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临证分3型予以论治

脂溢性皮炎与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胃内热蕴蒸,或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本病好发于头面、鼻旁沟、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处多为淡红色或黄红色如钱币状斑片,上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脂溢出多见于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可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有偏食习惯。病情严重或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脂溢性湿疹甚至红皮病。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日光性皮炎分两型论治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是因强烈日光照射后,出现红斑、水肿甚至水泡的急性皮肤炎症,属光毒反应。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伤肌肤所致。多发于盛夏酷暑季节,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手背等部位。患部灼热疼痛或微痒,有脱屑或轻度色素沉着,严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心悸等全身症状。笔者几年来在临床上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效果。  热毒侵袭型  受晒皮肤红肿、光亮,或有红色丘疹集簇,灼热刺痛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脂溢性皮炎经验

方法:取大黄100克,冰片20克,共研细粉,放人小口瓶中,加入食醋250 毫升,密封浸泡7天,当醋变成深棕色后使用,用时每日取适量涂抹患处3 次。主治:脂溢性皮炎。 蓝翔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苗某,49岁。2011年10月23日初诊。在无明显诱因下,面部皮肤作痒,不定时反复而发4个月余。其间在两家医院诊为面部皮炎,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清热泻火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栀子金花丸,外用赛庚定乳膏、苯海拉明霜、丹皮酚等,均未收到明显疗效,过后仍痒如故。查患者颜面色红,触有热感,述其近来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以午后及晚间尤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化验空腹血糖、尿十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马齿苋水外洗治甲虫皮炎

甲虫皮炎是一种因皮肤接触甲虫体内毒液引起的毒性皮肤炎忭反应。,其特点为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条状、片状的水肿红斑,其上密集红疹、水疱及脓疱,继发糜烂、坏死,反应剧烈者还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笔者用鲜马齿苋煎水外洗湿敷患处治疗甲虫皮炎,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取马齿苋20克,煎水适量,待温时外洗患处,毛巾浸药液温敷30分钟,每日2次。典型病例患者,女,因拍打一个落在脸部的小虫,右侧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神经性皮炎 中医论治牛皮癣 摄领疮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疮”,与精神因素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变化、衣领摩擦以及局部刺激,均可诱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或血虚风燥,皮肤失养所致。  本病多发于颈部、上眼睑、肘窝、腘窝、会阴、大腿内侧、小腿伸侧等部位,称局限型;也有头、四肢、肩、腰等多处发病者,称播散型。常有对称性分布。皮损初起为扁平丘疹,干燥结实,久之丘疹融合斑块,逐渐扩大,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肠造口周围皮炎经验

经验方:青黛、石膏、滑石、黄柏各等份。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混匀消毒备用。使用时先排空大便,再用生理盐水清洗,0.5%灭滴灵消毒局部,拭干,然后将药粉外敷患处,上覆盖剪有圆洞的软质卫生纸,再套粪袋。排便后即换粪袋,重复上法,无需用其他药。疗效:本方治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30例,用药7l~10 日,均获治愈。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夏季皮炎可用苦瓜汁治疗

夏季皮炎是热天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以双侧上下肢为主,其次是胸腹部的皮肤,开始为红色粟粒大小的丘疹,成群排列,以后逐渐连成片状。一般无水泡和渗出液。如果搔抓继发感染会有糜烂。瘙痒明显,难以忍耐,尤其在阳光照射下瘙痒更为剧烈。夏季皮炎可用苦瓜汁治疗,方法是:取未成熟的鲜苦瓜250克捣烂取汁,用苦瓜汁涂抹患处,约摸30分钟后再涂抹哈西奈德药水,待药水干后再涂抹必舒软膏或者皮炎平软膏,每日三次,连续两天就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虫咬皮炎外用方

1.鲜马齿苋100克,洗净后捣烂敷于患处,并用手反复揉搓。疼痛及肿胀一般4~10分钟即可消失。  2.六神丸10~60粒,研末后用食醋、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皮损处,每日3~5次。一般用药1~2天后患者红肿减轻,痛痒感消失。  3.先用盐水将皮损处洗净,然后取新癀片适量研成粉末,以食醋或开塞露调成稀糊状外涂,面积稍大者覆盖消毒纱布,每日1~2次。一般用药1天后痒痛感减轻,连用5天。  4.苦参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日光性皮炎中医日晒疮治方

日光性皮炎中医称日晒疮,是由于机体禀赋不强,皮肤腠理不密,皮肤暴露部位经日光过度照射后,暑毒内侵,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多发于春夏季节,表现为身体暴露部位如颜面、颈部、手背等出现不同形状的红斑、丘疹、风团或水疱,伴局部瘙痒、灼热刺痛,严重者可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特点是日光照射后皮损明显加重,痒感加剧,避光后症状减轻。  近治患者徐某,女,37岁,2011年6月25日就诊,诉近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皮炎中药湿敷

褚某,女,60岁,右腹部因开水烫伤后,外用红花油、红汞药液等致皮肤过敏已3个月余。其间经派瑞松、艾洛松、氯氟舒松乳膏等激素类药外搽,只能止痒1~2小时,过后皮损仍痒难忍。查见上述部位有15×10平方厘米大潮红的皮疹,稍高出皮肤表面,触之灼热,无渗出,无鳞屑,痒感剧烈。诊断:烧伤后继发皮炎。辨证:烧伤后火热之邪未得及时清解,加之外用药物过敏所发。  治则:清火热解毒止痒。处方:牡丹皮30克,地榆30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神经性皮炎三型进行辨治

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  血虚风燥:皮损处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奇痒难忍,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妇女可见月经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治宜养血驱风润燥。药用熟地黄2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首乌12克,白蒺藜10克,川芎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