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面部及鼻周反复长红痤疮验案一则
全国名中医袁长津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大量的角质层皮质脱落(死皮)与油脂、尘埃混合在一起,堵塞了皮肤毛孔,引起毛囊红肿、发炎,继而引起痤疮。女性青春期面部痤疮多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当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低下时,雄激素的分泌相对增加,从而使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内细菌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中医陈彤云于痤疮的研究 辨证方药
全国名中医陈彤云多年来致力于痤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陈彤云早期专注于临床治疗慢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等,疗效显著;近期又潜心研究攻克寻常痤疮、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渣鼻)、激素皮炎、扁平疣等皮肤顽疾。传承创新1966年陈彤云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在皮外科跟随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老大夫学到了大量中医皮外科的治疗方法。陈彤云在诊治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中年人痤疮案 治则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化裁
李某,男,56岁。面部起红色丘疹半年余。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额头、两面颊及下颌部位起红色丘疹,开始呈点状,进而向四周扩展成片状,伴见瘙痒,抓破后流黄水,用力挤压可见白色如“油”粉物溢出。先后求寻多位医生行中药间断治疗,未见好转,后因工作忙碌,未予以继续服药。2021年3月16日前来我处求治。刻诊:额头、两面颊及下颌部位起红色丘疹,呈片状融合,按之不褪色。伴见口干苦,面部阵发性发热、动则汗出,小便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的中医证治——业师柳少逸经验浅析
柳少逸先生,胶东柳氏医派集大成者,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太极思维辨证,建立疑难病病机四论体系,构建了以“天人相应的系统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辩证观”为学术思想的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体系。其认识和治疗慢性内伤性疾病经验丰富,出版医学著作30余部,计1 000余万字,多个处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保护。柳少逸先生对疮疡、痈疽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认为临证当以方证立论,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寒温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痘痘 金银花煮水洁面 掐压耳尖穴
痤疮(痘痘)多发于皮脂腺密集区,面颊、前额、下巴,以及前胸后背等处,都是高发区域。时间久了容易形成脓肿,破溃后可能留下瘢痕。下面分享几个消除痘痘的外治方法。金银花煮水洁面痘痘肌可用金银花煮水外洗,效果很好。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的功效。多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用法:每次取3克左右金银花,用冷水浸泡15分钟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煮1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从心论治痤疮经验及验案举隅
痤疮在中医中称为“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研究发现,超过95%的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痤疮[1]。因该病具有损容性,影响人际交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痤疮患者常伴有痒、痛症状,《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根据条文可知以“痒”“痛”等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其病因应该从“心”入手。而肺风粉刺患者常伴有痒、痛症状,提示可用该理论论治该病。1 基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青春痘痤疮 内调外治来祛痘 中医治疗痤疮的外治法
专家简介姚春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北京市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皮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青春痘”学名叫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患。其主要表现是在颜面、胸背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物,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愈后还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后遗症。因其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青春痘”辨证调膳
得了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可以通过日常调理来辅助治疗。依据中医饮食养生理论,对痤疮的调理以“节制”“辨证”的理念最为重要。饮食有节节制“过用” 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一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经脉不通或脏腑功能紊乱,继而发病。《黄帝内经》中记载:“生病起于过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主治痤疮 消痤方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学习,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尤专中医外治法。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临证鉴别异病论治 常用对药
张志礼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创建者和奠基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或疑难重症皮肤病。张志礼认为“湿盛热重,久则血瘀气滞”为寻常痤疮的病机主线,分为肺胃湿热、脾虚湿盛、痰瘀互结、冲任不调四个证型;临床常应用清热类药物,占比59.49%;中药使用频次前15位的依次为黄芩、野菊花、地骨皮、生栀子、桑白皮、牡丹皮、金银花、生地黄、赤芍、全瓜蒌、香附、益母草、熟大黄、羚羊角粉、连翘;常用对药10对,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粉刺热毒堆积所致 二仁散结粥 桑菊公英粥
中医认为,粉刺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堆积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凉血行滞,可选用以下药粥辅助治疗。山楂薏仁粥 山楂30克、薏仁50克、白糖适量;将山楂水煎取汁,放入薏仁煮粥,待熟时白糖调服,每日一剂,连续1月。可清热利湿、祛脂化瘀。二仁散结粥 薏仁30克,杏仁、昆布、海藻各10克,蒲公英15克。除薏仁外四味药物水煎取汁,加薏仁煮为稀粥服食,每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毛囊炎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毛囊炎的中医治疗分为湿热型和气阴两虚型来治疗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1..
«
11
12
13
14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