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根据疾病缓急别阴阳

何谓阴阳?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答曰:“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通俗地讲,就是阴阳存在于所有相对的事物之中,不能固执死看,需要随时灵活辨别,才能契合临床。 《黄帝内经》对阴阳思维反复强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别论》云:“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其他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无一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外洗方治疗脚湿气

近年来,临床运用中药外洗治疗 脚湿气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一、临床资料共30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 16例;年龄14岁~66岁;病程1个 月~3年。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症 见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 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 数)。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患有各 种严重疾病者。二、治疗方法处方:蛇床子30克,黄连、黄柏、 栀子、甘草各15克。每2日l剂,水 煎取药液,待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推荐一个治甲沟炎的偏方

甲沟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这看似是一种小毛病,却给无数患者带来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得了甲沟炎的患者会疼痛难忍,红肿化脓甚至引发骨髓炎。因此,特地给《老人报》广大读者推荐一个治甲沟炎的偏方。(广州_黄姨)取新鲜的仙人掌30—50g,去除针刺后加1—2g食盐捣烂如泥,调敷于患处,以消毒纱布包扎,可治甲沟炎。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天表示,甲沟炎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如外伤、过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自拟方治疗银屑病偶拾

钱某。男,45岁。患银屑病16 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因精 神紧张、劳累、饮酒后病情加重。 曾四处求医.屡用中、西药治疗, 疗效不显。刻诊:瘙痒剧烈,头 皮、躯干及四肢伸侧可见许多大 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红色斑块, 红斑较湿润肥厚、上有白色鳞 屑、边界清楚,胃纳尚可,二便正 常.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苔 黄,脉涩。辨证为气滞血瘀之证。 治宜活血化瘀.清热疏风。方用: 桃仁15克,红花10克,当归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糜烂型脚气 水疱型脚气 治疗方法

脚气,是致病性皮肤 癣菌在足部感染引起的真 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人群 中发病率很高。研究认为, 脚气的发病与密切接触传 染源有关,如公用木盆、拖 鞋等为脚气的重要传染途 径。脚气不但害己也易害 人。脚气真菌在温暖潮湿 的环境中存活力很强,极 易通过浴室用品、家中的 地板、拖鞋等传染给家人 和朋友,或在公众场合如 泳池、澡堂、酒店等地方传 染给其他人。许多人以为,脚气只 是个人卫生问题,治不治 都行,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足癣治疗中医有良方

足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 病,初起时多为针尖大小的水泡,水 泡不断生出,一阵阵搔痒,抓破后可 有小量透明渗出液,数天后脱皮,脱 皮几天后复再起水泡,夜晚痒较厉 害。在治疗上,可以参考使用以下中 药方剂。1.蛇床子15克,苦参18克,蜂房 18克,苍耳草40克。趾间水疱或糜烂 加自矾20克,黄柏18克。2.蒲公英加克,苏木30克,茯苓 20克,白矾20克,钩藤30克,防风 20克,防己20克。使用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手癣诊断 外用药物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兴  手癣是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也可波及手背;足癣主要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也可延及足背及踝部。主要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临床表现  ①急性损害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损害有鳞屑角化。可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②多呈对称性双侧发病,但一侧发病后对在多年后开始被侵犯。发作以夏季为重。③真菌检查为阳性。诊断  ①急性损害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性损害有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中医名家对银屑病血燥证的认识

银屑病血燥证的研究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 丘疹、 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 复发性炎性皮肤病, 中医称之为白疕病。 其特点是: 在红斑上 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 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 病程 长, 反复发作, 不易根治。古代文献记载古代文献中有如 “干癣” “白壳疮” “银钱风” “白疕” 等许 多类似银屑病的记载, 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干病候》曰: “干 癣, 但有匡廓, 皮枯索, 痒,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三诊方药治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为白疕,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病程日久,顽固难治。《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症状与银屑病较为相似。江苏省国医名师孙浩认为:该病病因不仅有风、热、湿、燥等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治甲沟炎中药用大黄

所谓甲沟炎,是指甲一侧或两侧的甲沟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有啃手指、撕肉刺习惯,或者从事对手和脚伤害比较大的职业的人,都容易得甲沟炎。一般拇指更容易患病,多是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深等损伤引起的。脚趾的甲沟炎则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甲沟炎刚发生时,常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如果能及早治疗,炎症则会很快消退好转,迟了就有可能病变化脓。中医认为,甲沟炎的发生是因外邪入侵甲沟,造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用药类别分析

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 “白疕” , 是一种常见的红 斑鳞屑性疾病, 本病病程长久, 易于复发, 缠绵难 愈, 严重时泛发全身, 伴有大量脱屑, 肥厚、 干燥、 瘙 痒难忍,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治疗本病 主要以辨 “血” 为主进行辨证治疗, 分为血热证、 血 燥证、 血瘀证三大基本证型。 其中血燥证临床表现 为: 皮损颜色淡红, 鳞屑减少, 干燥皲裂, 自觉瘙痒, 伴有口咽干燥等症 [1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型症见:红斑,渗液或继发感染,奇痒,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体倦乏力,胸闷食少,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处方:薏苡仁、滑石、土茯苓、白鲜皮、萆薢、金银花、茵陈各15克,车前草10克,黄柏8克,苍术、甘草各6克。热偏盛加蒲公英15克,龙胆草、栀子各8克;湿热盛加苦参、泽泻、猪苓各7克。血瘀型症见: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反复发作,缠绵
病理科 皮肤科 - 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