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寻常痤疮经验

经验方:紫花地丁20克,桑白皮、赤芍、黄芩各10克,银花、丹皮、白花蛇舌草各12克,生地、白芷各6克,甘草4克。加减:皮损感染重、脓血疹多者,加蒲公英、连翘各12克;皮肤油脂多,胸背部皮损多且痒者,加山栀子、苦参各10克:有结节或囊肿性皮损者,加红花、夏枯草、土贝母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寻常痤疮患者100例,治愈45例,显效28例,好转22例,无效5例。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妙用蛋清治疗青春痘方法

妙用蛋清治疗青春痘方法:1,把蛋清打在罐中,保存在冰箱里(不要放太久了,一般存几天时间)2,脸部洁净以后,用蛋清抹在脸上,用指腹慢慢轻轻地按摩两到三分钟。3,用清水冲洗干净青春痘不是青春期在长的,其实长青春痘是因为你的肠子的消化系统不好。肠子胀气,会让你的青春痘冒出来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治疗粉刺如何选用中成药

粉刺,医学上称寻常性痤疮,俗称青春痘、酒刺,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梁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雍盛所为。当以清热解毒、凉血行滞为治。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成药外治粉刺有明显疗效,今据报道辑介数款,供择用。六神丸。六神丸10—15粒,绿药膏适量。将六神丸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外治法

痤疮是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临床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笔者用下列验方治疗,效果良好:  1.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5克,白矾12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分别于早晚洗患处。15日为一个疗程。  2.栀子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薏苡仁2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5克。研末混匀。取上药50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青春痘痤疮按摩疗法

眼睛布满血丝怎么办整个眼睛充血变红是睡眠不足的证据,眼内充血变红是过度精神紧张的佐证。 此时应注意睡眠,尽量睡足,同时采用穴位疗法,消除眼睛充血。消除充血的最好穴位三眼穴。眼穴在拇指第一关节掌侧,它与眼球表面的角膜有密切关系。此外,还有治疗颈以上疾患的特效穴合谷,对消除眼充血也很有效。如果是轻度充血,轻轻按压和揉搓这两穴位即可。如果充血还不消失,在刺激眼穴与合谷穴的同时,加鱼际、太陵、商阳、二间、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中药巧治“青春痘”

青春痘,医学上称为痤疮。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蕴于颜面肌肤,日久便可导致红色炎性丘疹、结节发生,湿热化毒,可继发感染成脓疱。用中药治疗疗效佳。方药:土茯苓、白鲜皮各12克,黄芩、栀子、白芷、苦参各6克,白术、滑石各10克,薏苡仁30克。加减:有脓疱者加银花、地丁各20克,大便秘结加火麻仁10丸,皮损色红加牡丹皮12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诸药合用,共奏清湿热祛皮脂、解毒医疮的功效。治疗期间和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外治有良方

痤疮是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 炎症性疾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临 床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 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临床 用下列验方治疗,疗效良好:1.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5克, 白矾12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分别于 早晚洗患处。15日为1个疗程。2.栀子、黄芩、黄柏、当归、枇杷叶、 白芷各15克,薏苡仁20克,杏仁10克。 研末混匀。取上药粉适量,用温水调匀敷 于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面长小红痘的防治

中年女性已过了发青春痘的年龄,但有些人还有小红痘的出现,原因是春天天气逐渐湿热,冬天所积存下来的废弃物被大量地排出,皮脂与汗水的分泌也逐渐增加。皮脂腺分泌增加使皮肤极易受污染,细菌活动旺盛。如果还使用冬季油腻的面霜,就会出现堵塞毛孔的情况而出现痘痘。临床表现为额头、下巴、两颊等相继冒出小红痘。防治:1.春天来临时,不用果酸或以甘油与尿酸为保湿成分的面霜。2.做好防晒措施,不要接受按摩、桑拿等促进血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痤疮青春痘的治疗方法

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叫青春痘、面疱或粉刺、毛囊炎。除儿童外,约有80%~90%的成人患此病或曾经患过痤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治痤疮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陈彤云教授,多年来诊治了无数的痤疮患者。她说:“痤疮患者多以20~30岁的青年男女为主,中年妇女较少患此病。这多与体质、遗传有关。”  为什么会生痤疮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粉刺“青春痘”中医疗法体会

粉刺,相当于西医的痤疮,俗称“青春痘”、“酒刺”、“暗疮”等。本病以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伴皮脂溢出为临床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等,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笔者临床治疗此病,颇有心得体会,现举案例如下:  徐某,女,35岁,已婚,2010年3月11日就诊。患者诉颜面起疹瘙痒反复发作3年余,间断治疗,疗效不佳。现颜面见灰白色、黑色丘疹,周围色红,用手挤压有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有的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青春痘的治疗小偏方 枇杷清肺饮

痤疮又称“青春痘”、“粉刺疙瘩” 等,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临床对120例痤疮患者应用枇杷清肺饮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枇杷清肺饮:枇杷叶、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各15克,山楂、生地、桑白皮、生石膏各20克,栀子、黄芩、赤芍、牡丹皮各10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6克。加减:湿热者可加薏苡仁20克;丘疹、结节硬肿者加三棱9克;粉刺红肿者加金银花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

土茯苓治痤疮方

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专治杨梅毒疮。生苡仁甘淡渗利,寒可清热,上清肺中之热,祛痰排脓以清肃肺气;下利阳明之湿,消痈散结。白花蛇舌草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善清阳明经之毒邪,利湿排毒。  王某,男,26岁,2001年4月23日初诊。面部痤疮已7年,每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加重,迭用中西药口服或外用,无明显疗效。刻诊:颜面可见散在油脂样丘疹,大小不等,有脓点,大的红肿疼痛,挤则溢出脓性
病理科 皮肤科 - 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