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 治疗瘾疹的医案观点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并伴有瘙痒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类似于西医的荨麻疹。中医外科教材对瘾疹的辨证多从寒热论治,认为风团若色红多属于热,如风热或血热,用《外科正宗》之消风散或犀角地黄汤等疏风清热凉血的药物来治疗。若风团色苍白,多属于寒,如风寒束表,一般常用桂枝汤或桂枝麻黄各半汤疏风散寒。仝小林在临床中却常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或升阳散火汤治疗风团色红伴灼热感之瘾疹,看似属热,但却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治疗暂予桂枝麻黄各半汤外散透邪

董某,女,31岁,2014年6月24日初诊。患者反复周身发风团7年余,发作时瘙痒明显,自服“开瑞坦”等抗过敏药后症状能减轻,但停药后复发,近半年来风团日夜均有发作,下半夜发作最甚,风团色鲜红,压之褪色,分布在背部、四肢、腹部等。舌淡红,苔薄腻,左脉略滑,右脉弱。诊断:瘾疹。辨证属于风邪外袭,火郁于表,正气不足夹湿。治疗暂予桂枝麻黄各半汤外散透邪,控制瘾疹发作,再议扶正。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顽固性荨麻疹“风疹块”临床治方

荨麻疹属过敏性疾病,属中医 “瘾疹”范畴,俗称“风疹块”。选用大定风珠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患者31 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31例中,男性17例,女性14 例;年龄21~65岁,平均41.9岁;病程2~23年,平均7年。3l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全部病例均属典型性荨麻疹,无合并症,临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口干多饮,大便干燥,怕风等症状,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辨证为阴虚风热型。二、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临床以方药加减

寒冷性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机体营卫不和,风寒郁滞肌表,故而不胜外界风寒相侵,遇冷则产生风团,所以发病,在治疗上多采取固表护卫、辛温解表、活血祛风之剂治之,笔者临床多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投之,但临床效果多喜忧参半。笔者通过反复思考和临床验证,认为,“发汗法”对于一些运用常规辛温解表无效的患者,经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附笔者治疗的一则医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麻疹的症状和治疗 中医验方民间偏方

麻疹【病因与症状】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靠空气飞沫传染,病人足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麻疹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以发热、眼和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性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1.前驱期一般为3~4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和眼部发炎及麻疹粘膜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伴全身瘙痒 轻清宣散治方

陈某,女,24岁,1990年生, 2014年5月24日初诊。就诊时令:小满。 患者主诉荨麻疹伴全身瘙痒9个月。患者9个月前因工作压力较大,情绪低落,开始出现荨麻疹,全身皮肤呈风团、红斑伴有瘙痒,遇热发作,并与情绪有关;心情急躁时发作尤甚,温度下降,情绪平稳后约半小时自行消退,有轻度头晕,饮食、睡眠可,大便日1次,黏滞不爽。小便调,月经延期,每次延后约半个月,经量、经色、经质正常,末次月经行于20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取肚脐神阙穴针刺拔火罐

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痦瘤”“瘾疹“风团等。中医学认为荨麻疹多由于患者赋禀不受,又食鱼虾等腥荤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实热;或因平素体虚工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再有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阴血不足,复受风邪而诱发。因赋禀不耐,初起为风寒外袭或风热客表,致营卫不和,邪气郁于腠理,外不得透达,内不得疏泄故见风团,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麻疹治于中医 六经辨证分析与探讨

治疗经过 李某,女,66岁。2014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诉浑身痒,发热10余天,皮肤有红点,抓挠出血方止。每天夜里2点加重,十分痛苦。西医诊断为麻疹,经治以抗病毒、抗过敏、抗菌等药物未效反而加重而求治于中医。 患者现口干,口苦,饮水一般,腹痛,大便不成形,略汗出,略盗汗,怕风,略喘,夜尿1次,纳可,目干,心烦,舌红,苔干,脉弦数,腰腿疼痛,头晕。 六经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柴胡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用全蝎

处方:黄芪、乌梅各15克,蝉蜕12 克,荆芥、桂枝各10克,防风、炙甘草 各9克,蛇蜕6克,麻黄4克,细辛3 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扶正祛风,散寒止痒。主治:荨麻疹,中医辨证为风寒束表 型,症见水肿性斑块白色或皮肤色,瘙 痒,遇寒加剧,得暖则减,伴周身畏寒, 舌淡苔白,脉浮紧。 罗亚男全蝎鸡蛋 治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常反复发作,时轻 时重,可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 气虚血瘀寒闭案

气虚血瘀寒闭案谷某,女,20岁,2014年4月26日首诊。患者头面胸背部起痒疹已三四年,多家医院诊为荨麻疹,中西药治疗未效。痒重时抓破出血,痒可暂止,止后复作。常年手足凉,月经后期、经前腹痛已三年。患者现胸背部散在大小不等黑褐色丘疹和挠痕,舌质淡紫,苔薄白滑,脉细弦,划痕隆起(+++)。辨证:气虚血瘀,阳气郁闭,肌肤失荣。治法:益气温阳,活血疏表。药用:生黄芪30克,当归尾20克,白芍20克,熟地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 营卫失和蓓癗案

营卫失和蓓癗案郭某,女,43岁,2013年5月25日诊。患者四年前感冒后身起痒疹,医院诊为“荨麻疹”,服抗过敏药痒可减轻。但由小痒疹逐渐转为起大片或条状隆起,刺痒时轻时重,四年不好,生气即胃疼,痒疹加重。刻诊:全身散在条状或片状隆起,挠后明显。皮肤粗糙。面色淡暗,苔白腻,脉弱,划痕(+++)。辩证:病初风邪伤表,营卫失和,病中肝气犯胃伤脾,肌腠气血壅滞,病发蓓癗。治法:调气血和营卫。用药:当归15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已年余 加重半年 治法疏表通阳

脾虚气阻瘾疹案武某,男,38岁,2014年3月8日诊。患者自述患荨麻疹已年余,加重半年,多医诊治未效。现周身满布丘疹刺痒,昼轻夜重,纳呆,便溏不畅,手足凉。有失眠已六七年。见:面及全身散在褐色丘疹和抓痕,无水泡,口围目围轻度浮肿,舌质淡暗,苔白腻厚,脉细缓,划痕(+++)。辩证:风邪蕴结,阳气闭郁,脾虚失运,湿蕴中焦。治法:益气健脾,疏表通阳。药用:生芪30克,生白术30克,茯苓30克,木香20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