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铎从态论治重度荨麻疹

姜良铎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 从医 50 余 年, 在发热性疾病、 呼吸病、 肝病、 老年病及内科疑 难病的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且疗效突出, 素以 解决疑难病症而著称, 擅长制定医疗决策和健康 计划, 因其卓著的临床疗效和深刻的学术见地, 使 我们在师承的学习过程中受益良多。特别是在治 疗过程深刻体会了老师“从态论治” 的学术思想, 给予我们处理临床复杂问题以清晰路径和有益启 发, 在此与同道分享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主治荨麻疹中医验方 西医疗法

荨麻疹【病因与症状】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常因某种食物、药物、生物制品、病灶感染、精神因素、肠寄生虫、外界冷 热等刺激引起。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团,伴有瘙痒和灼热感,少 数患者可有发热、腹痛等症状,特点是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愈后不留任何 痕迹。根据病程长短可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数周消退, 原因较易追查,除去原因后。迅速消退。慢性荨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中医教你来辨证什么是荨麻疹 食疗小贴士

什么是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如何自我诊断√ 根据皮疹为风团,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及各证的特点,不难诊断。皮损为风团、红斑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常突然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孙世道辨治慢性荨麻疹临床经验

孙世道( 1938- ) , 男, 教授,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名中医, 上 海近代中医流派“中外夏氏” 临床传承中心导师, 师从海派 中医夏氏外科夏涵教授。1962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现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系该校首届毕业生。从事中医外科、 皮肤 科医疗工作 50 余年, 擅长衷中参西诊治皮肤病, 临诊时中西 贯通, 病证结合, 内外兼治, 处方灵活, 不拘定规, 取得了满意 的疗效。历任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多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为表现。反复发作≥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 时多时 少, 时轻时重, 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者, 称为慢性荨麻 疹 [1-2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 80% 的 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诱发因素 [3 ] , 因此各种手段未必 能发挥确切效果且并非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基于发病特点探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法则

荨麻疹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 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的皮肤疾病,病程 超过 6 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荨麻疹在中医学中又 称 “隐疹”或 “瘾疹” ,运用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 历史由来已久。既往古籍资料多从外邪尤其是风邪 论治本病,而近代则更为注重该病发生的内因 [1 ] , 且对荨麻疹的治疗无论从病机理论、治法、证型及 方药的分类都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现代医学已提出 慢性荨麻疹并非急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儿童荨麻疹用中药外洗

临床用中药洗剂对30例儿童 丘疹性荨麻疹进行治疗,I临床效果 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共30例患儿,男17例,女13 例;年龄3~7岁,皮疹见于躯干与四 肢,呈疏散分布,初始为红色风团, 风团消退后表现为黄豆至花生米大 小而质硬的水肿性红色丘疹,中心 有水疱。有9例因抓挠继发化脓感 染。二、治疗方法处方:苦参、黄柏、黄连、紫草各 15克,地肤子、苍耳子、百部各10 克,冰片5克。用法:将上述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 通络法指导“针药并用”治之

通络法在慢性荨麻疹诊治中的运用研究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 不仅包 含了络脉生理病理及其病证, 而且创造了调络治病的特 殊方法, 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通络法则是在络 脉理论的指导产生的。由于络脉中的气血津液痹阻不 通是络脉病证的共同病机, 所以 “ 通络” 是治疗络脉病证 的总原则。笔者就络病学说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关系 及运用通络法指导慢性荨麻疹的诊治进行论述。1 络病学的起源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清热止痒处方

慢性荨麻疹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 程通常在3个月以上, 或间断反复发作, 皮损一般为 形态不一、 大小不等、 边界清晰的水肿性斑块, 瘙痒 剧烈, 时隐时现, 消退后不留痕迹。 属于中医学 “瘾 疹” 范畴 [7]。 《诸病源候论》云: “邪气客于皮肤, 复逢 风寒相折, 则起风瘙瘾疹” 。 禀赋不耐, 营卫不固, 表 虚自汗是本病的根本病机。 西医认为荨麻疹是一种 变态反应性疾病, 慢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滋肾丸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程某某,男,45岁。2006年4月25日诉3年前来贵州工作,本地湿热气候使之很难适应,长期水土不服。2003年底不明原因患顽固荨麻疹,多家医院诊治,除静脉滴注激素可以缓解一时,一般抗过敏药均无效验,曾服用防风通圣散、湿毒清等祛风清热中药,毫无效验。细询之,其荨麻疹半夜由肚脐向周围皮肤逐渐蔓延,腰背四肢遍布隐疹,抚之碍手,瘙痒难禁,无法安稳入睡,至天明时,隐疹又渐行消退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从营气与营阴探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发热伴出疹症是温病营分证常见的证候, 探讨 营分证的本质及治法对于发热伴出疹症的临床治疗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 “入营 犹可透热转气” [1]61 以来, 古今医家、 学者进行了诸多 研究, 探讨了 “透热转气” 的机制、 方药及临床运用, 形成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对于营气和营阴的认识是 理解 “透热转气” 的关键。营气、营阴与血1. 营气 营气的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 (以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疏风清热主治瘾疹中药方

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名中医、新疆昌吉州中医学会终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一部,获国家专利一项。组成:连翘15g,羌活9g,防风9g,荆芥穗9g,川芎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