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跟肺关系密切 肺风粉刺

痤疮在临床上有很多个类型,可大可小,小的就是一些小粉刺,对于人的外貌影响不太大。有一些长在额头上,比较严重。 中医把痤疮称之为肺风粉刺,认为痤疮的发生跟肺关系密切,主要病因是肺胃血热毛窍不通。后来在临床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完全按照这个理念来治疗效果不好。禤国维教授的敏锐性很高,很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痤疮跟肾阴不足有关。 我把痤疮分为三种类型:阴虚内热型、痰热凝结型、冲任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粉刺 丘疹疙瘩如刺 兹举病案二则

粉刺因生丘疹疙瘩如刺,破出白色粉汁而名,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肺风酒刺”范畴。现代医学称本病为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此病好发于青少年,虽无痛楚,但影响美观,故成“心病”。 中医学一般从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论治粉刺。临证中,笔者在导师杨扬的指导下,从六经辨证之太阳病论治该病,方用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等加味,取得良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湿病篇》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迟发性痤疮”并不是“后青春”

一般认为,痤疮是青春期病,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趋于稳定,25岁以后不再发生痤疮。近来,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建修在临床中发现,25岁以后发病的女性患者逐渐增多,最近一个月,王建修就接诊了近300例此类患者。 36岁的张女士为满脸的“包”发愁,每天照镜子唉声叹气,到了该院皮肤科就诊,王建修告知这是“迟发性痤疮”。“我这么大年纪了还长痘?!”张女士觉得不可思议。旁边一位女士说:“我42岁也还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中药祛痘 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是利用配好的中草药进行煎煮产生中药药气,并送至熏蒸太空舱,是药物离子利用皮肤具有吸收、渗透、排泄作用的特性,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药物发挥直接治疗作用,新陈代谢旺盛,疏通经络,达到镇痛消炎杀菌的作用。局部熏蒸时调配药液温度控制在37~40度,熏蒸时间15~20分钟,每两天熏蒸一次,熏蒸完毕不用清水冲洗,擦干皮肤即可。中医熏蒸技术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介绍几个祛除痘印的小方法

痘痘好了,却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脸变得很难看。可见,去除痘印也是美肤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里就介绍几个祛除痘印的小方法。白糖洗脸原料:白糖。做法:用洗面奶洗完脸后,再用一点白砂糖放在手掌上,加一点水揉揉(防止太过刺激过敏),然后放在脸上揉洗,一分钟左右,用清水洗净。每天洗脸3次,一个星期就能觉得面部变得光滑白嫩,而且坚持一阵子,对暗疮印会很有效。阿司匹林面膜原料:5-6片阿司匹林药片、清水。做法: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可祛痘美容中草药的介绍

金银花:含有樨草素,能强力渗透毛孔,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还能防止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而致栓塞,有利于皮脂的正常排出,预防皮脂瘀积而形成粉刺。野菊花:药理实验证明,野菊花是天然“抗菌素”,能抑制和杀灭数十种细菌。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人体内外各种炎症。青春痘初起出现红肿时,用野菊花水洗而,可迅速控制局部炎症,防止由青春痘所致的色素沉着。连翘:连翘抗菌谱很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促进炎性屏障的形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面部油腻痤疮频发 中药面膜方

取足量鲜马齿苋洗净,去根,用榨 汁机榨取原汁,置于冰箱4qC~8℃冷藏, 待两小时后自然分层。上层呈深绿色液, 质地黏腻,可弃之不用。下层液则呈淡 红色,清澈润滑,取之置于玻璃容器中 备用。在治疗痤疮时,每次取马齿苋液 15亳升,将清洁干燥的面膜纸或纱布浸 温敷于面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此法对面部油腻,痤疮频发者半月即可 见效。低温减缓新陈代谢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明确提出地域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治座疮典型病案操作方法 分析与体会

寻常型座疮属于中医粉刺、肺风粉刺等,在青春期座疮的发病率为90%。笔者采用背俞穴闪罐疗法治取得较满意疗效。 典型病案 仇某,女,19岁,学生,2012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4年。自诉面部出现暗红色粉刺,粉刺、丘疹、脓疮于面颊部聚集成片,月经期加重。月经多提前,色暗红,量多夹有小血块,心情烦躁。迭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经人介绍求笔者治疗。 刻下:双侧面颊有散在的米粒大小的丘疹,初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食疗调养粉刺 凉血行滞为治

中医认为,粉刺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粱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雍盛所为,当以清热解毒,凉血行滞为治,在平时可以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食疗调养,下面几款食疗粥可供参考: 豆腐粥:豆腐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豆腐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煮粥,待沸后,下豆腐、调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用于脾胃积热,痤疮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活血柔肝治痤疮方

处方:生地、丹参、旱莲草、女贞子 各15克,山萸肉、知母、丹皮、黄柏、桃 仁、赤芍各lO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活血柔肝,滋阴补肾。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 气滞血瘀型,症见痤疮日久,皮疹色暗红, 有囊肿、结节或瘢痕,局部痒痛,质地坚 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 橘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 疮加重等,舌暗,苔薄,脉弦滑或细涩。 褚宝山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面部痤疮 治疗痤疮的偏方 中医验方

痤疮【病因与症状】痤疮俗称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使 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被棒状 杆菌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破坏毛囊壁、引起炎症。另外,饮食、气候、化 学物质刺激可以诱发本病。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男性多于女性,青春 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其基本病机为素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 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处方: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楂、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茯苓、泽泻、枳壳各10克。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5克。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清宣肺热,泻浊通腑。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肺热毒蕴型,症见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可见少量脓点或脓疱,面部油腻,伴口微渴,大便于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弦数。 王翔云治面部痤疮经验方法:取绿豆粉50克,用温 水调匀成糊状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