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外洗方治疗脚湿气
近年来,临床运用中药外洗治疗 脚湿气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一、临床资料共30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 16例;年龄14岁~66岁;病程1个 月~3年。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症 见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 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 数)。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患有各 种严重疾病者。二、治疗方法处方:蛇床子30克,黄连、黄柏、 栀子、甘草各15克。每2日l剂,水 煎取药液,待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石菖蒲治手癣 西红柿汁除腋臭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有化湿开胃、豁痰开窍、醒神益智之功效;还有杀蛔虫、抗真菌作用。临床用以治疗手癣,有较好疗效。取石菖蒲30克,放置盆内加水适量,煎煮15~20分钟,然后倒入50克食醋,煮沸,凉至温后浸泡洗涤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洗后用干净毛巾拭干或晾干,7日为1疗程。西红柿汁除腋臭洗浴后,一盆清水中加入500毫升西红柿汁,然后将两腋在水中浸泡15分钟,每周2次。另外,也可将两腋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银屑病根据疾病缓急别阴阳
何谓阴阳?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答曰:“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通俗地讲,就是阴阳存在于所有相对的事物之中,不能固执死看,需要随时灵活辨别,才能契合临床。 《黄帝内经》对阴阳思维反复强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别论》云:“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其他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无一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常见中成药外用治疗脚癣
夏季是脚癣的高发季节,因为炎热潮湿环境最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于是,每到夏天,很多人都因脚癣而倍感苦恼,人们经常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它,足见脚癣的难治和易复发程度。目前治疗脚癣虽无特效的西药,但临床实践发现,一些说明书上原本并不治疗脚癣的家庭常见中成药,外用治疗脚癣的疗效却很显著。 藿香正气水 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并擦干或自然晾干,用棉签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至少保持2小时,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中药外洗治夏季足癣疗效好
每年夏季,到医院皮肤科看足 癣的患者都有所增多。足癣中医称 脚气、烂脚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 病,传染性强,容易复发。多因穿胶 鞋,不通气,接触带真菌的拖鞋、浴 巾等感染。临床无特效药,是一种难 治愈的皮肤病。临床采用中药浸液 治疗本病,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 如下。一、临床资料共32例患者,男18例,女14 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2岁;病 程最长5年,最短1个月。二、治疗方法处方:铁线莲、木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白屑风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
皮脂溢出症,中医称之为“白屑风”,认为本病多由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肤失养所致。临床上一般将本病分为油性皮脂溢和干性皮脂溢两种。前者皮脂分泌旺盛,在头皮、前额和鼻翼等处非常油腻,常伴发痤疮、粉刺,易继发脂溢性皮炎、毛囊炎或脱发。后者头皮常有较多的灰白色或灰褐色碎小鳞屑,宛如麸皮,头皮微红,时感瘙痒,称为头部糠疹。头发渐变细弱、萎黄、稀疏,脱发日渐加剧,头皮紧张干燥,落屑,皮脂腺日渐萎缩,自觉瘙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甲沟炎用五味消毒饮外敷治疗
拇趾甲沟炎是指拇趾趾甲旁甲沟 组织由各种因素导致细菌通过甲旁组 织微小破损侵袭至皮下并大量繁殖而 引起的炎症,临床表现为患处红肿疼 痛,伴炎性渗出和肉芽组织增生。临床 用五味消毒饮外敷治疗早期拇趾甲沟 炎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金银花30克,野菊花、蒲公 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2克。 用法:放入瓦罐内并加入清水500 毫升,武火煎煮,水沸腾后再文火煎煮 10分钟,得药液约200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治足癣偏方 手足癣验方
1.苦参、菊花各60克,蛇床子、银花各30克,白芷、黄柏、地肤子、石菖蒲各20克,射干、胡黄连、白鲜皮各15克。水煎,每晚睡前先熏后洗,每剂药可用3天。一般连用4~14天。 2.黄精100克,藿香、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苦参、葱白各50克,明矾25克。共放入瓷盆内,用食醋1500毫升浸泡48小时后即可使用。每天将患部浸入药液中2小时,连浸10天为1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 足癣外治验方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勤洗汗水防花斑
在酷暑天气,人们的胸前、腋下、 颈及脸部容易出现花斑块。这些花斑 开始呈点状斑疹,逐渐增大到指甲盖 大小,色微黄、褐色或暗褐色,表面呈 有非常细小的粒状鳞屑,不很明显, 容易刮下来。日久,皮疹可增多,并向 周围扩大,相互融合,形成不规则的 大小不等的片状疹。这虽不是什么大 病,但由于病变部位大多是裸露的肌 肤,花花斑斑,影响美容。这种病,民间称汗斑,医学上叫 花斑癣,属于浅表的慢性皮肤真菌 病,由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治癣菌疹内服外治方
内服方 ①白鲜皮15克,蝉衣10克,茯苓皮10克,苍术6克,白术10克。②川萆薢15克,紫花地丁10克,赤芍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上二方皆为水煎服,日2次。 外治方 ①黄芩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鱼腥草10克,乌梅10克。②黄花地丁15克,七叶一枝花10克,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甘草10克。上二方皆为水煎,湿敷患处。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多发跖疣的中医外治
一、治疗方法1.硝跖汤浸泡。处方:黄芪、薏苡仁、 板蓝根、连翘、山豆根、贯众、虎杖、山楂 各50克,紫草、红花、露蜂房、山慈姑各 30克。上药共煎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将药液混合,在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时浸 泡患处,当微温时又加热浸泡,如此反复 3次。之后用小剪刀修剪患处变白变软的 皮肤,修剪至微痛时用消跖膏涂擦按摩5 分钟左右。2.消跖膏组成。处方:三棱、莪术、郁 金、天南星各30克。诸药研成细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温通之法治疗头部银屑病
头部银屑病内服中药不容易见效,这在中医皮科界是共识。 笔者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认识到吴茱萸汤的作用机理,并且推测其可以用于治疗头部银屑病属寒者,验之临床,收效满意。 《伤寒论》243条讲:食后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提示吴茱萸汤的作用部位不在上焦、而在中下。309条讲: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提示吴茱萸汤的作用为温,所治为寒性病变。3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1..
«
7
8
9
10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