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癣病
湿疹
痤疮
冻疮
鸡眼
斑秃
祛斑
白发
脱发
雀斑
荨麻疹
性病
瘙痒/过敏症
带状疱疹
各种皮炎
皮肤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
该患者前曾因下肢疼痛、行走不便来诊,就诊期间出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月后疱疹结痂,再来门诊就诊。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发病72小时内及时治疗,疼痛程度会明显减轻,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会大幅下降。兹摘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之脉案。何某,女,73岁。2013年4月2日初诊。患者主诉带状疱疹一月余,已结痂,现遗留疼痛。大便干。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全瓜蒌60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中医“蛇串疮”和“缠腰火丹”
带状疱疹,中医形象地称之为“蛇串疮”和“缠腰火丹”,常于季节急剧变换或疲劳、感冒后等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病毒而发病,特点是沿一侧周围神经出现簇集水疱,呈群集带状分布,好发于胸、面、颈、腰等部位。 患带状疱疹的早期,除了常规的内服抗病毒药物和外敷中药外,尽快应用针灸疗法可大大地缩短疗程,防止红疹继续扩散并预防出现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后遗症)。 带状疱疹好发于体弱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在人体免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韩正光介绍中成药巧治带状疱疹
特约专家、河南辉县市省百泉疗养院主管药师韩正光带状疱疹,中医谓之“缠腰火丹”、 “蛇串疮”等。认为其主要病因是湿热火毒侵犯皮肤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局部皮肤成簇水疱,痛如火燎为特点,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和止痛。近年米,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以下中成药有较好疗效,且经济简便。六神丸。六神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取六神丸适量研成粉末贮瓶密封,用时以碘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临床上治带状疱疹 中医用蚯蚓
地龙即蚯蚓,中医认为,地龙味咸性寒,入肝、胃、肺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地龙入药大解热毒、敷漆疮,涂丹毒,解射罔毒,主蛇伤痛,解蜘蛛毒。”临床上治带状疱疹效果显著。方一干地龙5条,白草霜12克,研末,菜油调匀涂患处,每日2次,连涂1周。方二鲜地龙20克,鲜韭菜根30克,共捣成泥状,调入少许芝麻油,贮瓶置阴凉处备用。用时以药糊涂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2次,一般2-5日内可获愈。方三鲜地龙10条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蛇串疮”针刺和斑痕灸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带状疱疹神经痛,中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尤其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其临床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的皮肤痛觉过敏、感觉异常、自发性烧灼样痛或刺激痛,或伴有剧烈瘙痒,严重者可使病人寝食难安,生活质量降低。 在治疗方面,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抗癫痫药、营养神经药物等,其在止痛效果方面虽然有一定疗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热疮”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施治
单纯疱疹,中医学称之为“热疮”“火燎疮”,是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好发于唇部、鼻孔周围、面颊及外生殖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本病易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肺胃二经,热气蕴蒸肌肤;或由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因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若先天不足,外感热毒,热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将出现危重症候。 现代医学认为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治疗暑热季节出现的带状疱疹及痢疾验方
增损双解散出自《伤寒瘟疫条辨》,“解散阴阳内外之毒,无防不至”,主治“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干则头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肿,注于皮肤则斑疹疮疡,雍于胃肠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睑肿痛,结于太阴则腹痛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该方组成:白僵蚕9克,全蝉蜕12个,姜黄7克,防风3克,薄荷叶3克,荆芥穗3克,当归3克,白芍3克,黄连3克,连翘3克,栀子3克,黄芩6克,桔梗6克,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局部红肿糜烂 处方加减用法
带状疱疹神经痛处方:当归15克,赤芍、生地、枳壳、 元胡、桃仁、红花、川芎、柴胡各10克,丹 参30克,甘草3克。加减:气滞加川楝子、郁金、香附各 10克;血热加丹皮、栀子、黄芩各10克; 气虚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黄芪20 克;疼痛严重加乌梢蛇3克(焙干研为细 粉冲服),全蝎3克(焙干研为细粉冲 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主治带状疱疹神经痛。 林卫志带状疱疹,中医 称“缠腰火丹”,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赵炳南称之“串腰龙”治方详解大全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部、胸胁,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类似,已故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先生称之为“串腰龙”。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缠腰火丹记载: “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伴神经痛 采用中药治疗详解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非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神经细胞中,正常人平时不会发病,只有当人体因患慢性疾病、感冒、过度疲劳或遭受精神创伤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病。祖国医学中将此病称为缠腰火丹,又名火带疮,俗称缠腰龙、蛇丹、蛇串疮。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散发。本病是由病毒侵犯周围神经而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出现成簇水疱,同时伴有神经痛的一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蒜泥疗 胆汁治斑秃
雄黄蒜泥疗 带状疱疹后遗痛雄黄30克,独蒜60克,雄黄粉研成细末, 蒜捣烂如泥,二药拌匀,甩白纸包裹搓成条状, 阴干备用。使用时,将其用少量纯净水磨成浆 汁,外敷患处,每天两次。连用数次后疼痛会明 显减轻。本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收疮止痛;大蒜 有解毒杀菌、消肿止痒作用。二味合用具有更强 的消肿止痛、解毒敛疮功效。此方对疱疹初期、 水疱未破溃者最为适宜。如能配合内服抗病毒 药、营养神经的药物,疗效
病理科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1..
«
10
11
12
1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