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虫咬皮炎是指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有蚊、蜂、蜈蚣、臭虫等,多见于害虫孳生的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为外邪侵袭,邪毒积聚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为治,用某些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1、南通蛇药片取本品3-5片,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外搽患处,轻者每半小时1次,重者见药液干后即搽。一般用药2-5次,局部红肿、瘙痒、灼痛等可见明显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紫金锭外敷治疗虫咬皮炎

将紫金锭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6天,可治疗虫咬皮炎。表现为皮损为黄豆至花生米略呈梭形的红色水肿性斑丘疹,似风团样,中心可有水疱,自觉瘙痒剧烈。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神经性皮炎 采取毫针配艾灸疗法治之

笔者在基层医院上班遇到患神经性皮炎较多。我常采取毫针配艾灸疗法治之效果较好。其方法是取毫针数根在皮损周围行围刺治疗,每次30分钟。后取艾条1根,在皮损周围行艾灸治疗,每次30分钟。以上疗法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沙土皮炎 中药湿敷疗法

中医称摩擦性苔藓为沙土皮炎,小儿患者较多。笔者总结中药湿敷疗法治之效果较好其方法是取菊花15克,蒲公英10克,马齿苋10克,地丁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上药共煎汤冷湿敷于患处,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特应性皮炎中医刮痧配放血疗法治之

特应性皮炎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表现为剧烈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并伴发哮喘及过敏性鼻炎。  笔者常采用中医刮痧配放血疗法治之,对于患者体质较好者,皮损呈苔癣样变者,采用刮痧疗法,手拿刮痧板在皮损处顺着血管神经走向来回刮100次,用力要适度,每3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对于急性期红肿渗出及瘙痒较为明显者,行耳尖放血适量为宜,每3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自然铜治疗神经性皮炎

自然铜,多用于接骨疗伤,外用有杀虫止痒之效。治疗神经性皮炎余常用《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中的自然铜膏。  方用:自然铜(煅末)31克,硼砂末15克,凡士林156克。调成软膏,外涂患处,每日2~3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异位性皮炎内服外治方

内服方当归15克,白芍10克,乌梅6克,丹皮10克,蝉衣6克,蛇床子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温服,日1剂。  外治方当归15克,苍耳子10克,丹皮6克,蛇床子6克,乌梢蛇10克,车前草6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外搽患处,每日3次。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凉席皮炎

夏日,有人睡过凉席后,躯干、四肢等接触凉席的部位会出现分布不均的红斑、丘疹,奇痒难忍;搔抓后还出现红肿、溃烂等感染症状,医生将这种皮肤炎症称为“凉席皮炎”。    过敏或由螨虫导致  皮肤医师介绍,“凉席皮炎”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因凉席材料而导致的过敏症,一般来说,用绳、苇、草编成的凉席容易使人过敏,而使用竹、藤编制的凉席过敏者少。第二就是受螨虫的叮咬而导致皮肤炎症,从皮疹上常常可以看见针头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日光性皮炎内服外敷方

内服方生石膏15克,知母6克,薏苡仁20克,甘草3克,太子参10克,大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外敷方马齿苋、苦参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后冷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每剂药可用3~5次,直至痊愈。(郭旭光)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下述验方治疗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好发于对日光过敏者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日晒疮。其病变主要累及暴露的皮肤区域,如面部、颈部、胸背部及手背部等,患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甚至发生水疱。患者自觉灼热剌痒或疼痛。下述验方治疗此病效果颇佳。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克。水煎服,每日 1剂,7天为1个疗程。若配合外用药则效果更好,可用当归、艾叶、黄连、甘草各30 克,水煎后冷湿敷患处,每次 15~30分钟,每日1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临床上治疗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由于昆虫叮咬皮肤后其体内毒液或唾液侵入皮肤引起的炎性反应,以丘疹、风团或瘀点多见,部分可出现脓疱、水疱或糜烂,自觉剧痒、烧灼感或痛感。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清热、凉血、解毒的方法对虫咬皮炎患者予以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内服药物: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金银花、生地各15克,野菊花、白茅根、车前草、七叶一枝花、麦冬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饮服,每日1剂。  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治法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是由外感风邪,内蕴温热而引起的,其治疗方法有两法,外治法以清热燥湿止痒为主,内治法则补益肝肾气血,培本固元气为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内服方药有:何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各15克,丹皮、赤白芍各12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治法有:1.药粉洗法:用珍珠母、青黛、冰片、海螵蛸、明矾各15克,同研成细末。每次洗头前先
病理科 皮肤科 - 各种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