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二麻一汤快速治愈银屑病刍探

有不少银屑病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感冒发热治疗史——发热时经过口服药物或针剂治疗,症状减轻后1~3周内出现皮损。这类患者属于误治而“表证未解”,类似《伤寒论》中“伤寒表不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伤寒六七日……外症未去者。”为邪气“郁”而发作银屑病。针对这类问题,可以“从表而解”,桂二麻一汤是一种选择。典型案例渠某,男,32岁,吕梁人。2019年4月2日因“全身散在斑丘疹2个月,伴关节游走性疼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风热型桃花癣 热毒型桃花癣 中医方药

桃花癣又称单纯糠疹或面部干性糠疹、链球菌红斑、链球菌糠疹、单纯面部糠疹、寄生性色素缺乏、面部干糠疹及中医称为吹花癣等诊断名词,但皮肤局部病灶改变较为简单,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色素减退斑,组织病理示黑素细胞减少。易发生于皮肤较黑或有异位性体质的人。临床表现:皮肤上有白色斑片,开始为少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呈淡白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斑片逐渐扩大增多,表面较干燥,多有少量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张冰运用“一毒三法”辨治寻常型银屑病经验撷萃

张冰教授跟随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学习20余年, 是颜正华学术经验传承人, 优秀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张冰教授潜心于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 书无不窥, 尤邃本草, 不固守古法, 不断学习新知, 临证常有探新, 在皮肤病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仅就张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做初步探讨。银屑病病因病机认识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斑块, 表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银屑病,白疕,牛皮癣解毒疏风方

王某,女,53岁,2009年5月29日初诊。患者患“银屑病”多年,在西医院治疗,反复不断,时轻时重,迁延难愈,遂来中医就诊。查:双下肢伸侧红斑,皮损因反复搔抓而光亮,尚剩少量白色鳞屑,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西医诊断: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气营两伤)。治疗原则:清营凉血,解毒疏风。药用: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5g,丹参30g,银花藤30g,连翘15g,蒲公英15g,地丁15g,青天葵10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脚癣偏方

生姜100g,食盐50g,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天然冷却至脚能承受的温度(水温不棘手),加入陈醋100g,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7次可见好转,但要让脚皮肤康复正常润滑,就需1~2周左右。为了确保铲除,最好坚持至4周。通过验证,不少脚癣患者,一般泡上十天半月即可治好。偏方里的3种资料均有灭菌作用,联合起来能够起到杰出的灭菌作用。可是脚癣患者需求接连泡1个月以上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中医玄府理论与银屑病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润肤止痒乳外治银屑病血燥证机制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 复发性炎性皮肤病 [1] ,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各大医家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 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古籍中记载其发 病多与风、 热、 湿、 虫等有关, 多从血热、 血燥、 血瘀 入手。 刘丽芳教授在玄府理论的指导下, 提出 “血虚 风燥, 玄府闭郁” 是银屑病血燥证的发病核心, 治法 当以养血润肤、 开通玄府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治疗脚气验方

1.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g。水煎服,每日1剂。2. 白芷、防风各10克,川芎、细辛各5g,共研细末,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每日1次。3. 脚上患有脚气即脚癣,连续用生大蒜切面擦摩患处,每日2~3次便可治愈。4. 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5. 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6. 夏天脚气犯了,可将患脚洗干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涂搽患处,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型症见:红斑,渗液或继发感染,奇痒,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体倦乏力,胸闷食少,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处方:薏苡仁、滑石、土茯苓、白鲜皮、萆薢、金银花、茵陈各15克,车前草10克,黄柏8克,苍术、甘草各6克。热偏盛加蒲公英15克,龙胆草、栀子各8克;湿热盛加苦参、泽泻、猪苓各7克。血瘀型症见: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反复发作,缠绵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用药类别分析

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 “白疕” , 是一种常见的红 斑鳞屑性疾病, 本病病程长久, 易于复发, 缠绵难 愈, 严重时泛发全身, 伴有大量脱屑, 肥厚、 干燥、 瘙 痒难忍,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治疗本病 主要以辨 “血” 为主进行辨证治疗, 分为血热证、 血 燥证、 血瘀证三大基本证型。 其中血燥证临床表现 为: 皮损颜色淡红, 鳞屑减少, 干燥皲裂, 自觉瘙痒, 伴有口咽干燥等症 [1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治甲沟炎中药用大黄

所谓甲沟炎,是指甲一侧或两侧的甲沟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有啃手指、撕肉刺习惯,或者从事对手和脚伤害比较大的职业的人,都容易得甲沟炎。一般拇指更容易患病,多是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深等损伤引起的。脚趾的甲沟炎则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甲沟炎刚发生时,常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如果能及早治疗,炎症则会很快消退好转,迟了就有可能病变化脓。中医认为,甲沟炎的发生是因外邪入侵甲沟,造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三诊方药治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为白疕,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病程日久,顽固难治。《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症状与银屑病较为相似。江苏省国医名师孙浩认为:该病病因不仅有风、热、湿、燥等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中医名家对银屑病血燥证的认识

银屑病血燥证的研究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 丘疹、 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 复发性炎性皮肤病, 中医称之为白疕病。 其特点是: 在红斑上 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 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 病程 长, 反复发作, 不易根治。古代文献记载古代文献中有如 “干癣” “白壳疮” “银钱风” “白疕” 等许 多类似银屑病的记载, 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干病候》曰: “干 癣, 但有匡廓, 皮枯索, 痒,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