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蛇盘疮”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四方

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俗称“缠腰丹” 或“蛇盘疮”,多发于胸及腰部一侧,也有发于颜面和四肢者。初起出现不规则小红斑,随即红斑上见成簇小水泡;小水泡沿神经分布形成带状。局部灼热,伴有剧烈疼痛。治疗方剂如下:1.鲜马齿苋、花生油适量,将马齿苋捣为糊状,加花生油调匀搽患处,干后再涂。2.五倍子,雄黄各10克。用法:两药共研细末,香油调搽患处。3.雄黄,枯矾各等量,共为细末,以温开水调匀涂患处,每日2次。4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什么是毫火针?治带状疱疹毫火针

毫火针是针灸特种针法之一,是纤细的火针,直径细至0.25毫米。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的发展与延伸,属火针疗法之一,具有安全、无痛、奇效、微创等特点,火针的适应症都适合毫火针。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疮”、“缠腰火丹”,认为其多与正气不足、湿热内蕴、壅阻肌肤有关,致使气滞血瘀、经络失疏、循肝胆经外发而成。早期除了常规的抗病毒和外敷中药等治疗外,如能应用针灸加毫火针,可大大缩短疗程,防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中药方

笔者发现,有个别中医大夫一见到带状疱疹就直接选用龙胆泻肝汤(丸)治疗,这是不应该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 “缠腰火龙”、“ 缠腰火丹”、“ 蛇丹”、“蛇串疮”、“ 蜘蛛疮”范畴。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性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初次感染发作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在年老体弱免疫功能减弱时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分型论治天疱疮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又称为火赤疮。本病多由心火脾湿内蕴,外感风热毒邪,阻滞皮肤所致,多发于中年人,损害散发于全身皮肤,尤以受压及摩擦部位为重。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热毒炽盛大多发病急骤,出现成片水疱,鲜红、糜烂、灼热,或有血疱,或有渗血,或有感染,红肿疼痛;常伴有寒颤高热,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中医缠腰火龙 中药外治法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龙,主要以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继之呈簇集水泡,伴明显神经痛为特点,中药外治法可收到较好疗效。方一 仙人掌(鲜)50克,去刺,去皮,捣为泥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方二 黄连、半边莲、明矾各10克,白芷、细辛、川乌、雄黄各6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成细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方三 生白石灰500克,大黄片100克,麻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蛇丹”“蛇串疮”偏方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或“蛇串疮”,症状为水疱成串成簇,晶莹饱满,水疱根部皮肤潮红,疼痛明显。处方: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焦栀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5克,当归15克,生地黄30克,柴胡12克,茯苓10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服。本方具有清肝胆湿热之功,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有明显疗效。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一味中药可治

带状疱疹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菟丝子粉治疗本病26例,获效颇佳,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26例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25~66岁。患者均于一侧腰部或胸部、头面部、颈部出现云片状红斑,继而出现成簇疱疹,小如粟米,大如绿豆,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各簇疱群之间皮肤正常,自觉患处痛如火燎。患者多曾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而来诊。二、治疗方法到药店购买菟丝子炒至表面呈黄色,微鼓起时取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中药膏外敷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3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6~68岁;病程3~18天,’其中发病后 1~2天内就诊者25例,5天内就诊者7 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及皮损。二、治疗方法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芙蓉叶、泽兰各等份。制法:上药研成细粉,另取4倍量的凡士林,加热至。70%~80%,使之熔化,待温度降至40~C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艾灸法 棉花灸 梅花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有超过8周者。西医治疗以抗病毒等为主,但多疗效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带状疱疹 风疹 天疱疮经验方

方法:取新癀片数片,斥冷开水调化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3次;同时内服新癀片,每次2~4片,每日3次,一般用药1~3天结痂,2周左右痊愈。主治:带状疱疹。石春华治风疹方处方:浮萍、鱼腥草各15克,徐长卿,白蒺藜、蝉蜕,金银花各12 克,防风、赤芍、牛蒡子各10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主治:风疹,中医辨证为风热型,症见皮疹布满面部、全身,呈浅红与深红色斑丘疹,微痒,伴发热,耳后及枕骨下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活络化瘀止痛治之

魏某,男,69岁,2013年9月3日初诊。 患者于3个月前,右小腿、踝、足部发生几处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绿豆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痛剧。在当地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西药更昔洛韦、聚肌胞、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虽干涸结痂消退,但后遗神经痛症状基本未减,呈阵发性,甚时如针刺汤泼火灼,难以忍受,晚间根本不能入眠。查见患处皮肤色呈暗红,触之有灼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痛 方药组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轻者2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重者可延长到1个月以上,部分病人在皮疹消失数月内仍可后遗神经痛症状,使患者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的“缠腰火丹” “蜘蛛疮” “蛇串疮” “火带丹”等范畴,好发于老年人及体虚者的胸背、胁肋、腰腹部位,也有发于头、面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