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分五型辨治

丹毒,中医认为多由血分有热,火毒侵入肌肤,或因肌肤黏膜破损,毒邪趁虚而入,郁蒸血分所致。本病好发于面部、小腿,多见于夏秋季节。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头疼、恶心等全身症状。笔者在临床上对丹毒分5种证型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风热火炽型  常发于头面、颈部等处,红肿灼痛,伴口渴喜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处方:生石膏30克,丹皮、生地、玄参、知母、黄连、人中黄、连翘各10克,桑叶、牛蒡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瘢痕疙瘩外敷内服方

瘢痕疙瘩与中医的蟹足肿、肉龟疮相类似,多因先天因素或外伤余毒未净,复受外邪入侵肌肤致使湿热搏结,血瘀凝滞而成。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笔者现据临床实践推荐内服、外敷治方,供患者参考。外敷方:三七适量,研细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连用3~5个疗程可愈。内服方:当归、生地、赤芍各12克,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苓、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各10克,金银花1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疗脚跟干裂的良方

一到秋冬季节,有的老人的脚跟就容易出现干裂脱皮、疼痛发痒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影响行走。有见及此,特来信推荐一条治疗脚跟干裂的良方。方法:将1个土豆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然后取适量涂在脚跟干裂的部位,每日1~3次,数日可见效。(福州 徐姨)专家点评广中医一附院李勇偏方中起到滋养皮肤作用的主要成分为凡士林,而土豆仅作为其载体,并无起到实际的功效。因此,有脚跟干裂问题的老人,可单纯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痱子妙法

痱子,也称汗疹,是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出汗过多引起的水疱及丘疱疹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此病因夏日暑热熏蒸、汗出多湿,湿邪滞留肌表,闭阻毛窍,致汗出不畅,毒邪侵肤而致。多发于头面、颈、胸、背、皮肤皱褶处等部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  痱子宜外用药治疗。目前可外用防治痱子的药比较少,常用的有六一散、复方炉甘石洗剂、十滴水及氧化锌软膏等。而这些药极易堵塞或剌激毛孔,甚至加重病情,疗效并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冻伤冬季外治五方

冻疮,正值冬季,冻疮发生较多见,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冻疮一旦发生,在冬天里常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专家介绍,防治冻疮除做好日常防护外,中医药在这方面可大显身手。方一:防治冻疮可以用马齿苋45克或薄荷15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半小时,晾温后将患处泡洗10分钟,每日1次,治疗顽固冻伤效果较好。也可以用熟地黄15克,防风15,荆芥15煎汤100M L,可内服可外洗,对于冻疮经久不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马应龙痔疮膏外涂治愈疖肿

近年来,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 涂治疗疖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将疖肿处碘附常规消毒,用马应龙 麝香痔疮膏(成分:冰片、炉甘石、人工牛 黄、硼砂、人工麝香、珍珠、琥珀)适量,涂 抹于疖肿处,并用消毒纱布 敷盖于患处,早晚各1次,7 天为一疗程,每例患者用药l~2个疗程。二、体会疖肿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 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方具有清热燥 湿、活血消肿、祛腐生肌作用。该药外用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中药内服治红鼻子酒糟鼻

酒糟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有酒糟鼻的人,往往外鼻皮肤发红,以鼻尖最明显,鼻子又红又亮,严重的时候可以在鼻尖上看到一条条明显的血丝。笔者用中药治疗肺胃热盛型酒糟鼻,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具体方法为:取用桑白皮10克,生地、黄芩各12 克,白头翁15克,连翘、炙枇杷叶、野菊花、知母各8克,丹皮6克,赤芍7克。水煎服,每日l剂,连用7~10剂。在用药时,还要戒酒、戒食辛辣食物、避免高温及寒冷刺激。广东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风疹三验方

风疹中医学认为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直相搏,发于皮肤所致。风疹属中医“隐疹”“风疹”“风痧”范畴。风疹在前驱期有很强的传染性,皮疹出现后传染性就消失了。可以伴有轻微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痛。方一: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预防几种多发皮肤病

“医生你看,我手上、腿上全是这种红点点,痒的难受,抹了好几天药膏都没好转。”近日,市民杨女士饱受皮肤瘙痒的困扰,不得不请假就医。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肖明辉介绍,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肖明辉提醒,多事之秋,要预防以下几种多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脚气病 小腿丹毒经验方

治脚气病经验方法:取吴茱萸(炒焦)50克,白矾5克,共研细粉备用;另取薄荷15克,放入水中烧开,待温时洗脚,晾干;再将药粉分成三份,每次1份,用鸡蛋清调和,涂于病处,每日1次。主治:脚气病。 蓝兰治小腿丹毒经验方法:取黄柏30克,地榆15克,研成细粉,加入到凡士林200克中,调匀成膏,用时取药膏适量涂敷患处,每日2次。主治:小腿丹毒。 黄道吉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麦饭石助拔脓

麦饭石是—种天然形成的石头,由于它的形态像是将煮熟的麦粒握成一团,黄白相间,故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麦饭石性味甘温,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现代研究认为,麦饭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因为其具有多孔性,吸附能力很强,所以在临床上麦饭石常被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拔脓效果。皮肤有肿毒疖疮的患者,虽然皮肤红肿有脓,但是还未发出来,此时就可以用麦饭石来助其排脓。患者可取麦饭石适量,研成细粉,根据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基于“玄府理论”浅论“开玄通府”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路

“玄府” 理论由 《黄帝内经》 学术体系提出, 建立于 金代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 , 经过后代医家不断完 善, 成为中医基本理论一部分; 近来, 玄府理论在指导 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指导 眼科疾病、 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常获佳效。但在皮 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对其研究不甚多见 。“玄府” 不 仅是水的进出渠道、 气的门户, 更是无处不在的“神 机” 所在。因此,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