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中药七方治冻疮溃烂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厚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可选用下法:1.白及5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于患处.日2次,以愈为度。2.兔毛30克,烧灰存性。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预防冻疮按摩法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 首先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易患冻疮者要加强营养。另外,局部按摩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手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共15~20次,使其发热。 脚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脚心相对,左手按右脚心,右手按左脚心,两手同时用力,反复按摩15~20次。 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部,然后两手紧抱右大腿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溃烂迅速康复方
冻疮溃烂时,可用桂枝、辣椒、干姜等辛温药物或食物煎水熏洗即可迅速康复。而一旦溃烂,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细心照料.慢慢康复。可选用下法:1.白及5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于患处.日2次,以愈为度。2.瓦楞子适量,火煅脆.研细末,将药末撒于溃烂处,日3—4 次。溃烂后流脓较少者,也可用香油(芝麻油)调成糊外敷患处。3.黄柏5 0克,芒硝25克,共研细末,以冰水或雪水调糊敷于患处。(俞小飞)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治冻疮外用4方
冻疮,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冻疮一旦发生,在冬天里常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防治冻疮除做好日常防护外,中医药在这方面可大显身手。方一:生山楂300克或干山楂片150克,草红花100克,装入广口瓶中,加入60度烧酒(没过山楂约1厘米)。每日搅动,泡1周后可局部外用。用后添酒,始终保持白酒没过山楂1厘米。功效:活血通络、消肿祛寒。用于因寒冷受冻引起的局部红肿痒痛。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中药外治方
冻疮是天气寒冷时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经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而且发生过冻疮的地方还容易再次冻伤发,预防冻疮,除了要增强体质外,还要注意保暖,鞋袜要宽松舒适,晚上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脸和洗手脚,并可适当搽些油脂。对于冻疮的治疗,也可选用下列中成药。七厘散:取七厘散适量,加白酒少许,调成糊状,摊在消毒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连续用药3~5天,能消除红肿硬结,使冻疮痊愈。适用于冻疮未溃者。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冻疮药膳四则
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川椒吴萸粥 川椒、吴茱萸吝3克,大米 50克。将二药研为细 末备用,先取大米煮 粥,待熟后调入二药 粉,再加入少许食盐 调匀服食。冻疮患者每日1次。小茴香粥 小茴香10克,大米50 克,调料适量。将小 茴香水煎取汁,加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防治冻疮有决窍
冬季天气寒冷,一些人会生冻疮。冻疮常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一般只有红、肿、痛的症状,个别严重的可起水疱,甚至坏死。预防的办法是,在室外锻炼或劳动时,要注意对身体裸露部分(如手、耳)的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鞋不要过紧,因为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发生冻疮。若能平素做到用冷水洗手、洗脚和洗脸,就能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不易得冻疮。若已发生冻疮者,可采取一些措施,帮助痊愈。一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老人及小儿冻疮方
处方与用法:当归 20克,桂枝10克,赤芍 10克,细辛3克,甘草 5克,通草6克,大枣3 枚,黄芪30克,荚茱萸 5克。水煎服,每日I 剂,10天为1个疗程。功效:温通经络,化瘀止痛.主治小儿及老年人冻疮,每遇严寒则生冻疮者。其他人群血虚气弱而生冻疮,用之亦效。寒流到来之时服用数剂,且有预防冻疮的作用。(丽文君)冻疮是因寒冷所致机体新陈代谢障碍引起的组织损伤。得了冻疮以后,应当及时治疗,以免引起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末破溃者
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治法:新鲜茄子皮洗净,敷患处,干后取下,每日1~2次,同时可治老烂脚(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冻疮中药13方·冻疮 浸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治疗冻疮中药13方
【简介】冻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寒冷和潮湿,引起人体局部血管痊孪,麻痹郁血。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又为冻疮发病的诱因。【治法】 一:取桂枝50g,紫苏50g,加水煎煮,浸泡患处,每天3~4次。 二: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g,加水2000ml,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三:取夹竹桃叶50g,加水500ml,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冻疮 浸泡治疗方法
【疾病】冻疮【组成】取地里入冬后经霜打过的茄子秧150克【制法】加适量的水,文火煮20分钟,然后倒出一半在洗脸盆中,另一半在炉上温着。再将长有冻疮的手(脚)泡在盆中,随后不断地加入温着的水,直至全部加完。浸泡20分钟后(治疗脚部冻疮时,浸泡时间需长些),用干毛巾彻底擦干手(脚)部【用法】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浸泡一至两个疗程就可见效。【简介】如果没有茄子秧,用茄子柄亦可替代。在擦干的手(脚)上再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十滴水让你免受冻疮之苦
大家好!我是十滴水,是夏季最畅销的中暑防治药物。到了冬天,不少人认为我可以休息了。这你可就错了。冬天,我仍有用武之地。用我治疗冻疮,方法简单,效果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我是由大黄、干姜、丁香、辣椒、樟脑、薄荷等中药组成的。其中大黄逐淤通络,能抑制多种细菌。干姜、丁香味辛性温,能温经行气、散寒通络,促进血液循环。辣椒味辛性热,能刺激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使热量向体表传导。樟脑消肿止痛,
病理科
皮肤科 - 冻疮
1..
«
3
4
5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