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 试试啤酒

在严寒的季节里,人们最怕的就是冻疮,但是即使你戴着厚厚的防寒工具,冻疮总还是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手背上、耳朵上、手指尖,又痛又痒,又不敢抓挠,令人痛苦难耐。如家里有人生冻疮,可以在温水中加入200毫升啤酒,浸泡20分钟,可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大家不妨一试。  (揭阳卢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孙寒静表示,啤酒中的维生素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推荐花桂酊涂擦治疗冻疮

冬天的时候,我们在不经意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天气太寒冷而让自己受到冻伤。虽然冻伤不是什么病,可是痒起来的时候,也让人心里难受。而且红肿的地方,露在外面,也让别人、自己也看着不舒服。那么,当出现冻疮的时候,专家推荐花桂酊涂擦治疗冻疮。方药:取红花200克,肉桂30克,用75%酒精5000毫升浸泡装瓶,密闭放置一个月后待用。用法:轻度冻疮患者每天涂搽1~2次,重度患者每天3~4次,溃烂者先用生理盐水棉球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冻疮民间土法

方一辣椒5个,白酒1000毫升,将辣椒放入酒内浸泡一夜,反复涂抹患处。方二生姜烤热,涂患处,涂抹3次,冻疮即愈。方三鲜山药适量,用开水浸泡片刻去皮,捣成泥涂抹患处。方四辣椒秆、茄子秆各500克,切碎,加水煎煮,煎液趁热熏洗患处,每日2次。方五白萝卜切碎后,煮水,趁热熏洗患处。方六肉桂30克,红辣椒15克,樟脑9克,冰片3克,白酒250毫升。先将前两味研碎,入白酒中浸泡5天,过滤取滤液;再将后两味药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 预防冻疮小药方

在冬季,很多朋友会长冻疮,冻疮又痒又疼,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心情。现在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以及长了冻疮应该怎么办?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痛性损害,它是冬天的常见病,尤其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易患。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预防冻疮复发验方 治冻疮未破溃验方

冻疮是寒冷冬天的一种常见病,当环境气温低于10℃(尤其气温在5℃以下)时容易发生,一般人要到春季气候转暖后才会自愈。但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会再次复发。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主要症状有: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手足皲裂红肿猪脂(膏)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寒冷, 如发生手足皲裂、红肿(皮肤未 溃)时,可用自制猪油膏涂擦,效 果很不错。方法:猪板油(或肥肉) 煎化后,趁热时加少许白糖调匀, 凉后装瓶。使用时直接搽手脚患 处,每日2。3次。一般用几天裂口 会明显减小,红肿消失,皮肤也红 润、细腻。猪板油,又称猪脂(膏),煎化 取油即猪油。中医认为,猪脂性 味甘凉,有补虚、润燥、解毒功效, 内服可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 咳等;外用则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怎么办 如何预防冻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艳萍  许多生活在南方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了冬天,一旦防护不当,得了冻疮,即便天气转暖后康复,到了第二年冻疮又会不期而至,又疼又痒,让人苦不堪言。为什么有些人爱长冻疮,又该如何摆脱冻疮的“纠缠”,一起来听听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张璐璐怎么说。冻疮是什么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临床表现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皮肤皲裂 服药四剂外用一剂而愈

皮肤皲裂李某,女,43岁。两手掌大小鱼际部位,胸部及股腿等处皮肤皲裂,纵横交错,干燥疼痛而痒。饮食无味,体疲肢倦,两臂疼痛,面色萎黄不泽,月经一月再行。舌质淡,脉软无力。证属脾元不足,不能上奉心肺,阴火复乘其位,气血不布,不能熏肤、充身、泽毛,故有此变。党参10克,白术6克,生、炙甘草各6克,黄柏4.5克,防风4.5克,羌活4.5克,独活4.5克,葛根6克,白芍6克,柴胡3克,升麻3克,生地3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 其实多为素体阳气缺乏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冰冷、环境湿润等因素引起部分皮肤发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响,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部分皮肤发凉,呈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峻时呈现水疱,决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中医以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缺乏,外寒侵袭,损害阳气,寒凝血瘀而致。因而,防止冻疮复发,关键在预防: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流循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预防止冻疮发生 经常按摩坚持药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皮肤病,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每到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其发生主要与气温低有关,此外,还与潮湿、局部保温不好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营养不良、外伤出血、年老体弱、心血管疾患等,使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降低等有关。冻疮虽系小疾小患,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要积极预防,防止冻疮发生。保暖防寒 冬日加强保暖,了解必要的防冻、防湿、防风知识,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非冻伤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严冬时节,寒冷的天气对人体露出部位及保暖性差的部位有一定刺激。如果此时穿鞋过紧、保暖不好或很少运动,气血凝滞,可以引起局部血瘀而形成冻疮。妇女、儿童和体弱者的手背、手指、足趾、足缘、足跟、面、鼻、耳轮、耳垂等处易患此病。冻疮给人带来不便和痛苦,严重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冻疮非冻伤医学上所说的冻疮和冻伤并不是一回事。低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统称冷伤,冰点(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冷伤才是冻伤,而0~10℃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冻疮是临床常见病证,发生部位多在手、足、耳、面部,主要表现为局部红斑或硬疱,触之僵硬,感觉减退,有麻木、疼痛感,甚者破溃,损伤筋骨,轻者愈后不留瘢痕,重者可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中医治疗冻疮的方法较多,如有医者用经霜茄子秆煎汤外洗患处,取得较好的效果。然用针者亦有之,如贺普仁在《火针疗法图解》中说:“中脘……火针刺之,有温暖中阳、通达四肢之效,为冻疮要穴。”[2]本文主要探讨火针中脘治疗冻疮的作用机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