、腹部胀满、大便不调(酸臭稀或便秘)为特征。类似西医学的消化不良症、轻度营养不良症等。怎么导致的食积?1.食伤。这是目前小儿食积的主要原因,当今社会不缺吃、零食多是其一;家长溺爱是其二,常见家长诉说,小孩学校吃完回家后爷爷奶奶又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轻松应对宝宝打嗝

宝宝打嗝是常见的现象,如喝奶的时候吃进空气最容易引发打嗝。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宝宝打嗝呢?下面儿科专家给您支几招,让你轻松应对宝宝打嗝的问题,一起来学学吧。直立式尽量把宝宝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将宝宝轻扣着,再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宝宝打嗝。1.为了防止宝宝溢奶、吐奶,使用直立式时,妈妈可在自己肩膀上垫上小毛巾,方便清洁。2.由于依靠手部支撑宝宝直立,当宝宝面朝自己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不要捂住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

流涎,常见于3岁以下小儿,尤以未满周岁小儿为多见。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小儿流涎者,多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由此看来,本病病因有冷、热、虚的不同,病位在脾脏,故有脾冷多涎、脾热多涎、脾虚多涎等。可用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属脾虚有寒者,能取得满意疗效。  取肉桂10克(一次量),研为细末,用醋调至糊饼状,于每晩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匀摊于二块纱布上,分别贴敷双脚涌泉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早晨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几招推拿降高热的方法

家有小儿,一岁零八个月。前段时间因气温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一直以来几乎从未吃药打针的小儿感冒发烧了。  第一次体温38.2℃,第二次体温38.5℃,降温贴用上了,又做了全身温水擦浴,孩子的体温才慢慢降下来。第二天,小儿午睡后又低热,半夜又中高热,又折腾了半夜,热才退下去了。  我请教了重庆市奉节县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来明,来明说,我先教你几招推拿降高热的方法吧,应该有效。  下班后接小儿回家时,果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防治小儿痱子 驱痱4法

1、将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薏米2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2、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并有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对防治小儿痱子有很好效果。3、取苍耳、白矾、马齿苋各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钟,冷却后用以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可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补肝肾强筋骨 治各期小儿麻痹症

处方:淫羊藿12克,五加皮6克,怀牛膝3克。加减:上肢麻痹加羌活9克;四肢麻痹加桂枝3克;久病加黄芪15克;急性期加桑寄生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补肝肾,强筋骨。主治:各期小儿麻痹症。顾和浩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