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中医治疗

凡口服、注射或皮肤粘膜直接用药而引起的机体异常反应叫药物反应。其中反应以皮肤粘膜发疹为主者则叫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中医统称“药毒”。中医治疗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一、风热型:患者皮肤相当于麻疹样、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型的初起阶段。患处皮肤为丘疹,红斑,风团,来势快,多在上半身,分布疏散、或密集,发热作痒,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散风清热。 处方:桑叶、菊花、牛蒡子、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甲虫皮炎马齿苋治

甲虫皮炎是一种因皮肤接触甲虫体内毒液引起的毒性皮肤炎性反应。其特点为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条状、片状的水肿红斑,其上密集红疹、水疱及脓疱,继发糜烂、坏死,反应剧烈者还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笔者用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治疗甲虫皮炎,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取鲜马齿苋20克捣烂,先用生理盐水做局部清洗后,再将捣烂的鲜马齿苋敷于患处。每日2次。点评:甲虫皮炎多为湿热热毒入侵。马齿苋为马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方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气滞血淤)方 处方:萆薜20克,土茯苓、鱼腥草、车前子、川芎、栀子、降香各10克,三棱、莪术、黄连、黄柏、黄芩、泽泻各9克,鸡血藤、当归尾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连续性肢端皮炎,是一种以指(趾)末端的慢性、局限性、无菌性脓疱为特征的少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其发生常与指趾外伤或感染有关。本病初发于一个指(趾)末端的末节背侧皮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尿布皮炎溃烂中药外治效佳

尿布皮炎是婴儿在尿布遮盖部位发生的潮红和湿烂现象,俗称“红屁股”,又叫“婴儿臀部红斑”。婴儿的皮肤既薄又嫩,如不及时更换被尿、粪浸湿了的尿布,就可能引起皮炎。有些年轻的父母常在尿布外面再裹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更不透气,更容易发生皮炎。另外,尿布太粗糙、残留在尿布上的肥皂没有漂洗干净、潮湿结了块的爽身粉等均可引起尿布皮炎的发生。中医称尿布皮炎为“猴头疳”。认为是由于婴儿皮肤娇嫩,湿热蕴结皮肤所致,治宜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中药治疗秋季五大常见皮炎

皮肤瘙痒症指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在中医属于“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血痂、脱屑和色素沉着,而无原发性皮损。对于长期瘙痒者应排除内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存在。用药参考1.内服法:可口服乌蛇止痒丸,每次3-5克,每天2次;或口服湿毒清丸,每次3粒,每天3次;或六味地黄丸,每次5克,每天2次;或安神祛痒冲剂,每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神经性皮炎偏方

神经性皮炎偏方(肝郁化火) 处方:柴胡、枳壳、龙胆草、山栀子、丹皮、赤芍、当归、钩藤、防风各10克,生地15克,首乌藤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患者在口服汤药的同时,留取部分药汁擦洗患处,均以7天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腥发之物。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清热散风。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属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皮损对称分布、苔癣样改变、阵发性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尿布性皮炎方

青黛适量,将患处洗净,外撒青黛,每日3次。适用于尿布性皮炎。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药物过敏性皮炎方

处方:金银花、连翘、生地各10克,麦冬、丹皮、赤芍、山栀子、白鲜皮、蝉蜕、紫草各8克,灯心草、竹叶、甘草各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化斑。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药物反应的一个类型。它是药物经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各种炎症反应,属中医学“中药毒”范畴。本方用于治疗药物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药毒内陷营血,发于肌肤者。症见颜面和躯干四肢皮肤密集深红色,豆粒大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激素依赖性皮炎验案

病案:陈某某,女,30岁。面部皮肤红斑,伴痒,干燥,脱屑半年。患者半年之前面部皮肤常发红斑,自行用激素类药膏外涂,涂药后好转,停药后复发,断续用药半年之久,造成依赖。面颊红斑逐渐加重,检查:而部对称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轻度肿胀,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治以清上防风汤加减。组方:黄芩、黄连、山栀、防风、荆芥、连翘、薄荷、金银花、菊花、川芎各10克,紫草、徐长卿各15克,生槐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

脂溢性皮炎系指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性皮肤病,损害以黄红色斑片,油腻性鳞屑和结痂,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特征。多发于青壮年,或婴儿。相当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中医一般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一、干性型 患者以皮肤出现黄红色斑片和瘙痒为主要症状。 治法:养阴清热利湿。 处方:生地、生石膏、白花蛇舌草、车前草、虎杖各15克,玄参、麦冬、土大黄各10克,山楂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藤黄苦参治毛囊炎

取藤黄15克,苦参10克,75%酒精200毫升。将前两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浸泡后5—7天,即可取用。使用时以药棉球蘸药酊外涂擦患处,干后又涂,重复4次。每日2-3次。注意:毛囊炎脓栓已成未脱时,可先逐个挑破,将脓栓轻轻挤出后,再搽此药。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梁德权治神经性皮炎方

梁德权治神经性皮炎(肝郁化火)方处方:柴胡、枳壳、栀子、丹皮、赤芍、当归、钩藤、防风各10克,龙胆草6克,生地15克,首乌藤30 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患者在口服汤药的同时,留取部分药汁擦洗患处,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腥发之物。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清热散风。用于神经性皮炎,辨证属肝郁化火兼感风邪型。症见皮疹色红,肥厚角化,边缘不整,皮嵴、皮沟明显,表面有抓痕,心烦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