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 治疗多种夏季常见皮肤病

藿香正气水是夏天不可多得的良药,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常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疗效最明显,但口感较差。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口感好,对肠胃无刺激,尤其适合老人、妇女及儿童服用。 藿香正气水(液)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治疗多种夏季常见皮肤病。 头癣、手足癣、体癣 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会有很好的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毒”与皮肤病 皮肤解毒汤病案举例

•“毒邪”指有强烈致病作用、对人体毒害深的邪气,是有别于六淫的特殊病因,多因六淫、七情、痰饮、瘀血等邪气蓄积不能疏散,郁久顽恶,厚积超过常态而形成。 •在疑难皮肤病的辨治方面,除祛除常见致病因素外,从病因病机上重视毒邪致病,治疗上重视解毒祛邪,是发扬中医病因学说中的传统理论的关键,更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皮肤解毒汤”由乌梅、莪术、土茯苓、紫草、苏叶、防风、徐长卿及甘草组成,全方关键在于解除外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生活小妙招 保养皮肤

保养皮肤小贴士 ●睡前用化妆棉加上化妆水完全浸湿后,敷在脸上20分钟,每周3次,您的皮肤会有想不到的水亮清透。●每天起床喝2杯水,其中一杯加些盐巴,可以清肠胃,有护肤的作用。●出门前一定要搽隔离霜及防晒乳,回到家记得要马上卸妆。●晚上少喝水,白天多喝水,睡前敷水亮面膜;多吃水果,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保持水亮。余婷生活小妙招 蔬菜保鲜法 有些蔬菜放在冰箱里不行,放在外边也容易坏掉,告诉你两个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疣的辨治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可因搔抓自身接种传染。临床上常见者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现介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寻常疣及扁平疣。寻常疣寻常疣是一种较常见的病毒性赘生物。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疣目”“枯筋箭”“千日疮”“晦气疮”“疣疮”“瘊子”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疣目候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裹,粗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脓疱疮“黄水疮”辨治疗法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传染性强,可暴发流行。夏秋季多见,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易受累。在潮湿和高温季节患痱子、湿疹、疥疮等时易发病。本病中医称之为“黄水疮”“滴脓疮”,言其脓水流到之处便生疮故名之。如《洞天奥旨》记载:“黄水疮又名滴脓疮,言其脓水流到之处,即便生疮,故名之也。”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黄水疮,初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中医治腹皮痈效佳

腹皮痈是一个中医外科疾病病名,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疮者。病名出自《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或内伤七情郁滞化火而成。亦名腹痈、肚痈。现在临床并不多见。但是此病治疗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一般自然病程较长,需要15-20天,西医在脓成后会切开引流。但是如果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明显缩短病程。笔者最近治疗一例此患者证实了这个事实。患者虞某,男,50岁。系安徽省宿松县某委主任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刘拥军几个行之有效的皮肤病外用和内服方剂

连日来,“秋老虎”横行肆虐,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炎热难耐,而且空气湿度大,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出汗多,汗液浸渍皮肤,尘埃粘附,皮肤极易感染各种病菌。同时人们着装依旧单薄,暴露部位多,易被虫咬蚊叮,诱发许多皮肤疾病。就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皮肤科主任刘拥军教授强调指出,在和高温打“遭遇战”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学会爱护自己的皮肤。夏秋季有哪些常见皮肤病刘拥军介绍,夏秋季以下五大类皮肤病尤其喜好乘虚而入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中医如何冬病夏治皮肤病

冬病夏治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积和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尤其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最为理想。其实伏天治疗冬病加重的皮肤病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在于夏日炎炎,腠理疏泄、汗腺、皮脂腺组织都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循经络渗透、吸收、传导,使得中药贴敷、洗浴等外治法能更好地发挥药效,事实上,汤药方内服,虽也是广泛使用的冬病夏治方法,不过,因天热暑多夹湿,肠胃功能易伤,另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皮肤病最根本的原因是“风燥”与“血热”

中医认为,皮肤病最根本的原因是“风燥”与“血热”,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大致可将皮肤病分为阴虚血燥和湿热内蕴两种类型。阴虚血燥型此类患者的皮疹一般呈浅红或暗红斑,皮肤表面粗糙干燥且覆有鳞屑,患者虽有口干现象但不喜欢喝水,舌质红或暗红。治疗应以滋阴、养血、润燥为主。方药:地黄饮子——蒺藜、乌梢蛇、麦冬、茯苓、生地黄各15克,僵蚕、白鲜皮、牡丹皮、赤芍各12克,珍珠母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治蛇串疮 脓疱疮有方

蛇串疮治验一则向某,女,34岁,2011年6月8日初诊。 右胁腰部皮肤红疹刺痛2天。始觉患部皮肤 瘙痒刺痛,2日后即见有红色疱疹并聚集成 带状,烦躁口渴,高热,舌边尖红,脉弦数。证 属肝胆湿热,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处方:龙胆 草、黄芩、木通、柴胡、山栀、丹皮各10克,银 花、赤芍各15克,连翘12克,六一散20克 (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局部 .外敷黄连油膏,水疱结痂而愈。按:蛇串疮是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凉血止血治紫癜方

处方:玄参、当归(炒炭)、金银花(炒炭)各15克,女贞子12克,大枣10枚。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症见皮肤出现紫斑较多,时发时止,伴有齿龈出血、鼻出血,潮热,心烦,口渴,手足心热,腰部酸软,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施君望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处方:鲜白。茅根,鲜藕节各60 克。将白茅根洗净、切段;将鲜藕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治疗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又称颜面播散型粟粒性结核。目前认为本病并非皮肤结核,是与玫瑰痤疮相似的一种特殊的皮肤肉芽肿样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结核。典型皮疹为暗红色小结节,高出皮面,常对称分布,吸收后遗留小陷凹状萎缩瘢痕。在中医学文献中尚未查到类似本病的记载。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弱气虚,虚火妄动,耗伤津血,痰湿郁结,结聚肌肤而发。现代医学过去认为本病为一种经血行播散的皮肤结核,是寻常狼疮的一种变型或结
病理科 皮肤科 - 皮肤病