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辨治举例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瘾疹”。其特点是风才骤起骤退,瘙痒剧烈,发无定处,消退不留痕迹。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隐疹难求一方洽,惟记辨证以应机”。荨麻疹诱发因素复杂,临床证候多样,故治疗非一方一法可统治。冲任不调证辨证要点:风团反复发生,或与月经周期有关,或更年期月经不调,伴烘热汗出。治疗以调摄冲任、调和阴阳为法,选用二仙汤合四物汤、桂枝汤加减。典型病例:患者,女,60岁。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荨麻疹 服第一次后出汗

组方木通6克,荆芥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苦参6克,苍术10克,蝉衣10克,知母10克,大胡麻10克,甘草9克,牛蒡子9克。服法水煎,早晚各1次,服第一次后出汗。治荨麻疹。(孙凝淦)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赵炳南论治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困难。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已故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赵炳南教授对此有独到的思路和见解。赵炳南论治慢性荨麻疹风寒型、血虚受风型的经验已广为人知,但以阴阳不调、气血不和立论,以调和阴阳、中和气血法配合灵活多样的外治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尚少有人知。我们近年又收集到大量赵炳南上世纪70年代的原始病历,从中发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今特以病例介绍如下。  典型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治验心得

病案举例:杨某,女,26岁,6月5日初诊。两手臂忽起风团,融连成片,自手臂内侧逐渐蔓延至外侧,而以手臂内侧为主,皮疹色淡,瘙痒。接触冷水后风团增多,瘙痒加重。大便较干。舌质淡,舌体稍胖、苔白腻,脉浮、重按无力。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三仁汤加减。处方:麻黄5克,连翘10 克,桑白皮15克,赤小显30克,杏仁10 克,豆蔻1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山药10 克,防风10克,车前草1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浮萍疏风止痒 治疗风疹

浮萍善于疏风解表,清热止痒。治疗风疹,余常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的麻黄方和荆防方。前者治风寒型荨麻疹(疹色发白),方用:麻黄、干姜皮、浮萍各5克,杏仁、陈皮、丹皮、白僵蚕、丹参、白鲜皮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麻黄、姜皮、浮萍散寒解表,驱除风邪,使邪从汗解;用杏仁、陈皮宣肺理气,有助于驱邪外出;丹皮、丹参养血活血,使“血行风自灭”;白僵蚕疏风通络,白鲜皮祛风止痒。活血、宣肺以治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玫瑰糠疹小偏方

上海读者孙健荐方:五加皮、大腹皮、浮萍、桑白皮、丹皮、白鲜皮各12克,地骨皮、茯苓皮、扁豆各15克,当归、陈皮、蝉蜕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李斌点评:玫瑰糠疹是一种轻度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以及过敏等因素有关,有自愈倾向。目前中医治疗多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等方法为主。读者所荐方似以“五皮散”(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姜皮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 瘙痒剧烈 辨证分型治疗

荨麻疹为最常见多发皮肤病,瘙痒剧烈,抓后起大小不一条状丘疹团块,时起时消,无定时发作,有的短期内治愈,部分迁延时间较长。其病因机较为复杂,在临床中对此病辨证分型治疗,获效明显。  胃热炽盛症见瘙痒难忍,抓后皮疹色红,烦躁不宁,胃脘灼热,口苦口渴欲饮,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证属胃火炽盛,风邪侵袭。治宜清胃泻热疏风。方取:生地30克,丹皮12克,黄连10克,石膏10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患荨麻疹 盐敷可治

荨麻疹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轻者瘙痒难忍,严重者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用盐水热敷膝盖内侧可以有效缓解荨麻疹症状。中医认为,中老年人阴血不足、感受风邪便会导致荨麻疹。膝盖内侧的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作用。盐,味成人血,有养血止痒功效。取食盐20克,用 50℃热水500毫升溶解,毛巾浸泡后热敷双侧膝盖内侧。每次10分钟。每日2~3 次。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免受风,禁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出汗的地方会起疹吗

有很多医生和患者认为:出汗的皮肤是不会起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某女患者夏季起疹最为严重,腋窝处汗多,而腋窝处银屑病皮损也很多;某男患者素不易出汗,经过锻炼、多穿、适当饮食羊肉汤后开始出汗,却在最先出汗多的手指缝有新的米粒大红色银屑病皮损出现……  在本系列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把银屑病皮损称为“白汗”。意思是,银屑病皮损从实质上来讲和汗是一致的,其目的是“给邪出路”。人体内邪气的产生和积聚只能控制而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的中医辨治

瘾疹病名首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后世又称风疹块、蓓蕾,现代医学称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其病特征是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延数月数年,经久难瘥。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痒疹。”又云:“夫人阳气外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春患麻疹食疗调治

一、薄荷芦根饮取薄荷12克,鲜芦根30克,白糖15 克。将芦根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熬半小时。然后把薄荷择净,放入煎锅中,加适量水,武火急煎3分钟起锅过滤。合并芦根、薄荷药汁,最后将白糖倒入药汁中,搅匀即可。用法是频频饮服,每次30~50毫升。本方功效是清热生津、透疹外出,适用于麻疹初期,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红多泪,目赤畏光,烦躁不安等。二、菊花饮取菊花15克,薄荷10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寒冷性荨麻疹经验方

经验方:桂枝10克,地肤子20克,荆芥、防风、羌活、干姜皮、土茯苓各12克,威灵仙、蝉蜕、赤芍、川芎、柴胡各6克。加减:表虚加黄芪12克;头痛加白芷10克;易出汗,遇风即起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顽固不愈加附子5 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寒冷性荨麻疹患者40例,治愈31例,好转3例,无效6例。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