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松香粉治带状疱疹

方药纯净松香粉3~4丸。  用法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2次凉开水冲服。服药后若有头痛和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明显者,可减量、增次或粗粉装胶囊服用。  说明《神农本草经》云:“(松香)主痈疽恶疮,头疡门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据临床报道,治愈46例,显效22例,无效3例。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五香粉敷脐 治带状疱疹

笔者应用中药五香粉敷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 好,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选用木香、降香、乳香、丁香、香附各 200克研成细粉,装瓶备用。应用时洗净脐部,将药粉 填满脐窝,外贴伤湿止痛膏,每口1次。 广西桂林 陈云芳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疗缠腰蛇的偏方

方剂组成: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3条。共研为末,香油调和搽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临床观察,轻则3日愈,重则5~6日可愈。  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等。本病多属肝经湿热之故。湿热之毒相互搏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热毒盛则发生赤红灼烫,湿不疏泄则成水疱。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大黄、冰片泻火解毒,可去热毒,蜈蚣搜风通络,以毒攻毒,三药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简验方

1.地龙末(蚯蚓), 用凉开水调匀搽患处。若疱疹已破流汁水者, 可抹去黄水后,外敷地龙末干粉亦可。2.自挖生蚯蚓三条(白颈者佳)焙干研末,调桐油或茶油抹敷患处效良。3.生蚯蚓十条, 洗净放于碗内,撒适量白糖,将碗盖好,等化水后(约 2-3小时即化为水), 用水搽抹患处效良。4.马齿苋捣烂外敷或取汁抹搽患处效良。5.用生石膏粉与桐油或茶油,调为软膏,搽抹患处效良。6.丝瓜壳烧灰研末调茶油或桐油搽患处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中医辨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多在春秋两季。其病程一般为2~3周,病后不复发,可终生免疫。部分患者病后局部留有疼痛,称为“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临床将带状疱疹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证,对症治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解毒化湿治缠腰火丹

带状疮疹即“缠腰火丹”,多发于腰胁区部位,亦有发生头面部者,称“飞蛇丹”。其病因以火毒为要,以热毒客于肝经者为多见。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中老年人。  察其病因,外因有风、火、毒之诱,内因多由于久食膏粱厚味,情志失畅,心肝郁火,气滞血瘀正气亏损等引起。病在头面部属上焦,多由心、肝火旺,风热外袭;病在腰胁区属中焦,多由肝胆、脾、湿火循经外发;病在脐下或下肢,属下焦,多由湿热毒下注引发。所以临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牛黄解毒丸外治带状疱疹

取牛黄解毒丸5粒,研成细粉,放入无菌大口瓶内,加入70毫升75%的酒精浸泡20分钟左右,再用玻璃棒搅拌,使药物充分溶解,在搽药之前,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处冲洗干净,蘸干后,用消毒棉签蘸药液直接涂搽病变部位,外用无菌纱布覆盖疮面,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或愈。(荀谣)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速效救心丸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以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及局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据临床验证,本病采用速效救心丸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较好。方法:取速效救心丸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取速效救心丸适量,研成细末,以米醋调成稀糊状,用无菌棉签蘸药涂于患处。若溃烂流水者,可直接将药末撒于患处,再以无菌纱布覆盖,每天2-3次。一般用药后2-8天疼痛消失,5-12天可获痊愈。郭旭光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瓜蒌红花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吠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常疼痛难忍,小医称之为“缠腰火龙”。明代名医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记载.瓜蒌红花煎对带状疱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多为肝经郁火、痰浊阻络引起.瓜蒌有清热化痰、散结止痛的作用,佐以红花化瘀止痛,生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可治疗带状疱疹。取全瓜蒌 30克、红花6克、生甘草3克,水煎2次;共取汁300—5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内外合治带状疱疹方

外用方:马齿苋50克,青黛50克,僵蚕30克,天花粉50克,贯众60克。共研细末,高温灭菌备用,根据疱疹面积适量运用。每次先放一层纱布在疱疹上,将药沫薄薄涂在上,再用纱布敷上,每日1次,每次敷4~6小时。  内服方:贯众15克,马齿苋30克,僵蚕8克,天花粉15克,广胆草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10克,甘草5克。水煎服,饭后温服,每日1剂。  病案举例:  周某某,女,67岁。20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治法五则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疼痛性水疱型皮肤病,其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症”等范畴。病因多由情志不畅,肝胆火盛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又感毒邪所致。参考以下治方施用,可见良效。1、板蓝根适量煎汤后,外搽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2、鲜飞扬、雄黄各适量,将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末0.2克调匀,涂抹患处。3、金挖耳(又名野向日葵)适量(鲜者为佳),用口嚼烂后敷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五味消毒饮

孔某,男,51岁,2011年6月13日初诊。自述一月前,右上肢发生4处大小不一的条状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绿豆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疼痛剧烈。在本地卫生服务站予更昔洛韦、聚肌胞注射、服甲钴安、维生素B1、芬必得,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干涸消退。但上述部位遗留神经痛的症状却有增无减,仍陈发性剧烈疼痛,甚时如针刺状,难以忍受,晚间不能安眠。  查见上述部位皮损处肤色仍红,触之灼热。口干口苦,舌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