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冻伤“二宜二不宜”
人的皮肤冻伤后很敏感,所以对冻伤后的皮肤及时正确地治疗有助于避免二次受伤。但治疗冻伤须掌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否则可能会加重伤情。 不宜用雪搓解冻,宜用温水浸泡。民间有冻伤后用雪搓解冻的说法,其实这样做不仅不会缓解冻伤,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皮肤红肿,起水泡等;冻伤后用热水或冷水浸泡冻伤部位也不正确。正确的方法是:将冻伤的肢体迅速放入温水,水温不宜超过40.5℃,以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 不宜穿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预防手脚被冻伤 柚子皮熬水
预防手脚被冻伤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柚子皮熬水泡脚。它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而且对防治冻疮也很有效。 取切成小块状的柚皮300克,清水1000毫升,干辣椒2克一并入锅熬煮15分钟,将水倒入盆中,用毛巾醮水热敷冻伤处,待水温适度后将手或脚放入盆中浸泡(皮肤破损不宜),若水温凉了可再添加热水,每次泡15分钟,此法可坚持多次。柚子皮性温,味苦辛,有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消肿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疗冻疮外搽妙方
当归、肉桂各6克,红花、花椒、干姜各50克,樟脑、细辛各15克,酒精1000毫升,将上述药入酒精内浸泡一周后备用。用法:外搽,早晚各一次,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快速治疗冻疮的方法
研究表明,对寒冷敏感的人最容易发生冻疮,习惯性冻疮患者多有遗传性。所以,生过冻疮的人每年冬天都应注意及早采取措施。区分病情巧用验方1.冻疮初起可用尖辣椒煎水涂搽皮肤,增加血液循环。也可用尖辣椒6克切成细末,用60度白酒 30毫升,浸泡10天,去渣过滤,即成辣椒酒,一日涂搽3~5次。2.冻疮尚未溃烂可用生姜10克切细捣烂,浸在烧酒内4~ 5天,滤去姜渣,用棉球蘸取搽患处,或将食醋煮热,趁温湿敷,一日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治冻疮食疗法
习惯性冻疮患者未发病前食疗法患者当受冻的部位皮肤苍白、有麻木感、微肿或瘙痒、疼痛,伴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适合食用熟附煨姜狗肉煲:取熟附片6克,生姜 100克(煨熟切片),桂枝3 克,狗肉200克,佐料适量。先将狗肉用油微炒,待皮色转黄,加水适量,以武火烧开后,加入药材及佐料,改用文火把狗肉熬烂,调味即可食用。也可食用杜仲枸杞丹参雀肉汤:取麻雀4只,杜仲9克,枸杞 15克,菟丝子10克,丹参15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夹竹桃泡洗治疗冻疮方
取夹竹桃叶子20片左右,加入适量冷水,用文火熬煮,待水颜色变为深绿即可。待水温降到手能接受的时候,泡洗生冻疮的手脚,耳朵可用毛巾沾水热敷。水凉后可加热反复使用5次。3天后,开始消肿,痛痒症状就会明显改善,坚持一周,即可痊愈。 使用此方注意两点:一是夹竹桃叶子煮出的水略有毒性,不要让幼儿使用,成人泡洗过后要注意饭前洗手;二是冻疮痊愈之后,要注意防护,加强体育锻炼。(官学明)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防卫战 冻疮民间验方
近日,天气开始变冷。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邓翠荣表示,预防冻疮,现在就要开始,再晚一段时间就要进入冻疮的高发期了。 桂林市民张帆最近遇到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情,由于天冷降温时没注意保护,她手上的冻疮再度复发,又痒又疼。张帆今年17岁,自从两年前长了冻疮后,每次发作时,手指都会变得很粗很红。张帆的妈妈非常心疼,四处为女儿收集治疗冻疮的偏方。“用了3个偏方,都没治好。”张帆的妈妈表示,她曾先后找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治冻疮中医艾条温和灸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由于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以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伴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冻疮患者多因阳虚使气血运行不畅,一旦外感寒湿之邪凝滞于脉络,久而久之便会使肌肤失去正常的养分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活血通络方法治疗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性损害,多由长期寒冷与潮湿,导致血管收缩,久之扩张,静脉血瘀,大量血浆渗出所致。另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外周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及多种慢性疾病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禀赋不足,阳气不能通达四肢,或感受风邪,气血凝滞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冻疮,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内服方赤芍12克,当归、姜黄、桂枝、鹿角片各10克,甘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简便实用治冻疮
冻疮以局部红、肿、痒、热、痛,甚则发生水疱、糜烂、溃疡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部位。在冻疮未溃烂之前,居家厨房取材即可治疗,而且简便实用,效果肯定。 生姜法:取鲜生姜适量,在火上烤热后随即切薄片,来回涂搽患处,至发热为度,日2~3次;或鲜姜若干,捣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于患处,日2次。 大蒜法:大蒜瓣去皮,入锅内蒸熟,在患处来回涂搽搓揉,直至蒜瓣搓碎揉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预防冻疮 涂搽治疗
入冬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一些市民经常开展户外劳作和活动,没有注意到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冻疮在不知不觉中又准时来“报到”,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让人颇为心烦。提醒大家及时预防,不再遭受冻疮的困扰。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冬季,我国有2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 冻疮多发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时发生,但是预防冻疮从秋末冬初就该开始。若能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冻疮、冻伤方三则
方一取桃仁10克,红花6克,干红辣椒25克(小儿酌减),水煎弃渣取汁,汁入木盆,先熏蒸患处,待水温降至38℃-43℃时泡洗冻疮处,每次泡30分钟,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预防冻疮,治疗1-2度冻疮,一般用药2-5次,局部红肿、热、痒、刺痛感觉消失,且不留瘢痕。方二654-2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混合外擦冻疮处,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本方可预防冻疮,治疗1-2度冻伤,或冻疮感染者,擦后10分钟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1..
«
3
4
5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