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治股癣

股癣是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常见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圆癣”或“阴癣”。由于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本病往往夏季发作,冬季消退或减轻。  本病初起是在股内侧与阴囊对应部出现小片状斑丘疹样损害,边缘境界清楚,微隆起,发红,常伴有明显瘙痒。若病程较长的患者,皮损可向会阴部、臀沟及两侧发展,甚至还可达到腹部及脐周围。常因搔抓形成苔藓样改变,此时称为泛发性股癣。  对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外用葛根治足癣

中药葛根是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根。野葛是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 余务种,并含有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据《本草纲目》裁:葛根,性平,味辛甘而凉,其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银屑病因何误治却得效

李东垣《脾胃论》云:“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若久用)必致难治矣。”前面讲的“得效”是针对症状的改善,针对标,针对近效的;而后面讲的“难治”则是针对人体,针对本,针对疾病的预后、针对长效的。笔者认为,应该立足长效求速效。如果因为求速效损害了患者长久的健康,这种速效不要也罢。  当前银屑病的治疗中有求速效和求长效两种大的治则并存,前者的着眼点在皮损的有无;而后者的着眼点在患者机体的整体恢复。如果就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脚气的中医治疗

脚气是因为真菌感染引起的,而脚气的反复发作则是因为潜伏真菌没有铲除。所谓潜伏真菌,指的是:真菌在侵害皮肤的同时,也在皮肤中大量滋生、繁殖,并潜伏在皮肤内部和角质层中,即使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也不会死亡,而是处于蛰伏状态。一旦遇到了温暖、湿润的外界环境条件,真菌就会恢复活性,重新出来作乱。  时临夏季,正是脚气病的高发期。    干脚气  干脚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木瓜甘草治脚气

脚气即脚癣,不妨试试用木瓜和甘草煮水来泡脚。  木瓜含有抗真菌的蛋白质,能够分解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并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造成钾离子的流失以及钙离子的大量流入,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的效果。而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也具有抗真菌、吸附的功效,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先将木瓜、甘草(中药店有售)各50克放入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水,煮开20分钟后,取药汁趁热浸泡患足(药液要覆盖患处)约半小时,有糖尿病的人一定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皮肤科医生自配药方治脚癣

笔者自配药方用以治疗脚癣,疗效甚佳,且药价低廉,配方简单。患者不妨一试。  方法:取冰硼散3克,阿司匹林片8片,制霉菌素片3片,复方新诺明3片。共研细末,混匀敷患处,每日2~3次。一般用药2~3天见效,一周治愈。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牛皮癣冬病夏治疗效好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顽疾。常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冬重而夏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防病治病原则,采用冬病夏治综合疗法,对银屑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使药物充分有效吸收,且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中药药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时,人体为适应外界气温,全身“汗孔”(包括大汗腺、皮脂腺)最大限度张开,中药经过皮肤药浴更易吸收。同时与中药内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夏季防治脚湿气

脚癣又叫脚湿气,是夏季易患的皮肤传染病。这种病是由霉菌引起的,它喜欢在闷热、潮湿、肮脏的环境中生长。一旦染上霉菌,就容易引起脚癣,应进行预防。脚癣分为三种类型:1、水疱型:在脚趾缝和脚掌上,长出小水疱,内有清水,刺痒得厉害;2、糜烂型:由于癣菌侵犯皮肤引起皮肤发软变白,以后糜烂露出新鲜的红肉面,很难愈合。3、干裂型:由于霉菌破坏了脚部的汗腺,皮肤变得肥厚、粗糙、干燥,发生裂口和脱皮,刺痒疼痛。刺痒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三酸粉治疗手足癣偏方

取等量的水杨酸、苯甲酸、硼酸(此三药化学试剂店有售)混合,研成细末,过筛、分装(每包40克)。每次用三酸粉一包,溶化于2000~3000毫升温水中,搅拌均匀,然后浸泡患处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可获痊愈。此方适用于各型手足癣。注:1.治疗后表皮可能自然脱落,属于正常现象;治愈后注意鞋袜卫生,避免重复感染。浸泡后将患处直接擦干,勿再以水清洗。2.此药副作用小,价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汤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疑难皮肤病,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患者张某,男,47岁,工人。2008年2月16日初诊。自述病史10余年,皮损漫布在头面及下肢,前额左侧6厘米×5厘米大小的病灶,皮损成斑块状,鳞屑厚,边界清,皮肤灰白色;两下肢小腿外侧均有大小约15厘米×30厘米病灶,鳞屑厚,搓擦时鳞屑随处可脱,脱屑处基底浸润肥厚,皮损剥离基底出血不明显。伴有局部瘙痒,身体消瘦,乏力,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糜烂型足癣中药洗剂治

糜烂型足癣发生在趾间及趾腹,由于局部潮湿多汗加以真菌寄生,致使表皮浸渍变白,又因瘙痒搔抓而搓去表皮,露出红色糜烂面,疼痛明显。此型往往易继发感染,引起小腿丹毒、红丝疔等。笔者采用中药洗剂浸洗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取牡荆200克,明矾20 克,苦楝皮30克。加水煎煮,每次1小时,共煎2次,煎取溶液 1—1.5升,药液放凉后,浸洗患足15分钟后晾干,每日早晚各 1次,连用14天。湖南长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夏季如何治疗手足癣

天气越来越热,患手足癣 (民间也称鹅掌风、脚气)的人也开始了无尽的烦恼。手足癣在老年人中发病率相当高,有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80%。大多老年患者入冬后会形成千裂,在闷热潮湿的夏季,由于出汗多,手足部新陈代谢加快,又出现手足起疱、糜烂、瘙痒等症状。虽然夏季真菌生长繁殖活跃,手足癣患者病情加重,但此时治疗却是非常好的时机。手足癣是由真菌侵人皮肤角质层所致,在夏季通常以水疱、破溃,或潮红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