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皮肤瘙痒用蝉蜕

许多患有慢性荨麻疹的老年人,经常会有皮肤瘙痒,起扁疙瘩,搔抓后堆积成片的症状。这些症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急性发作时自觉剧痒、烧灼或刺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中医认为本病为老年人卫气不足不能固表,毛孔疏松或汗出受风所致。治疗宜疏风解表止痒。蝉蜕为蝉的幼虫变为成虫肘蜕下的壳,其味咸性寒;入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透疹、解痉的功效,为治疗风疹瘙痒的常用药。长期患有皮肤瘙痒的老人可用蝉蜕5 克,加水250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花椒水除风疹

风疹,又称为荨麻疹,其病理改变是局部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渗出性水肿,皮疹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病损小时可散在发生,当面积较大时,可融合成片,颜色发红或苍白,周围有红晕,压之褪色。皮肤受损部位稍硬,有瘙痒和烧灼感。中医认为,风疹多是由于感受风邪,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相搏,发于皮肤所致。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花椒水治疗本病,收到良好的效果, 具有止痒和减轻烧灼感的效果,现介绍如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防治寒冷性荨麻疹方

寒冷性荨麻疹,指冬春季节,有些人一遇到寒风扑面或接触冷水后,全身就会出现发痒和起风团等症状。其特点是遇到寒冷空气、接触冷水或冰冷物体后,突然感到皮肤发痒,随之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孤立不成片。搔抓后皮肤出现明显抓痕,呈潮红色,可持续 30~60分钟,消退后还可以反复发作。对于寒冷性荨麻疹的防治,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有冷空气特别是“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尽量避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中药小验方

有这样一些人,只要寒风一吹或碰到冷水,暴露部位的皮肤就会灼热、刺痒,接着全身出现“风团”一样的皮疹。所以,一到冬天,他们就全副“武装”,用口罩、帽子、手套把自己的脸和手包裹得严严实实。对此,皮肤科专家提醒,这是典型的寒冷性荨麻疹,一种由冷空气引起的过敏反应。  冬季空气干燥,皮肤湿润度下降,过敏体质的人在寒冷刺激下容易发生寒冷性荨麻疹,尤以女性居多。  是不是寒冷性荨麻疹  用冰块测试  通常,寒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戟芪饮治顽固性荨麻疹

顽固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深感苦恼。中医认为,顽固性荨麻疹多因阴血不足,又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邪正交争,导致皮疹发作。治宜助阳固表。戟芪饮治之.疗效颇佳。患者不妨一试。方法:巴戟天15克,黄芪30克,龙眼肉8枚,白术、续断、橘核各10 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剂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 1—2个疗程即可获痊愈。 方中巴戟天甘温能补,辛温能散,专能入肾鼓舞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导赤散治荨麻疹体会

导赤散出于《小儿药证真诀》,方由生地、木通、竹叶、甘草组成,适用于心经热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等症状,笔者在临床中取其新用治疗荨麻疹,获得较好疗效。  曾治患者孔某,女,17岁。躯干、臀部、四肢起蚕豆大红色纺锤型丘疹,散在分布,瘙痒剧烈,反复而发十余日。服扑尔敏、赛庚啶、敏迪,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霜等,止痒当时,过后仍痒难忍,烦燥不安,夜间难以入眠。查见除红色皮疹外,述其小溲色黄,舌质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症状 荨麻疹怎么治疗

荨麻疹症状为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荨麻疹怎么治疗? 可合理选择中药方治疗荨麻疹 处方:苦楝根皮60克,酒精1000毫升。 用法:苦楝根皮用酒精浸泡2天,取出浸出液,外擦患处。寒冷性荨麻疹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20克,生地20克,苦参20克,苍术1 2克,蝉蜕6克,甘草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春天多见荨麻疹中医治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块,可迅速发生与消退。春天万物复苏,是荨麻疹的多发季节。  荨麻疹按照病期,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荨麻疹风团发生较快,数小时内逐渐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甚至1日可发作多次。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较轻,皮疹数目较少,躯干四肢有大小不等的风团块,有痒感。中医治疗荨麻疹,给以疏风清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荨麻疹内服外洗验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鬼风疙瘩”,是一种春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患病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或红丘疹,十分瘙痒。下面介绍治疗荨麻疹的内服外洗验方,供参考使用。内服方: 防风、荆芥、蝉蜕各6克,地肤子9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外洗方: 败酱草30克,水煎后去渣取汁,放置到30度左右,用小块纱布浸煎汁,洗敷患处。每日1—2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中药散剂治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中丘疹性荨麻疹常见于婴儿与儿童,但青年与成年人也可见到。一般认为荨麻疹与外界环境、食物、蚊虫叮咬等引起的过敏有关。治疗上西医多以内服抗组织胺药及外用洗剂治疗,有一定副作用。笔者以中药散治疗150例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处方:炉甘石45克,黄柏、枯矾各37.5克,冰片15克,樟脑22.5克,滑石粉375克。上药共研细粉,过筛,混匀,贮瓶用蜡密封备用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治疗慢性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脱敏煎

崔某,男,46岁,2009年8月6日初诊。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时起时消,反复发作,3年余,经用盐酸西替利嗪、扑尔敏等只能暂时缓解,移时则发。1周前因淋雨后,全身皮疹又起,经注射地塞米松针、葡萄酸钙等,皮疹减少,瘙痒减轻,但停药后又大片续起,无奈求治于中医。刻诊:全身散在扁平疙瘩,色红、灼热,瘙痒难忍,越抓越痒,心烦急躁,舌质尖红、苔白腻、根部厚,脉沉滑。诊为瘾疹,证属湿热内郁,外发肌表。治宜宣发肺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怎么根治?中医辩治

春季是荨麻疹的好发季节,该病俗称“风疹块”,发病往往比较急,风团又多又大又红又痒,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较早,称之为“瘾疹”,认为本病多属虚证,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体虚有关。主要表现有寒、热、虚、湿等症候,虽干变万化,但都与风有关。1.风寒型风团呈白色或淡红色,瘙痒,遇冷加剧,得暖则减;苔白舌淡,
病理科 皮肤科 -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